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零食
搜索文档
【中泰传媒|IP】金添动漫招股书梳理:IP趣玩食品乘风起,金添动漫冲刺港交所
新浪财经· 2025-11-04 20:37
二、行业:IP趣玩食品乘势而起,金添动漫位居前列。(1)规模:中国IP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20 年的18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4亿元(CAGR达18.2%),预计2029年增长至849亿元(CAGR5达 18.5%)。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CAGR达 19.6%)。预计2029年增长至305亿元(CAGR5达20.9%)。(2)格局:按零售额计,2024年中国IP食 品行业CR5达15%,金添动漫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2.5%。 三、业务:以零食为载体、以IP为驱动。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传媒产业大视点)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 | 股价 EPS | PE | | | --- | --- | --- | --- | | 简称 | ( 港元 ) | | 评级 | | | 泡泡玛特 221.6 00.81 2.35 10.43 15.16 20.62 249 86 119 1 13 13 10 2 买入 | | | | 大麦娱乐 | 0.9 (0.01) 0.01 0.03 0.05 0.07 (77) 81 28 17 12 买入 | | | ...
IP行业专题报告:IP趣玩食品乘风起,金添动漫冲刺港交所
中泰证券· 2025-11-04 1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IP趣玩食品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金添动漫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6%,预计2029年将达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5] 金添动漫作为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为7.6%,凭借其独特的“IP食品+IP赠品”模式、广泛的IP矩阵(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26个授权IP)以及多元化的渠道网络,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5][9][44] 公司概况 - 金添动漫是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的开创者及领导者,专注于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IP趣玩食品 [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类别 [5][9]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 [5][9] - 2024年及2025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4.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10%;分别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31亿元、0.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13% [5] - 公司创始人蔡建淳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管理层在食品供应链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 [8][12][13] 行业分析 - 中国IP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20年的18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2%,预计2029年增长至849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5][26] - 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6%,预计2029年增长至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5][26] - 全球IP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2,5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4%,预计2029年达6,197亿元 [32] - 中国IP食品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2024年CR5为15%,金添动漫以2.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在IP趣玩食品细分领域,金添动漫以7.6%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5][38][39] -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客群向更高年龄层拓展、直销渠道扩张以及品牌触达深化 [41][42] 业务模式与运营 - 公司业务模式以授权IP为核心,通过将IP角色融入零食包装及随附的免费IP赠品(如摆件、玩具、收藏卡等)创造“吃玩一体”的消费体验 [5][44][47][50] - 公司与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等知名IP保持长期合作,部分合作年限已达16年、10年、7年及4年 [5][44][48] -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添乐卡通王”和“TALA'S”两大品牌,2025年上半年糖果类产品收入占比最高,达40%,同比增长38% [51][52] - 分IP收入显示,奥特曼IP贡献最大,但占比从2022年的6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小马宝莉和蜡笔小新IP收入增长迅猛,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19%和403% [48] 渠道与销售 - 公司销售以经销渠道为基本盘,但直销渠道增长迅速,2024年经销/直销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182%,占比分别为66%/33% [5][56][5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超2,675家经销商,覆盖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 [5][56][58][59] - 直销渠道主要面向量贩零食店(如鸣鸣很忙、万辰)及其他零售店(如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电商渠道则通过抖音、天猫等平台直接触达消费者 [56][58]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规模稳定增长,2022、2023、2024、2025H1营业收入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4.44亿元,2023、2024、2025H1同比分别增长12%、32%、10% [15] -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毛利率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经调整净利率从2022年的6.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8% [15] - 经调整净利润2022、2023、2024、2025H1分别为0.37亿元、0.76亿元、1.31亿元、0.70亿元,2024、2025H1同比分别增长72%、13% [15] 产能与供应链 - 公司在广东拥有五个营运生产基地,在湖南拥有一个在建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能够高效管理从IP趣玩食品到IP赠品的生产 [5][54][55] - 生产设施配备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线,并辅以ERP系统进行集成计划与调度 [54]
不是谁都是泡泡玛特:靠奥特曼大赚的隐形冠军,揭IP生意脆弱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10-27 13:31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2] - 收入从2022年的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1万元大幅上涨至2024年的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004万元,净利润率达15.8% [2] 业务模式与IP依赖 - 公司商业模式本质是“IP搬运工”,自身不具备IP所有权,命脉完全掌握在版权方手中,且多为非独家授权 [2] - 2025年上半年,其非IP产品贡献仅0.5%,收入高度依赖IP产品 [6] - 公司拥有14个大IP授权,但2024年75%的收入集中来自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三个IP [6] - 公司患上了深度的“奥特曼依赖症”,该IP在2022年至2024年贡献了约六成收入,2024年单一IP贡献收入占比达54.5% [7][8] - 与IP方的合作通常是非独家的,授权协议期限一般为1-3年,存在到期无法续约的风险 [14] 核心IP变动与影响 - 奥特曼IP的首次合作年份为2009年,现有授权期限仅为12个月 [8] - 关键人物孙剑(奥特曼中国内地版权总代理上海新创华实控人)原为公司重要股东,持股18%,但在2025年5月IPO前退出 [2][21][22] - 2025年上半年,在孙剑退出阶段,奥特曼IP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35亿元下降至1.95亿元,下滑17%,收入占比降至43.9% [12] - 尽管“小马宝莉”IP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8%快速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8%,但仍难以替代奥特曼的地位 [12] 销售渠道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销售模式向直销零售商倾斜,向零售商直销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 [15][16] - 与此同时,经销商贡献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5.2%迅速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 [15][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飙升至40.7%,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4.1% [15] - 经销商数量出现波动,2025年上半年为2675家,未有明显增长 [1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于创始人蔡建淳一人手中,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总计为92.27%,并掌控了公司100%的投票权 [18][23] - 关键股东孙剑的退出,使得本已存在的“IP依赖”风险进一步放大 [23]
不是谁都是泡泡玛特:靠奥特曼大赚的隐形冠军,揭IP生意脆弱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10-26 19:5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凭借奥特曼等知名IP授权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快速增长,但其商业模式本质是“IP搬运工”,存在对单一IP和头部客户的深度依赖,且IPO前关键股东退出进一步放大了业务风险,揭示了IP授权生意的脆弱本质 [1][2][3][28]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1万元上涨至2024年的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7004万元,净利润率达15.8% [2] - 糖果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从2022年的23.8%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0.1% [4][5] - 2025年上半年非IP产品贡献仅0.5%,IP产品收入占比达99.5% [6][7] IP依赖风险 - 公司拥有14个大IP授权,但2024年75%收入来自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三个IP [6] - 奥特曼IP贡献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54.5%,2022年至2024年持续贡献约六成收入,存在深度“单一IP依赖症” [7][8] - 2025年上半年奥特曼IP收入从去年同期2.35亿元下降至1.95亿元,下滑17%,占比降至43.9% [11] - 小马宝莉IP收入占比从2022年0.8%升至2025年上半年22.8%,但仍难以替代奥特曼地位 [12] - IP授权多为非独家、期限短(1-3年),存在到期无法续约及同质化竞争风险 [14] 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模式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1%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40.7% [15] - 向零售商直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3.5%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43.2%,鸣鸣很忙、好想来等量贩零食店成为核心渠道 [15][16] - 经销商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95.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55.1%,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收入同比下滑12.5% [15][16] - 经销商数量波动,2025年上半年为2675家,未明显增长 [1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创始人蔡建淳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总计92.27%,掌控公司100%投票权 [19][27] - 关键股东孙剑(奥特曼中国内地版权总代理实控人)原持股18%,于2025年5月IPO前退出,失去与核心IP的关键纽带 [23][26] -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易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和决策独立性的担忧 [27]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格隆汇· 2025-10-24 09:37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金添动漫是一家专注于IP趣玩食品的广东东莞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创始人蔡建淳持股约87.8%,并通过三家实体控制公司100%的投票权 [3][5] - 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 [3] - 公司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类别,被称为零食界"泡泡玛特" [1][3]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销售IP趣玩食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糖果收入占比从23.8%提升至40.1%,饼干收入占比超过20%,膨化和巧克力均超过10% [6][7] - 产品以零食为载体结合热门IP元素,如奥特曼形象包装、蜡笔小新食品容器等 [3] - 前五大授权IP产品贡献收入占比重大,报告期内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0%、88.7%、85.9%、85.7% [8] - 公司与IP所有者合作通常为非独家,授权协议期限为一至三年,存在无法续签风险 [8] 财务表现 - 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收入分别约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4.44亿元 [11][13]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 [11][13] - 净利润同步增长,报告期内分别约为0.37亿元、0.75亿元、1.3亿元、0.7亿元 [11][13] -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5年8月末,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8240万元、1.02亿元、190万元 [14] 销售渠道与客户 - 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和电商渠道,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2600多家经销商,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 [10] - 向经销商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95.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而向零售商直销占比从3.5%上升至43.2% [10] - 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等零售店合作 [10] - 通过抖音、拼多多、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自营网店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10] 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 - 按收入计算,2024年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 [17] - 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前五大企业占据16.7%的市场份额 [17] - 2024年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为354亿元,预计2025年至2029年以1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到849亿元 [14] - IP趣玩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为115亿元,预计到2029年达到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14] 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得益于推出新SKU(如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相关产品)以及策略性拓展向零售商直销 [11] - 与量贩零食店合作加强,且量贩零食店在2024年进行门店网络扩张 [11] - 行业正从低龄段、品类单一向全龄段、产品多元化、精致化及健康化方向演变 [17]
金添动漫“闯关”港股:存货攀升,IP非独家授权“埋雷”
贝壳财经· 2025-10-23 21:0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专注于“IP+零食”模式的IP趣玩食品企业,经营理念为“以零食为载体、以IP为驱动”[1] - 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7.6%)和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2.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超过600个活跃SKU,并建有5大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4亿元[6] - 期内溢利同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约为0.37亿元、0.75亿元、1.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0.7亿元[6] - 毛利率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26.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6] - 按产品类别划分,2024年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的毛利率分别为29.3%、38.7%、48.9%、34.3%、18.0%[5] 业务运营与销售网络 - 公司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整合经销商网络、面向零售商的直销以及电商平台[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构建起覆盖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的多层级经销网络[7] - 公司与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等零售商以及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合作,并探索抖音、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的自营网店[7][8] - 存货水平从2022年底的0.56亿元增至2024年底的0.81亿元,2025年6月底为0.7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在45.1天至48.9天之间[9] IP授权组合与风险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授权IP组合,其IP授权协议通常为期一至三年,部分关键IP如奥特曼、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现有授权期限仅剩12个月[1][10][12] - 授权合作多为非独家,IP所有者或授权方可能同时与竞争对手合作,或自行销售类似产品,加剧市场竞争并对公司定价和盈利能力构成压力[13] - 行业专家指出,高度依赖外部IP授权且需定期续签,显示出公司品牌护城河的脆弱性[1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并丰富IP矩阵、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扩充产能及升级供应链、拓展销售网络、探索潜在投资及收购机会[2] - 对于IP矩阵,计划对成熟战略IP(如奥特曼)进行持续开发,对热门IP(如三丽鸥)开发创意爆品,并引入海外知名IP抢占国内先发优势[14][15]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设计开发自有IP,并将本次上市募集的部分资金投入于此,以降低对外部授权的依赖[16]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格隆汇· 2025-10-23 17:23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8200),后于2021年自愿除牌[5] -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员工超过1000人,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5] - 截至2025年10月14日,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蔡建淳控制公司100%的投票权,其中直接持股约87.8%[6]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宣派及支付股息每股0.1元及每股0.18元[6] 业务模式与产品组合 - 公司聚焦IP趣玩食品领域,拥有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1]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等热门IP[1][5]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糖果收入占比从23.8%提升至40.1%,饼干收入占比超过20%,膨化零食和巧克力收入占比均超过10%[8][10] - 产品设计注重趣味性,例如印有奥特曼形象的蛋形定制包装、可循环用作笔筒的蜡笔小新食品容器等[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5.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4亿元[17][18]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17][18] - 净利润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0.37亿元增至2024年的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7亿元[17][18] - 2023年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新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2024年毛利率提升则因毛利率较高的零售商直销占比上升[19] 销售渠道与客户 - 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和电商渠道,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2600多家经销商,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15] - 渠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销商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95.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零售商直销占比从3.5%上升至43.2%[15] - 公司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永辉超市等零售店合作[15] - 电商渠道覆盖抖音、拼多多、天猫、淘宝、京东、小红书及快手等第三方平台[15] 行业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为354亿元,预计2025年至2029年将以1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到849亿元[19] - 2024年IP趣玩食品市场规模为115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19] - 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前五大企业占据16.7%的市场份额[22] - 按收入计算,2024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22] 供应链与IP授权 - 报告期内,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29.1%、26.6%、20.6%及24.4%[14]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授权IP,报告期内前五大授权IP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90%、88.7%、85.9%、85.7%[11] - 授权协议通常为期一至三年且多为非独家,公司可能无法续签现有协议,且需支付最低IP版权费[11] - IP食品产业链上游包括IP所有者及授权方(如光线传媒、网易游戏),中游包括泡泡玛特、金添动漫等产品转化企业[11]
从新三板到港交所,利润激增3.5倍,金添动漫玩转“IP+零食”生意经
36氪· 2025-10-21 19:14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与中国银河国际 [1] - 公司曾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1年初摘牌退市,此次为转战港股市场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秉持“以零食为载体、以IP为驱动”的经营理念 [1][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同期毛利从1.59亿元增长至2.96亿元 [2]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26.6%增至2024年的33.7% [2] - 期内利润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3671万元增至2024年的1.3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增72.9% [1][2] - 过去三年公司利润增长3.5倍 [1] IP组合与产品结构 - 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类别 [1] - 奥特曼是公司最赚钱的IP,2022年至2024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62.6%、63.0%、54.5% [2] - 公司正优化IP组合以降低单一IP依赖,小马宝莉IP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8%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2.8% [3] - 糖果和饼干是两大主力品类,2025年上半年合计贡献66.2%的收入,其中糖果收入为1.78亿元,占比40.1% [3] 销售渠道与网络 - 公司构建了覆盖经销商网络、零售商直销及电商平台的全渠道体系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0% [4] - 直销业务快速增长,向零售商直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大幅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 [5] - 电商渠道尚待挖掘,2024年全年收入仅约100余万元,占总收入0.2% [6]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为354亿元,预计到2029年达到8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7] - 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2020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6% [7] - 预计2025年至2029年,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20.9%增长,至2029年达305亿元 [8] - 2024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7.6%,同时也是中国第四大IP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2.5% [8] 公司竞争优势与未来战略 - 公司与授权IP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最长合作年限超过15年,形成了极具差异化且行业领先的IP库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是中国拥有最多IP授权的IP趣玩食品企业 [9] - 公司未来的关键看点在于能否利用当前IP带来的现金流窗口期,完成从“IP搬运工”到“自主品牌建设者”或“产业链主导者”的转型 [9]
金添动漫携“IP+零食”闯港股:增长放缓,IP依赖隐忧浮现
搜狐财经· 2025-10-21 11:50
文|财华社 又一家新消费企业向香港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刺。 10月20日,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金添动漫并非首次接触资本市场。公司曾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21年初摘牌退市。 作为"IP+零食"赛道的参与者,金添动漫搭上了IP消费品快速增长的列车,但同时也暴露出若干潜在风险。 乘上新消费风口,上半年增长放缓 金添动漫的历史可追溯回2004年,于2011年成立为一间有限责任公司。金添动漫专注于IP趣玩食品领域,向消费者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IP趣玩食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按收入计,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也是中国第四大IP食品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7.6%与2.5%。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共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产品覆盖糖果、饼干、膨化食品、巧克力及海苔零食五大类别。 金添动漫的授权IP知名度普遍较高,包括源于日本的奥特曼、吉伊卡哇、三丽鸥、柯南、蜡笔小新,源于美国及欧洲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以及来自中国 本土爆款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猪猪侠、熊出没等IP。 销售 ...
家庭餐桌争夺战(下):零食饮料全时段打法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8-18 11:52
零食消费行为分析 - 饼干、膨化零食与坚果瓜子占据主要零食场景 饼干在白天占据主导地位 坚果瓜子在夜晚消费更高 膨化零食跨时段稳居第二 [4] - 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偏好差异显著 45-64岁人群偏好坚果瓜子搭配屏幕时光 15-24岁Z世代更倾向膨化零食 [4] - 零食功能需求分化 甜食提供情绪价值 膨化零食与坚果瓜子激发乐趣 饼干更侧重饱腹功能 [4] 饮料消费场景突破 - 碳酸饮料品牌在午晚餐场景占据70%份额 但在正餐之间与晚餐后时段占比不足60% [7] - 非正餐时段饮料需求特征明显 消费者更关注"充满活力"、"喝起来有趣"、"清爽"、"解渴"等属性 [7] - 头部碳酸品牌在"充满活力"和"有趣"属性中占60%份额 在"清爽"、"解渴"领域占比低于50% [7] 研究方法与样本 - 研究覆盖2024年7-12月期间18,506名1-5线城镇消费者 样本覆盖65岁以下人群 14岁以下由父母代答 [10] - 数据采集包含包装食品饮料、现制食品、生鲜、菜肴及饮用水等全品类饮食行为 [10] - 样本按性别、年龄、区域、城市级别加权 具有市场推估代表性 [10] 行业策略建议 - 零食品牌需强化情感联结 尤其饼干品类需挖掘细分机会建立消费者共鸣 [4] - 饮料厂商应突破场景壁垒 通过细分需求洞察开发跨时段产品 [7] - 食品饮料企业需从人群、区域、包装等多维度切入 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增长策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