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品船舶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市值合计2564亿 交付民船量价提升半年共预盈超43亿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46
公司业绩 - 中国重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扣非净利润为13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192.96%至260.57% [1][3][4]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98.25%至119.49%,扣非净利润为26.35亿元至29.35亿元,同比增长119.89%至144.93% [1][7] - 两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合计达43亿元至49亿元,同比增长121%至152% [1][8] 业绩驱动因素 - 中国重工业绩增长主要由于民船产品交付数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增长,成本管控强化 [1][4] - 中国船舶业绩增长主要由于民品船舶价格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联营企业经营改善 [1][7] 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船舶将以1:0.1335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股26.71%,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股49.29% [6] - 合并后将整合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优质资产,消除同业竞争,提升全球竞争力 [6][7]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4日收盘,中国船舶市值1508.55亿元,中国重工市值1055.73亿元,合计2564亿元 [1][8] - 行业预计重组后的中国船舶将具备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的估值逻辑 [7] 历史业绩对比 - 中国重工2022年亏损22.11亿元,2023年亏损7.87亿元,2024年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266.60%) [3] - 中国重工2024年上半年追溯调整后净利润为5.3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44亿元 [4]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船舶(600150)半年度业绩预增超10倍
搜狐财经· 2025-07-13 01:2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 中国船舶报收34 77元 较上周32 81元上涨5 97%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35 33元(7月11日) 最低价32 34元(7月10日) [1] - 当前总市值1555 06亿元 在航海装备板块市值排名1/10 两市A股市值排名83/5149 [1]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亿至31亿元 同比增长9825%至11949% [2][4] - 扣非净利润预计26 35亿至29 35亿元 同比增长11989%至14493%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生产效率提升 船舶行业景气度提升 手持订单结构优化 民品船舶涨价及成本控制 [2] 资本运作 - 中国船舶将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换股比例1:0 1339 [3]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退市 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 [3] - 合并目的为减少同业竞争 提升经营效益和品牌溢价 [3] - 已获国资委批准 上交所并购重组委于2025年7月4日审核通过 [3][4]
两大巨头报喜:双双翻倍!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3:31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业绩预增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 同比增长98 25%至119 49% [4] - 中国重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亿元至18亿元 同比增长181 73%至283 08%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船舶业绩增长主因:生产效率提升 手持订单结构优化 民品船舶交付价格同比上涨 成本管控有效 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4] - 中国重工业绩增长主因:批量建造优势发挥 精益管理强化 民船交付量大幅增加 营业收入提升 [4][5] 行业与重组进展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合并后公司将具备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估值逻辑 [4][5]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已提交证监会注册稿 合并后将整合大连造船等优质资产 [5] - 重组后公司将在资产规模 技术实力 交付能力 全球市占率等多维度重塑行业格局 [5]
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8:12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0,000万元至310,000万元,同比增加98 25%至119 49% [1]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3,500万元至293,500万元,同比增加119 89%至144 93% [1][2]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1,23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830万元 [2]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 316元 [2] 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狠抓生产保交付,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2]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 [2] - 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2] - 联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2]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8.25%-119.49%
快讯· 2025-07-10 17:26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加13.88亿元至16.88亿元,增幅98.25%至119.49%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35亿元至29.35亿元,同比增加14.37亿元至17.37亿元,增幅119.89%至144.93% [1] 业绩驱动因素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 - 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 [1] - 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 [1] - 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1] - 联营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1]
中国船舶(600150):短期扰动不改周期趋势 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兑现期
新浪财经· 2025-05-29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 [1] - 2024年毛利率10.20%,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91%,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毛利率12.84%,同比上升5.6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05%,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61%,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其中管理/研发/财务/销售费用率分别变化-0.20/+0.40/-0.25/-0.82个百分点 [2] - 24Q4毛利率12.2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69%,同比上升5.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提升幅度高于毛利率,主要得益于交付规模增加带来的费用率持续下滑 [3]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修船业务承接296艘/20.73亿元 [4] - 2025年Q1业绩大幅改善主要由于生产效率提升和高毛利船舶交付占比增加 [4] - 随着低价订单消耗完毕,后续将迎来高价船的集中交付,预计业绩将逐季提升 [4] 行业展望 - 短期新船造价和新接订单受特殊事件影响同比略有下滑,但长期"产能受限+船舶老化+环保要求"三大逻辑未变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8/1028.93/1128.61亿元,同比增长13.00%/15.87%/9.6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7/100.77/130.31亿元,同比增长91.95%/45.25%/29.31% [5]
中国船舶重组获受理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07:05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已获上交所受理并进入审核阶段 [2][3] - 换股比例确定为1:0.1335(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船舶换股价37.84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5.05元/股 [3][4]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4] 重组战略目标 - 整合船舶总装业务以减少同业竞争,打造世界一流造船企业 [2] -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3] - 国务院国资委已原则同意交易总体方案 [5] 财务表现改善 - 2024年中国重工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57.69%,结束连续9年亏损 [6] - 2024年中国船舶扣非净利润30.72亿元,同比暴增1156.92%,结束连续12年亏损 [6] - 业绩增长主因船舶行业景气度提升、手持订单结构优化及交付量价齐升 [6][7] 经营效率提升 - 中国船舶2024年民船交付数量增加且单船平均价格同比上涨 [6] - 中国重工通过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实现民船交付数量及毛利双增长 [7]
中国船舶(600150):业绩符合预期,301新方案对船厂影响弱化,PO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6] -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利润弹性逐步验证 [6] - 301对船厂影响较原方案大幅减弱,新签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 考虑订单交付延迟和排产延后,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5.84亿、816.17亿、914.07亿、1150.8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3.9%、12.0%、25.9% [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亿、70.29亿、102.76亿、146.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2%、94.5%、46.2%、42.2% [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1、1.57、2.30、3.27元/股 [2]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0.2%、15.5%、18.3%、20.5% [2] - 2024 - 2027E ROE分别为7.1%、12.4%、15.8%、19.1% [2] - 2024、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36、19、13、9 [2]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29.2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45.95/26.93元 [3] - 市净率2.5,股息率0.68%,流通A股市值1309.53亿元 [3]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为3279.03/9899.82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1.63元,资产负债率68.80% [3] - 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44.72亿股,无流通B股/H股 [3] 事件 - 2024年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36.14亿元,接近预增范围中值,同比增长22%,2024Q4归母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 [6] - 2025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11.27亿元,同比增长181%,略高于预增范围中值,符合预期 [6]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 - 订单交付:2024年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112.74%;2025Q1交付民船22艘/63万CGT;预计2025 - 2027年订单交付量(CGT)同比变化-11%、+11%、+30%,交付订单金额同比+6%、+23%、+40% [6] - 手持订单:2024年末民船手持订单金额2170亿元,当前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金额约310亿美元 [6] - 收入端:21H2及之后签订的高价订单在2024H1、2024H2、2025H1、2025H2的交付比例分别为50%、80%、96%、100% [6] - 成本端:2024、2025年交付订单平均钢材价格预计同比下降20%、6% [6] 301新方案影响 - 美国针对中国船海产业的301新方案取消对中国造新船手持订单的收费项,且针对拥有中国造船的非中国船东收费力度降低,悲观情绪有望修复,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E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03、146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81、122亿),对应PE为19、13、9倍,当前PO(市值订单比)0.58倍,处于历史低位(历史范围0.5 - 4倍) [6] 财务摘要 - 展示了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多项财务指标的情况 [8]
中国船舶(600150):年报和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在手订单饱满
新浪财经· 2025-05-05 18:26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 [1] - 4Q24收入224.16亿元,同比下降11.0%,归母净利润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2% [1] - 1Q25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1.0% [1] - 2024年和1Q25归母净利润均位于预告中枢(2024年33-40亿元,1Q25年10-12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1] 盈利能力 - 1Q25毛利率为12.8%(不含税金及附加),同比提升5.62个百分点,主要因高价船持续交付确收 [2] - 2024年毛利率为10.2%,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2] - 2024年净利率为4.6%,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1Q25净利率为7.1%,同比提升4.48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9%/4.6%/-2.0%,同比变化+0/-0.2/+0.4/-0.25个百分点 [2]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7%/3.5%/-1.4%,同比变化+0/+0.06/-0.29/+1.38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2024年完工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12.74% [2] - 2024年修理完工船舶277艘/21.69亿元,交付应用产业设备产值16.94亿元,海洋工程业务交付1艘34万吨FPSO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 [3] - 修船订单63艘/9.18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7.43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13.82亿元 [3] - 集装箱船、油轮、VLEC、PCTC、多用途船、自卸船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6.4倍/13.0倍市盈率 [3] - 目标价下调12.8%至41.00元,对应22.9倍2025年市盈率和18.3倍2026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40.0%上行空间 [3]
扭亏为盈,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5-02 06:2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船舶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双升成功扭亏 2025年有明确经营目标 但面临美国贸易限制等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 不过行业也存在绿色转型等发展新动能 [1][2][5][6] 营收净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 同比增长5.01% 主营业务收入776.67亿元 同比增长5.60% 主营业务毛利率9.94% 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 [2]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4亿元 上年同期为29.57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2亿元 上年同期为 - 2.91亿元 [2] - 2025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6亿元 同比上升3.8% 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 同比上升181.0%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 同比上升230.2% [5] 扭亏原因 - 上年手持订单结构改善 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数量和单船平均价格同比提升 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3] - 公司参股联营企业盈利情况改善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3] - 上年同期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处置有关海工平台资产的影响 [3] 订单与交付情况 - 截至2024年末 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 修船订单63艘/9.18亿元 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7.43亿元 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13.82亿元 [3] - 2024年公司完工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 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12.74% 全年修理完工船舶277艘/21.69亿元 交付应用产业设备产值16.94亿元 海洋工程业务交付1艘34万吨FPSO [4] 经营目标 - 2025年计划全年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 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 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 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5] 行业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 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达187.43 同比增长2.32% 较2020年周期低谷提升49.87% [1] - 全球造船市场处于发展新周期 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造船工业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 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6] - 多项海事业绿色发展规则规范支撑绿色船型订单需求 推动船舶工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和绿色新船型的研发储备 [6] - 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不断涌现 推动产品产业发展升级 [6] - 深海科技政策推动下 围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深海技术装备的需求将会被激发 [6] 外部风险与影响 - 当地时间4月17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披露301调查结果 计划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 [5] - 公司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可能对国际航运市场及船舶建造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6] - 短期内 受船东避险情绪影响 在华新船订单可能出现一定程度波动 “310税”对于中国造船业的长期影响仍待观察 [6] 公司其他动态 - 截至4月29日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换股吸收合并交易正在推进中 尚需履行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程序 [4] - 2025年1月25日 公司拟三年内剥离沪东中华不宜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使沪东中华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条件 2025 - 2028年将是中国船舶集团资产及业务整合大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