小而美商业模式
搜索文档
【独家专访】25㎡面包店月入15w,他在珠海民房里跑通了“小而美”的梦想模型!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30 16:36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为位于珠海北山的「bake bee」法式面包店,店铺面积仅25平方米,主理人为从业13年的技术派梁永豪 [1][6] - 店铺选址在网红景点与老旧社区交界处的自建楼群,装修费用极低,仅花费1.5万元,并采用二手设备,从选址到开业仅耗时10几天,体现了高效的落地能力 [9][10] - 店铺采用“前店后厨”模式,后厨面积占2/3,前场仅剩几平米的窗口,营造出“在居民楼里挖到宝”的购物体验 [12] 产品策略与研发创新 - 产品逻辑清晰,不盲目跟风一线城市硬欧风格,专注于制作“珠海人爱吃的法式面包”,核心优势在于产品力 [18] - 成功打造出圈爆款“焦糖蛋挞”,该产品成为镇店王牌,吸引澳门顾客专程购买,并持续是店内的销量主力 [18][20] - 另一爆款“抹茶流心巴斯克丹麦”通过跨品类融合创新成功,结合了法式丹麦的酥、巴斯克蛋糕的醇厚和日式麻薯的软糯 [20] - 产品注重本地化改良,例如调整恰巴塔的口感和馅料以符合本地消费者偏好,并融入黄皮果、叉烧等本地食材 [23] - 产品迭代迅速,每月约更换一半款式,研发过程高度依赖顾客反馈,根据试吃意见及时调整糖度、软硬度等参数 [25][29] 运营与客户关系管理 - 客流策略精准把握“半旅游半社区”的属性,节假日依赖珠三角及港澳游客,平日则依靠私域流量,拥有超过4000名老客和4个粉丝群作为流量基本盘 [30] - 客户关系管理核心是让老客参与“云合伙”,新品研发邀请试吃并采纳反馈,调整后上架时会明确告知顾客意见已被采纳,增强了客户粘性和被重视感 [30] - 经营上坚持“只做自己能控的事”,拒绝开分店以集中精力保障产品品质和工艺的稳定性,形成了区别于连锁品牌的手作温度和技术专业度 [32][34] 行业洞察与成功要素 - 公司的成功证明了小店生存法则的核心在于精细化运营,即不浪费每一波流量、不辜负每一个熟客、不滥用每一寸空间 [34] - 小店不追求规模扩张,其差异化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落地、深度绑定客户并坚守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运营细节取胜 [14][34]
大馆子放下身段 居民乐享口福
北京晚报· 2025-09-26 14:47
大型餐饮企业社区化业务拓展 - 海底捞在昌平区沙河玖耀里社区商业中心开设早餐车 提供现炸麻花1.5元/根、茶叶蛋2.5元/个、银耳粥3元/碗及2.9-4.5元手工包子等10元以内早餐组合 [4] - 眉州东坡早餐采用自助形式并精细化分装 支持煎饼买半份、油条买半根、小笼包按个购买 面条仅三两分量 [5] - 紫光园在清河万象汇开设20-30平方米酸奶站 销售3.5元牛角包、4.5元龙井酥饼等个位数价位烘焙点心及称重卤味 [7] 传统餐饮品牌创新销售模式 - 紫光园通过200多家社区档口店建立"家门口大食堂"定位 并延伸至万象汇、南锣鼓巷等商圈景区开设酸奶专营点 [7][8] - 西部马华在潘家园店外设玻璃柜台销售熟食凉菜 丰泽园珠市口店逢节庆摆摊售卖烤馒头等主食 聚宝源牛街店设鲜肉档口销售火锅食材 [9] - 北苑大酒店外摆摊位提供9.9元凉菜盒装 按个/称重销售的卤味及家庭少见的热菜如紫苏烧笋壳鱼 100元可购两人份套餐 [10] 高端酒店下沉社区市场 - 北苑大酒店下午4点外摆熟食摊位 开售前即排30余人队伍 限量供应奶皮子酸奶和麻花 居民为购买卤鸽子等产品提前排队 [10] - 昆泰嘉晟酒店实施全时段外摆销售 早晨卖包子油条 中午售平价盒饭 晚间供应卤味熟食 吸引居民将寿宴等消费转入酒店 [11] - 酒店外摆业务持续扩充品类 北苑大酒店从最初主食熟食逐步增加凉菜热菜 奶皮子酸奶成为新爆款产品 [10] 行业服务模式转型 - 大型餐饮企业通过社区早餐车、档口店和外摆摊位等形式 从追求仪式感转向服务日常邻里需求 [12] - 行业呈现"小而美"商业模式趋势 通过精细化分装、自助选取和灵活定价等方式提升服务维度 [5][12] - 餐饮企业覆盖社区早餐、简餐及特色食品销售 为居民提供替代家庭烹饪的便捷用餐方案 [4][10][11]
胖东来模式注定无法扩张,小而美的商业店只能在小范围之内存在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54
商业模式分析 - 胖东来属于小而美的商业模式,在小范围内具有极高竞争力甚至无敌,类似家门口经营数十年的老饭馆[1] - 该模式难以规模化扩张,历史案例显示一旦扩张就会失败,因成本优势和管理效率会丧失[1] - 单店模式下管理成本极低(仅需1名老板+1名经理),但扩张后物流、仓储、财务等费用会指数级增长[1] - 山姆会员店为例说明扩张风险,几十年在中国及亚洲门店数量仍有限[1]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 - 胖东来员工收入在零售行业(全社会工资最低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小城市高工资产生显著激励效果[2] - 经济落后地区员工(如甘肃、东北)工作积极性远超大都市(北京、上海),因8000元工资即可改变家庭经济地位[2] - 大城市工资吸引力弱(1万元/月在北京上海属低收入),导致分公司管理难度增加[2]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扩张 - 小城市消费者存在情感依赖和地域自豪感,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该特性无法复制至其他地区[3] - 一线城市(深圳、广州)消费者缺乏共情,对高定价接受度低,构成扩张核心障碍[3] - 自媒体过度神化胖东来,其本质仍是区域性商业体,与各地老牌餐饮店类似存在扩张天花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