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

搜索文档
从“鲜奶+烘焙产品”到“牧场+观光+销售” 乳制品供给侧带动消费新趋势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55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乳制品作为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品类,近年来呈现出新的消费趋 势。如何适应市场端新需求,打通供给端、流通端,保障奶农收益?记者走进奶业消费新场景一探究 竟。 ——编者 前不久,中国奶业协会第十六届奶业大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显示,在严格的质量安 全监管下,我国奶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4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6%,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从关键指标看,国产奶的乳铁蛋 白、β—乳球蛋白和糠氨酸等指标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受行业阶段性波动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奶业仍在爬坡过坎。"挑战中蕴含多重机遇。"多位业内人士认 为,在健康中国蓝图和大食物观战略思想引领下,中国奶业有望走出一条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高质量 发展之路。 拓展新消费场景,开辟乳制品深加工新赛道 "用红茶或咖啡做基底,加入生牛乳,喝起来清香醇厚,别有风味。"在福建厦门湖里区某企业工作的王 蕙,跟不少人一样,对新式茶饮很"上头"。有时,她还会加一份芝士奶盖,"奶酪咸咸的,可以丰富口 感层次,增加饱腹感。" ...
庄园牧场股价上涨3.14% 盘中振幅达7.55%
金融界· 2025-07-30 17:37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截至2025年7月30日15时,庄园牧场股价报10.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2元。该股当日开盘价为10.10 元,最高触及10.68元,最低下探至9.91元,全天振幅达到7.55%。成交量为249830手,成交金额2.57亿 元。 庄园牧场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液态奶、酸奶等。公司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板块,同 时具有甘肃区域、乳业等概念属性。 7月30日交易数据显示,庄园牧场主力资金净流入1390.60万元。当日盘中曾出现快速反弹,在5分钟内 涨幅超过2%,9点57分时报价10.37元。 ...
夏日草原漫乳香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9
金融支持锡林郭勒奶业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供给,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向1881户奶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4.03亿元,贷款余额达8.38亿元 [1] - 金融机构通过简化流程为奶酪店主发放54万元三年期优惠利率贷款,助力店铺扩张并提升收入 [2] - 专项信贷小组为"奶酪小镇"近20户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10万元,推动产品远销全国,其中"镶黄旗黄油"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 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 - 金融机构推出5款奶产业特色信贷产品(如"察干伊德贷""兴牧乳业贷"等),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支持29户主体1763万元,贷款余额4121.65万元 [3] - "兴牧乳业贷"通过绿色通道1天内发放360万元贷款,帮助德歌吉奶制品加工厂升级设备,预计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4] - 农发行多伦县支行累计向西贝汇通牧业发放贷款4500万元,支持其牛奶采购、设备维护及厂房扩建,推动酸奶等产品产量增长 [5] 全产业链金融覆盖 - 金融机构构建"全链条适配"金融体系,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向加工零售市场主体发放贷款8040万元(余额1.47亿元),向养殖客户发放贷款3.26亿元(余额6.97亿元) [6] - 金融支持覆盖"奶源养殖—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全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及终端销售 [6] - 德歌吉加工厂通过贷款实现日产能力从3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并进驻十余家商超 [3][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伊利携手多家企业共建“全球智链生态圈”
第一财经· 2025-07-28 22:48
当前,随着数智化不断推广, AI 技术在乳业生产、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应用也日渐成熟。 7 月 26 日至 29 日,以 " 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 为主题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5 )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作为中国乳业代表、也是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集团于 7 月 27 日主办 " 智链全球 · 质创未来 —— 真 AI 牛奶生态创新论坛 " 。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出席论坛并致辞 。 会上 , 硅谷知名投资人、 Founders Space 创始人 Steve Hoffman ,伊利欧洲创新中心科学总监 Dr.Matthias Eisner , Intellegens Ltd 高级 AI 科学家 Dr.Bogdan Nenchev ,剑桥大学博士 Christos Margadji ,伊 利集团 相关部门负责人 等,从各自 深耕的 领域出发, 就 数智化发展 发表 了精彩的演讲。 作为本次论坛的压轴环节 , 伊利 携手多家海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共同 启动 " 全球智链生态圈 " ,宣告全球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全链路融合的产业协作组 ...
链接供需 “乡约同行”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 2025-07-25 17:18
乡村振兴与农产品销售 - 四川省众扶慈善基金会通过搭建消费帮扶主题展馆的形式,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寻找更广阔的市场营销渠道 [1] - 展会上展示了红原县的牦牛奶粉、奶酥、酸奶等特色乳制品,以及万源市的富硒类农产品、旧院黑鸡、天麻等当地特色农产品 [1] - 红原和万源生态环境优良、特色农产品丰富,但因地处偏远,市场渠道普遍不通畅 [3] 展会目标与成效 - 展会旨在为农产品搭桥牵线,促成与餐饮企业和其他渠道建立集采合作关系,让优质农产品有持续稳定的市场 [3] - 博览会聚集了大量农产品集采目标客户,结合消费帮扶主题展会,打通欠发达地区优质特色产品与目标客户的连结通道 [3] - 展会集中展示了基金会结对帮扶县域的农特产品,助力当地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 [3] 帮扶模式与未来计划 - 通过"以购代捐"模式,引导消费者购买欠发达地区优质产品,推动帮扶县域特色产业升级 [4] - 项目将建立消费者与农户结对长效帮扶纽带关系,实现帮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 - 下一步计划由展会走向结对帮扶县域,广泛聚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培育高质量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和营销产品销售体系 [4]
从田间到舌尖绿色总动员:农业链开启智慧跃迁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20
农业产业链智慧化与绿色化转型 - 农业企业通过光伏供电、传感器监测、区块链追溯等技术实现全链条智慧化与绿色化 [1] - 麦当劳中国联合11家供应商发布"麦链"倡议,目标2026年实现食材全链路可追溯,2027年建成浙江智慧产业园,2028年培养2万名再生农业技术农民骨干 [1] - 星巴克与远景科技合作构建方舟能碳管理平台,覆盖全部直采供应商,测算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 [2] 企业具体减碳措施 - 麦当劳土豆种植采用减少深翻、冬季覆盖作物、轮作等再生农业技术保护土壤 [2] - 顺新晖智慧物流中心实现"黑灯作业",光伏项目总装机813.73千瓦,预计25年减排超13000吨二氧化碳 [4] - 正大集团榴莲运输采用传感器监测温湿度,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路溯源 [4] - 嘉吉在散货船加装37.5米高风帆,测试显示日均节省3吨燃油 [5] - 路易达孚工厂100%使用绿电,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棕榈油供应链全程追溯 [5] 技术创新应用 - 正大集团内蒙古生猪项目实现养殖粪水100%资源化利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 - 特灵科技冷链车厢采用变频制冷技术,温控波动不超过±0.5℃,车辆采用铝制轻量化设计 [5] - 国机数科通过农机云平台和田间传感器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6] - 华大万物改造5万多亩沙地,利用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学投入品 [7] 中国供应链国际化 - 麦当劳中国供应商每年向日韩出口约8000吨薯条 [6] - 九联集团预计2025年出口6万吨鸡肉,占全国鸡肉出口量五分之一 [6] - 隆平高科种子年销量3亿公斤带来全球粮食增产50亿公斤,降低运输碳排放 [7] - 伊利集团产品销往全球60多国,供应链整合丹麦益生菌、德国设备等国际资源 [8] - 嘉吉上海创新中心升级后重点支持亚太市场,将本土创新辐射全球 [8]
白牌才是县城的“救世主”
创业邦· 2025-07-14 11:37
县城白牌经济现状 - 白牌商品在县城占据主导地位,商家倾向于将白牌产品摆放在店铺显眼位置[5][6] - 县城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而非品牌,白牌商品因价格实惠、质量可靠获得青睐[6][9] - 白牌商品填补了品牌难以覆盖的下沉市场空白,成为县城经济重要支撑[7][27] 白牌商品优势 - 白牌饮料如板栗汁和芒果汁因本地特色和浓郁口感深受欢迎[9][10] - 商家销售白牌商品利润更高,一箱板栗汁利润相当于品牌饮料四五件[11] - 白牌服装款式和质量不输大牌,且开店成本远低于品牌店[14][15] - 白牌依赖本地经销商和批发市场等灵活渠道,能快速渗透县乡市场[22] 品牌下沉困境 - 国际大牌和国内一线品牌难以深入县城市场[18][19] - 品牌依赖标准化渠道和营销投入,在县城面临高成本和低回报问题[25][26] - 县城消费者以实用主义为主,不愿为品牌溢价付费[20][28] 白牌发展挑战与机遇 - 电商和品牌下沉挤压白牌生存空间,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品牌[33] - 部分白牌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影响消费者信任[33] - 白牌利润空间有限,厂商缺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35][36] - 抖音、快手等平台为白牌提供低成本品牌曝光机会[36] - 白牌被视为县域经济特定阶段的消费升级,未来需寻找可持续模式[36]
原奶菌落总数迈入“千位数”时代,伊利向世界奶业提供中国方案
财经网· 2025-07-13 21:09
中国奶业发展成就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走过了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产业化历程,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1] - 2024年中国牛奶产量达4079万吨,较2012年增长32%,奶牛单产从5500公斤/年升至9900公斤/年 [4][5] - 规模化养殖比例从2008年存栏20头以下散养户占64%提升至2023年存栏100头以上占比78% [5] 原奶品质指标 - 中国规模化牧场原奶乳脂率、乳蛋白率满足欧盟标准,体细胞和菌落总数优于欧盟标准 [1][12] - 伊利2023-2024年原奶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进入"千位数"时代 [1][12] -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连续17年实现"全覆盖",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发达国家水平 [12] 养殖效率与技术升级 - 中国奶牛单产从2000年2605公斤/头(仅为美国31.56%)提升至2024年9900公斤/头,与美国规模牧场持平 [7][8] - 规模牧场机械化挤奶率达100%,全混合日粮及配套设备广泛应用 [7] - 数字化管理系统(如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监控、个体识别、精准饲喂等全流程智能化 [13] 区域发展与龙头企业 - 北方"黄金奶源带"与南方规模化牧场形成"南北同进步"格局,优然牧业2024年原奶产量375万吨,存栏62.16万头 [9] - 草业技术突破包括苜蓿抗性品种开发、盐碱地现代化草场建设等 [13] 乳制品市场格局 - 2024年白奶/婴配粉/酸奶预计零售额达1516/1367/999亿元,风味乳饮料约700亿元 [14] - 低温鲜奶渗透率较国外90%以上仍有提升空间,活性成分(乳铁蛋白等)产品受关注 [14]
市消协换届 受理投诉93万件挽回损失2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7-10 16:41
消费者投诉处理 - 累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93 04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 6亿元 [1] - 96315热线服务系统全面升级 5条线路日均登记量突破425单 [1] - 建立投诉数据动态监管+重点企业精准约谈模式 累计对近200家企业开展约谈整改 [1] - 推出96315消费纠纷和解绿色通道 2024年企业自主化解投诉近2万件 解决率达94% [1] 消费领域研究与标准制定 - 开展智能门锁 酸奶 调味品等比较试验近百项 覆盖6000余种品牌 [2] - 智能门锁可靠性测试 防蚊手环驱蚊效果验证等试验成果推动相关产品标准制定或完善 [2] - 组织专项调查57项 形成《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等系列成果 为法规制定提供参考 [2] - 京津冀区域联合开展比较试验170余次 消费调查70余次 制定4项团体标准 [2] 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 在全市大型商场 景区 社区等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 实现家门口便捷维权 [3] - 推动1600余家企业签署《诚信服务承诺书》 提升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满意度 [3] - 与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基地 建立四项机制推动纠纷一站式化解 [3] 区域协同与行业监管 - 京津冀建立联席会议 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 受理投诉咨询265万余件 [2] - 在315 双11等节点联合开展食安封签赠送 快递面单警示加印等活动 [2] - 组织跨区域联合消费体察 推动行业整改 形成监管合力 [2]
北京市消协换届,上一届八年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
新京报· 2025-07-10 16:13
消费者投诉处理与服务升级 - 2017年以来累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93 04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 6亿元 [1] - 96315热线日均登记量突破425单 通过全流程闭环机制大幅缩短投诉受理时效 [1] - 法律专业人员驻场接听机制提供"即时咨询+专业指引"双轨服务 [1] - 投诉数据动态监管+重点企业精准约谈模式累计约谈近200家企业 [1] - 2024年企业自主化解投诉近2万件 解决率达94% 消费者维权成本显著降低 [1] 消费领域监督与标准制定 - 累计开展智能门锁 酸奶 调味品等比较试验近百项 覆盖6000余种品牌 [2] - 智能门锁可靠性测试 防蚊手环驱蚊效果验证等成果推动相关产品标准完善 [2] - 专项调查57项形成《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等成果 为《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立法提供参考 [2] 维权网络建设与覆盖 - 在商场 景区 社区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 实现维权服务"关口前移" [2] - 基层消费网络覆盖重点商圈 农贸市场及行业协会 形成"家门口"便捷维权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