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饮食行为研究

搜索文档
家庭餐桌争夺战(下):零食饮料全时段打法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8-18 11:52
零食消费行为分析 - 饼干、膨化零食与坚果瓜子占据主要零食场景 饼干在白天占据主导地位 坚果瓜子在夜晚消费更高 膨化零食跨时段稳居第二 [4] - 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偏好差异显著 45-64岁人群偏好坚果瓜子搭配屏幕时光 15-24岁Z世代更倾向膨化零食 [4] - 零食功能需求分化 甜食提供情绪价值 膨化零食与坚果瓜子激发乐趣 饼干更侧重饱腹功能 [4] 饮料消费场景突破 - 碳酸饮料品牌在午晚餐场景占据70%份额 但在正餐之间与晚餐后时段占比不足60% [7] - 非正餐时段饮料需求特征明显 消费者更关注"充满活力"、"喝起来有趣"、"清爽"、"解渴"等属性 [7] - 头部碳酸品牌在"充满活力"和"有趣"属性中占60%份额 在"清爽"、"解渴"领域占比低于50% [7] 研究方法与样本 - 研究覆盖2024年7-12月期间18,506名1-5线城镇消费者 样本覆盖65岁以下人群 14岁以下由父母代答 [10] - 数据采集包含包装食品饮料、现制食品、生鲜、菜肴及饮用水等全品类饮食行为 [10] - 样本按性别、年龄、区域、城市级别加权 具有市场推估代表性 [10] 行业策略建议 - 零食品牌需强化情感联结 尤其饼干品类需挖掘细分机会建立消费者共鸣 [4] - 饮料厂商应突破场景壁垒 通过细分需求洞察开发跨时段产品 [7] - 食品饮料企业需从人群、区域、包装等多维度切入 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增长策略 [9]
家庭餐桌争夺战(上):早中晚黄金时段食饮图鉴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8-12 11:53
居家饮食行为研究背景 - 2024年7-12月对18,506位一到五线城镇消费者进行居家饮食行为调查,覆盖包装食品饮料、现制食品饮料、生鲜等全品类[1][13] - 样本均匀分布在Q3-Q4,数据按性别、年龄、区域等加权,具市场代表性[13] 早餐消费特征 - 早餐场景占乳制品与方便食品最重要消费时段,速冻食品为早餐方便食品首选(包子/饺子为细分品类TOP2),方便面位列第三[4] - 71%的牛奶消费集中在早餐时段,但存在增长天花板需拓展其他时段或搭配场景[7] - 消费者早餐选择具有惯性,"出于习惯"是第三大选购动机[4] 乳制品时段分布 - 酸奶消费时段分布均衡,下午茶和晚餐后点心时段占比突出,需强化与零食的竞争(营养优势vs情绪价值短板)[7] - 牛奶在非早餐时段(下午/晚餐后)仅41%伴随其他食物,需突破场景边界[7] 晚餐菜肴特征 - 晚餐占现制菜肴主要场景,758道菜肴数据显示西红柿炒鸡蛋为国民家常菜TOP5,可乐鸡翅进入肉类料理前五[9] - 头部料理均为家常菜,调味品/食用油品牌应聚焦基础菜品口味提升而非复杂料理[9] 品类时段分布策略 - 饮料全天伴随消费,零食主场景在正餐后,不同品类需针对性制定时段策略[1] - 品牌需从人群、区域、包装规格等多维度细分需求,建立消费者中心化策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