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金翔先生致辞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1:36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开拓者,长期深耕该行业 [2] - 公司在研发、产品应用、品质管控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2]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 [2] - 公司获得中国农药协会创新贡献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2] 技术实力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135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3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 [2] - 公司具备全球生物燃料产品准入门槛最高的欧盟市场的ISCC资质认证 [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优势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 [2] - 公司可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2] 资本市场活动 - 公司正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 [2] - 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
丰倍生物:围绕三大方向 打造成为全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领军企业——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1:24
公司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 - 公司是一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以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为主,油脂化学品业务为辅 [1] - 公司形成了"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链 [1] -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9.74%、99.88%、99.86%和99.84%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135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3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 [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增长趋势,分别为170869.32万元、172778.32万元、194801.63万元和147812.92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62% [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134.58万元、5856.77万元、5356.61万元和3444.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0%、3.39%、2.75%和2.74% [10]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其销售收入分别为135543.34万元、141406.73万元、158892.74万元和134778.85万元 [3]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以"打造全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领军企业"为愿景,围绕"基础研究、材料开发、应用开发"三大方向 [11] - 未来公司将探索生物柴油在航空航运方面的应用,并计划持续扩大工业废弃油脂的处理产能 [11][15] - 公司计划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项目 [25][2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处于国内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第一梯队,截至2024年末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产能规模位居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第六 [24] - 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约为171万吨,公司生物柴油产量为8.01万吨,对应市场占有率约为4.68% [24] - 公司在农化等细分领域建立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在业内建立了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17] 产能与市场布局 - 公司生物柴油产能从年产量9万吨提升至10.5万吨,工业级混合油产能从年产量10万吨提升至18万吨 [27] - 公司内销主要销往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及东北地区,外销主要市场为新加坡、瑞士等 [22][23] -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已经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 [8]
“地沟油”领域冲出一家IPO,年入19亿,位于江苏苏州
36氪· 2025-08-07 16:27
公司基本情况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8月7日接受上交所主板IPO审议 由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人[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 2022年3月完成股改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1] - 实际控制人平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5.4%股份 现任董事长 曾在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公司任职[1] - 总经理李寅39岁 与平原曾为多间国际贸易公司同事 现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 - 专注于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领域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再生产业链[2] - 主要原材料为废弃油脂 来源包括粮油食品加工企业、餐厨处理企业、养殖场、餐馆酒店等 具有来源广泛、品质差异大的特点[4]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农药助剂、化肥助剂等)、生物柴油及油脂化学品(DD油、脂肪酸等)[4] -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 价格与原材料采购价格密切相关[11] - 2022-2024年生物基材料收入占比从42.2%提升至62.68% 生物燃料占比从37.33%降至19.01%[8][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和19.48亿元[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30亿元和1.24亿元 呈波动下降趋势[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4.78亿元 同比增长49.62% 净利润8506.33万元 同比增长23.51%[6]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3.55%、13.95%和11.67% 2024年下滑因工业级混合油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生物燃料毛利下降[10][11] - 2024年生物柴油配方产品销售单价为0.61万元/吨 较2022年0.77万元/吨下降20.8%[11]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链 - 废弃油脂采购占原材料采购总额比例较高 是影响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因素[11] - 向个人供应商采购废弃油脂金额占比从2022年39.01%降至2024年6.07%[11] - 2023年加大境外废弃油脂采购 2024年扩大企业类供应商采购规模[12]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15] - 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名义产能352万吨 实际产量171万吨 产能利用率约49%[18] - 公司现有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 位居行业第六 产能占比2.98%[18] - 生物柴油产量8.01万吨 以产量计市场占有率约4.68%[18] - 综合毛利率高于同业 2024年为11.67% 显著高于同业平均值0.98%[13][14] 客户与市场分布 -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主要应用于农化领域 客户包括丰乐种业、久易股份、泸天化等上市公司[14] - 生物燃料客户包括托克、嘉能可等大宗商品交易商及嘉吉、壳牌、BP等终端客户[14]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39.41%降至2024年35.39%[14] 发展挑战与机遇 - 废弃油脂收集存在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等特点[11] - 生物柴油生产成本高于石油基柴油 在国内缺乏价格竞争力[19] - 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认知不足 全面进入成品油领域还需时日[19] - 募资7.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等项目 将新增生物柴油产能5万吨[20]
丰倍生物冲击IPO,专注于地沟油再利用领域,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格隆汇· 2025-08-07 16: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将于8月7日接受上交所主板IPO审议 由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 2022年3月完成股改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2] - 实际控制人平原持股85.4% 曾任中粮东海粮油业务主任 现任董事长 总经理李寅曾任副总经理 [2] - 专注于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产业链 [2]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原材料主要为废弃油脂 来源包括粮油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等 具有来源广泛、品质差异大的特点 [3]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农药助剂、化肥助剂等)、生物柴油及油脂化学品(DD油、脂肪酸等) [3] -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占比约80% 其中生物基材料占比从2022年42.2%提升至2024年62.68% 生物燃料占比从37.33%降至19.01% [10][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19.4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30亿元、1.24亿元 [7] - 2024年净利润下滑 2025年1-6月营收14.78亿元(同比增49.62%) 净利润8506.33万元(同比增23.51%) [7]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3.55%、13.95%和11.67% 2024年下滑因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生物燃料毛利率下降 [12] -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单价从2022年0.77万元/吨降至2024年0.61万元/吨 [12] 行业地位与竞争 - 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 居行业第六 市占率约4.68% [19][23] - 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9% 2024年名义产能352万吨 实际产量171万吨 [19] - 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 2024年为11.67% 同期卓越新能7.11%、嘉澳环保-4.94%、隆海生物0.77% [14][15] 供应链与客户 - 原材料采购中个人供应商占比从2022年39.01%降至2024年6.07% 因增加境外及企业类采购 [12][13] -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主要客户为农化企业 包括丰乐种业、久易股份、泸天化等 [16] - 生物燃料客户包括托克、嘉能可、嘉吉、壳牌等国际大宗商品商和能源公司 [16] - 境外销售占比约35-39% [16] 行业发展 - 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023年预计废弃油脂产生量约1100万吨 [19] - 生物柴油因成本高于石油基柴油 在国内缺乏价格竞争力 消费者认知不足 [19] - 募资7.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等项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