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订单比
icon
搜索文档
船企半年度业绩超预期,船价出现企稳迹象-上半年造船市场总结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造船、航运及相关产业链(如柴油发电机组、服装出口、大宗商品)[1][2] - 主要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国企)、恒力重工(民营)、苏美达、中国动力等[1][2][4][5][11][14] --- 核心业绩表现 **1 国企船企** - 中国船舶:2025H1利润28-31亿元(同比+90%-119%),Q2利润17-20亿元(同比+65%-95%,环比+48%-75%)[4] - 中国重工:2025H1利润15-18亿元(同比+200%+),Q2利润9.8-12.8亿元(同比+147%-222%,环比+89%-147%)[4] - 中船防务:2025H1利润4.6-5.4亿元(同比+213%-268%),Q2利润2.7-3.6亿元(同比+110%-170%)[4] **2 民企船企** - 恒力重工:重组后首份半年报利润5.8-7.0亿元(含非经常性损益4.7-5.7亿元),新接订单122亿美元排产至2029年,2027年排产量183万CGT[5] - 苏美达:船舶制造及航运业务利润同比+98%,全年预计贡献3-4亿元;服装出口同比+49%[11][13] **3 其他业务亮点** - 苏美达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受益于AIDC用电需求,2027年利润目标2亿元[12] - 中国动力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对价38.1亿元),预计增厚2025年EPS 14%[14] ---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1 价格与订单** - 新造船价格周度上涨0.03%,二手干散货船价上涨2-3%,集装箱船价同步提升[3] - 2025H1全球手持订单3.9亿载重吨(同比+1%),集装箱订单占比45%,LNG船占比5%[18][20] - 订单运力比:全船型15.6%(历史42%分位),散货船10%,原油轮12%[18][19] **2 驱动因素** - 高价订单交付加速:中国船舶2025H1交付比例96%(全年100%),中国重工交付比例75%(全年96%)[9] - 商品期限结构从贴水转升水,叠加高矿价推动航运需求[7][8] **3 政策影响(301法案)** - 第二版政策取消累计收费、设豁免条款,短期缓解订单外流压力,长期船价上涨可覆盖附加费[15][16] - 积压需求释放:6月新签订单环比+44%,中国新签占比回升[17][20][23] --- 估值与投资机会 - 中国船舶PO 0.6倍(历史区间0.5-4倍),中国重工PO 0.7倍(历史0.6-10倍),均处底部[6] - 市场对造船板块基本面改善关注不足,中航重组后协同效应待验证[22] - 中日韩竞争:301法案影响减弱,中国新签占比回升,跑赢日韩时机显现[23] --- 风险与未来展望 - 老旧船替换进程过半,散货和油轮新订单增量可期[19] - 301政策落地后积压需求释放+船价企稳,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21]
中国船舶(600150):业绩符合预期,301新方案对船厂影响弱化,PO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6] -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利润弹性逐步验证 [6] - 301对船厂影响较原方案大幅减弱,新签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 考虑订单交付延迟和排产延后,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5.84亿、816.17亿、914.07亿、1150.8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3.9%、12.0%、25.9% [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亿、70.29亿、102.76亿、146.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2%、94.5%、46.2%、42.2% [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1、1.57、2.30、3.27元/股 [2]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0.2%、15.5%、18.3%、20.5% [2] - 2024 - 2027E ROE分别为7.1%、12.4%、15.8%、19.1% [2] - 2024、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36、19、13、9 [2]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29.2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45.95/26.93元 [3] - 市净率2.5,股息率0.68%,流通A股市值1309.53亿元 [3]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为3279.03/9899.82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1.63元,资产负债率68.80% [3] - 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44.72亿股,无流通B股/H股 [3] 事件 - 2024年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36.14亿元,接近预增范围中值,同比增长22%,2024Q4归母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 [6] - 2025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11.27亿元,同比增长181%,略高于预增范围中值,符合预期 [6]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 - 订单交付:2024年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112.74%;2025Q1交付民船22艘/63万CGT;预计2025 - 2027年订单交付量(CGT)同比变化-11%、+11%、+30%,交付订单金额同比+6%、+23%、+40% [6] - 手持订单:2024年末民船手持订单金额2170亿元,当前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金额约310亿美元 [6] - 收入端:21H2及之后签订的高价订单在2024H1、2024H2、2025H1、2025H2的交付比例分别为50%、80%、96%、100% [6] - 成本端:2024、2025年交付订单平均钢材价格预计同比下降20%、6% [6] 301新方案影响 - 美国针对中国船海产业的301新方案取消对中国造新船手持订单的收费项,且针对拥有中国造船的非中国船东收费力度降低,悲观情绪有望修复,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E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03、146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81、122亿),对应PE为19、13、9倍,当前PO(市值订单比)0.58倍,处于历史低位(历史范围0.5 - 4倍) [6] 财务摘要 - 展示了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多项财务指标的情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