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裂解轻油
搜索文档
 惠城环保:与下游客户谈判时明确公司产品享受绿色溢价,产品相关定价已与客户谈好并签订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1:58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20万吨废塑料裂解项目产出的轻油等化工原料, 可形成"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产业链条,这些原料是否会被下游加工为绿色包装材 料? 惠城环保(300779.SZ)10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 目产出的产品主要包括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公司已取得ISCC PLUS认证。该认证主要针对 塑料全生命周期来源的追溯,可作为溢价依据。公司与下游客户谈判时明确公司产品享受绿色溢价,产 品相关定价已与客户谈好并签订协议,客户合同及订单中的产品定价、供应量等涉及保密,暂不披露。 (记者 胡玲) ...
 惠城环保:公司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7:43
 项目运营进展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1] - 液化塑料裂解气的客户为茂化实华(000637) [1] - 塑料裂解轻油的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 目前产品供其试用 [1]   产品质量与客户拓展 - 公司生产出的产品经SGS检测 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1] - 鉴于不同客户不同装置针对原料指标要求存在差异 公司正积极建设加氢装置以提升产品品质 [1]
 惠城环保:10月22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包括知名机构星石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已实现稳定运行并产生正常销售 标志着其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 [2] - 公司计划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产 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标产能规模达1500万至2000万吨 [4] - 公司技术路径聚焦于将废塑料转化为乙烯 丙烯 苯等基础化工原料 以解决物理回收的局限性并享受绿色溢价 [5][6]   项目运营与销售进展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2] - 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茂化实华 塑料裂解轻油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 后者产品目前处于试用阶段 [2] - 产品经SGS检测符合质量要求 公司正积极建设加氢装置以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 项目兼具验证与工业化属性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催化剂配方验证实验 力争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 [3]   技术优势与未来规划 - 基于传统催化剂业务优势 公司已开展绿色体系认证 对从垃圾分选到生产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认证 [3] - 20万吨项目为后续扩产积累了数据支撑和经验 公司将依据当地垃圾总量因地制宜规划20万吨和60万吨两种建设规模 [3] - 未来扩产将不再局限于裂解气和裂解轻油 而是能够制出乙烯 丙烯 低碳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 [6] - 化学再生市场容量与物理再生市场容量大致相同 公司技术提供了废塑料应用的新思路 [6]   产能扩张与资金安排 - 鉴于各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 多地政府及国外企业与公司洽谈合作 公司将顺势拓展海外业务 [4] - 未来三到五年 公司国内外完成1500万吨到2000万吨产能建设的可能性被提及 [4] - 扩产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金融贷款多种方式结合解决 核心挑战在于原料化建设进度和地方政府资源供给 [4]   财务数据与机构预测 -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主营收入5.64亿元 同比下降5.09% 归母净利润502.04万元 同比下降85.63% [7]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2.79亿元 同比下降5.91%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32.36万元 同比下降7.43% [7]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在1.22亿至1.73亿元之间 2026年预测净利润在1.86亿至5.02亿元之间 2027年预测净利润最高达8.83亿元 [8]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26亿元 融券净流入44.15万元 [8]
 惠城环保(300779) - 2025年10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3 09:0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采用“一步法”工艺,直接将废塑料转化为低碳烯烃和混合芳烃,产品收率达92%以上 [2] - 该技术相比传统“两步法”工艺路线更短,能耗更低,传统技术最终产品收率仅50-60% [2] - 通过自主研发的气膜喷嘴技术解决固体废塑料高温进料易结焦问题,实现连续稳定进料 [2] - 采用循环流化床局部逆流床反应器,解决梯度分子量烃类对活化能的梯度要求及热量供给难题 [2] - 通过高温捕集氯化氢技术,有效解决含氯废塑料裂解对装置的腐蚀问题,实现工业装置连续稳定生产 [2]   项目运营与销售进展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2] - 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茂化实华,塑料裂解轻油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目前产品供其试用,经SGS检测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 项目兼具验证与工业化属性,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不同类型催化剂配方对产品分布的验证实验,确认最佳工艺条件 [3] - 力争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为后续项目扩产积累数据支撑和经验 [3]   未来发展规划与产能扩张 - 未来将依据当地垃圾回收总量及规模,因地制宜规划20万吨和60万吨两种建设规模进行复制扩产 [3] - 鉴于各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及海外合作意愿,公司计划顺势拓展海外业务,探索全球发展机遇 [4] - 扩产项目建设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金融贷款多种方式结合解决,核心挑战在于原料化建设进度和地方政府资源供给 [4] - 公司聚焦乙烯、丙烯、苯等塑料原料生产领域,随着扩产项目推进,将能够直接生产这些基础化工原料 [6]   产品提升与市场容量 - 加氢装置预计2026年年初进行调试,以提升产品品质 [5] - 公司产品享受绿色溢价,相关定价已与客户谈好并形成协议 [5] - 化学再生市场容量与物理再生市场容量大致相同 [7]
 收购存储芯片资产,300842,火了!超级牛股透露,重磅复产
 证券时报· 2025-10-19 08:58
 迈瑞医疗机构调研核心信息 - 近一周获184家机构调研 包括14家基金公司 8家证券公司 7家私募公司 7家保险公司以及124家海外机构 [1] - 境外发行上市目的为强化国际影响力 匹配全球化发展战略 实施全球员工激励和人才吸引 构建全球化资本平台以及优化股东结构和流动性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 并延续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 [1] - 国际市场业务进度符合预期 预计从第三季度开始增长提速 发展中国家将维持快速增长 国际收入占整体营收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1] - 国内市场医疗设备招标自去年12月复苏 但因招标到收入确认周期拉长 预计从第三季度开始改善 公司将于第三季度如期迎来拐点 [1]   容百科技与帝科股份机构调研动态 - 容百科技获超100家机构调研 拥有宁德时代 孚能科技 亿纬锂能等国内头部客户 海外客户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松下等日韩头部电芯厂及北美客户 [2] - 容百科技具备健全海外客户结构 韩国产能和波兰产能可在国内相关政策下正常运行 产能稀缺性将上升 [2] - 帝科股份拟以3亿元现金收购江苏晶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62.5%股权 交易完成后江苏晶凯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江苏晶凯专注于存储芯片封测及存储晶圆测试服务 主要客户包括因梦控股子公司及成都电科星拓 封装产能约3KK/月 测试产能约2.5KK/月并规划扩产至4KK/月 [2] - 近一周机构调研股平均下跌近4% 惠城环保 骄成超声 热景生物 梅雁吉祥等个股逆市涨逾10% [2]   惠城环保与骄成超声业务进展 - 惠城环保2022年低点以来一度暴涨近30倍 本周累计涨幅超20% [3] - 惠城环保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于7月11日首次投料成功 9月29日顺利复产 产出塑料裂解轻油产品指标符合预期 装置处于持续稳定生产状态 已建设加氢装置以持续提高产品品质 [3] - 骄成超声在半导体封测环节 核心超声波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进口设备如K&S ASM 德国PVA 美国Sonoscan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3] - 骄成超声凭借多年超声波技术积累 紧跟国内半导体产业升级需求 逐渐打破外资垄断局面 市场份额呈逐渐上升趋势 [3]   热景生物创新药临床进展 - 热景生物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开展的创新药SGC001注射液临床进展顺利 在健康志愿者和心肌梗死患者中开展了2个I期研究 [4] - 在健康志愿者中开展的Ia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 并于8月27日完成临床研究揭盲 [4] -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 SGC001不同剂量组的初步疗效结果与预期相符 正在进行统计分析及研究报告总结 计划于I期研究结束后正式启动Ⅱ期临床研究 [4]
 惠城环保:塑料裂解轻油的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目前产品供其试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1:25
 项目与产品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已成功启动试生产 [2] - 项目主要产出产品为液化塑料裂解气及塑料裂解轻油 [2]   客户与订单 - 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目前正供应福建联合石化进行试用 [2] - 液化塑料裂解气的客户为立拓新材料和茂化实华 [2] - 公司与安姆科等多家公司在原材料供应及化学循环产品供应环节达成深度合作 [2]
 惠城环保:塑料裂解轻油的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目前产品供其试用;液化塑料裂解气的客户为立拓新材料和茂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2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1]   主要项目与产品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产品主要有液化塑料裂解气及塑料裂解轻油 [1]   客户与合作 - 塑料裂解轻油的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目前产品供其试用 [1] - 液化塑料裂解气的客户为立拓新材料和茂化实华 [1] - 与安姆科等多家公司在原材料供应、化学循环产品(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供应环节达成深度合作 [1]
 惠城环保:公司20万吨/年废塑料项目装置目前处于持续稳定生产状态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15
 项目进展与工艺验证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于7月11日首次投料并一次性成功,工艺得到验证 [1] - 8月第二次试生产发现油气管线设计问题,后经技术升级改造于9月29日顺利复产 [1] - 复产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指标符合预期标准,并已交付下游客户 [1]   生产现状与未来规划 - 目前生产装置处于持续稳定生产状态 [1] - 公司已建设加氢装置,未来可持续提高产品品质 [1]
 调研速递|青岛惠城环保接受野村资管等70家机构调研 废塑料项目运行与扩产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10-13 01:37
 项目运营与生产状况 - 20万吨废塑料项目于7月11日首次投料成功,8月试生产发现油气管线设计问题,经技术升级改造后于9月29日复产,复产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符合预期标准并已交付下游客户,目前装置持续稳定生产[1] - 公司建设了加氢装置以提升产品品质,目前项目装置负荷在70%至80%,力争在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1] - 装置不停产进行试验,利用20万吨项目摸索数据为后续扩产提供参数,试生产中出现的结焦等问题已解决,为后续扩产积累了经验[1]   产品销售与客户合作 - 塑料裂解轻油产品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正处于试用阶段,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立拓新材料和茂化实华[1] - 公司与安姆科等多家公司在原材料供应、化学循环产品供应环节达成深度合作,产品享受绿色溢价,产品定价已与客户达成协议[1] - 公司与国外企业也表达了合作意愿,公司将拓展海外业务[1]   技术优势与原料供应 - 公司首创"一步法"工艺,涵盖气固两相差压输送技术、跨相裂解和逆流床反应器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连续稳定进料与装置大型化规模化[1] - 裂解项目原料依赖政府提供的垃圾资源,公司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已正式签署《意向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1] - 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原料端项目力争10月底投产,采用自动化操作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公司目前优先处理碳氢元素为主的塑料,未来将对PVC、PPT、橡胶、原油等原料裂解效果进行实验[1]   未来发展规划与产能扩张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为扩产奠定基础,多地政府与公司洽谈项目建设计划,包括揭阳、岳阳、菏泽等国内多地,其中部分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1] - 公司将依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及原料回收情况推进扩产,扩产项目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金融贷款多种方式解决[1]
 扣非净利暴跌97%3年后将增21倍?惠城环保估值超2500倍仍获国盛证券买入评级
 第一财经· 2025-07-30 23:14
 公司业绩与估值反差 - 惠城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仅76.2万元,同比下降97.53%,创2023年以来最低 [1][2] - 公司市盈率(TTM)高达2559倍,股价累计涨幅接近17倍,2022年底以来最大涨幅一度接近24倍 [1][6] - 国盛证券2024年以来发布11份研报均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7年营收42亿元(较2024年增长3.65倍),净利润8.8亿元(增长20.95倍) [1][8]   业务表现与行业背景 - 主营业务分为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25.21%)和危废处理处置服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5.81%) [2] - 广东石化项目上半年营收3.74亿元(净利润5128万元),但蒸汽收入因单价降低而减少,导致资源化产品收益从2024年全年的8911万元降至2644万元 [3] - 国内成品油需求下滑导致炼油行业进入"后增长"期,废催化剂处理处置业务竞争加剧 [2]   费用增长与扩张 - 销售费用(1659万元)、管理费用(6252万元)、财务费用(3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27.73%、17.94% [4] - 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全国业务布局,包括设立子公司、人员增加及银行贷款利息上升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因素 - 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累计涨幅16.8倍,最大涨幅24倍,期间最高单月涨幅75.08% [6][7] - 流通市值较小(自由流通股本1.28亿股)和"双碳"概念(循环经济、稀缺金属回收)推动资金炒作 [7]   在建项目进展 - 四大在建项目包括两个废塑料资源化项目(10万吨/年和20万吨/年)、东粤广场项目和绿电储能新材料项目 [8] - 20万吨混合废塑料项目7月8日首次投料成功,但7月14日起停工检查,三季度能否复产仍不确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