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

搜索文档
赞宇科技(002637):新项目达产叠加盈利能力提升,公司进入成长新阶段
浙商证券· 2025-07-09 1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赞宇科技作为国内油化龙头,印尼杜库达基地优势明显,业绩与棕榈油价格正相关,棕榈油价格上升将带动杜库达基地盈利提升 [1][15][16] - 供给平稳叠加需求持续增长,棕榈油价格中枢有望上行,进而带动公司杜库达基地单吨盈利进入上升通道 [2][33] - 杜库达改扩建项目逐步达产,将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增量,驱动公司进入成长新阶段 [3][35] 各部分总结 杜库达基地关税优势明显,业绩与棕榈油价格呈正相关 - 赞宇科技是国内油化龙头,产能 108 万吨/年,杜库达基地优势明显,是公司业绩主要来源 [15] - 印尼对毛棕榈油征高额出口关税,对精细加工品不征,杜库达基地采购棕榈油加工后出口,关税成本优势明显,棕榈油价格越高盈利越好 [1][15] - 复盘公司历史业绩,与棕榈油价格呈明显正相关,价格上行带来库存收益,提升杜库达基地盈利水平 [1][16] 供给平稳叠加需求持续增长,看好棕榈油价格中枢上行 - 2018 年前全球棕榈种植快速扩张,印尼贡献主要产量增量,2019 年以来产量增长放缓 [20] - 2018 年前印尼棕榈种植面积高增长,之后因政策、土地价格和环保因素增长放缓,且树龄老化单产下降,未来产量有望平稳 [24][25][28] - 食品消费是棕榈油最大下游,印度、东南亚人口增长支撑需求向上;化工需求刚性,生物柴油需求创造新增量 [30] - 供给平稳、需求增长,棕榈油价格中枢有望上行,带动杜库达基地单吨盈利上升,近年价格中枢已逐步抬升 [2][33][34] 杜库达改扩建项目逐步达产,公司进入成长新阶段 - 公司推动杜库达改扩建项目建设,投资额 2.48 亿元,截至 2025 年 6 月部分装置试产,整体投产后将贡献业绩增量 [3][3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9/5.40/6.62 亿元,EPS 分别为 0.85/1.15/1.41 元,现价对应 PE 为 11.99/8.85/7.22 倍 [4][36]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792|13,659|15,816|17,396| |(+/-) (%)|12.27%|26.57%|15.79%|9.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5|399|540|662| |(+/-) (%)|53.99%|194.50%|35.50%|22.61%| |每股收益(元)|0.29|0.85|1.15|1.41| |P/E|35.32|11.99|8.85|7.22|[6]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百万元)|3,639|5,000|6,050|7,108| | |现金(百万元)|335|1,029|1,504|2,141| | |应收账项(百万元)|467|764|835|929| | |存货(百万元)|1,569|1,843|2,184|2,385| |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289|3,997|3,991|4,034| | |资产总计(百万元)|7,928|8,997|10,041|11,142| | |流动负债(百万元)|3,234|3,900|4,294|4,618| |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888|1,006|1,106|1,206| | |负债合计(百万元)|4,122|4,906|5,399|5,824|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765|4,041|4,581|5,243|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0,792|13,659|15,816|17,396| | |营业成本(百万元)|10,049|12,477|14,339|15,686| | |营业利润(百万元)|206|541|734|900| | |利润总额(百万元)|205|542|735|901| | |净利润(百万元)|125|407|551|676|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5|399|540|662|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21|323|704|9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62)|17|(341)|(3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44)|357|112|105| |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386)|694|475|637|[40]
再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咋回事?会不会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6-24 20:59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公司表示日常经营正常,业务有序开展,将积极配合调查[1] 历史违规记录 - 2021年5月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3] - 2019年初至2020年8月通过子公司与境外主体开展业务时存在虚假记载[3] - 未将部分境外主体纳入合并报表,未对关联交易进行抵销处理[4] - 导致2019年年报、2020年各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4] 财务造假详情 - 2019年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0亿元,虚减净利润105万元(占比1.65%)[5] - 2020年一季报虚增营收8931万元(占比27.08%),虚增成本8992万元,虚减净利润58.9万元(占比8.89%)[5] - 2020年半年报虚增营收1.19亿元(占比20.63%),虚增成本1.20亿元,虚减净利润68.4万元(占比2.99%)[5] - 2020年三季报虚增营收1.49亿元(占比14.96%),虚增成本1.50亿元,虚减净利润93.6万元(占比2.76%)[5] - 公司被罚款100万元,相关高管被警告并罚款[6] 公司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环保型增塑剂及稳定剂产品,涉及生物质能源领域[8]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12.30亿、19.16亿、32.11亿、26.66亿、12.74亿元[9]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6.98%和52.23%[9]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40亿、1.03亿、-0.46亿、-0.05亿、-3.7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9]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1.35%升至2024年的80.45%[10] 退市风险分析 - 虽连续三年亏损但营收未触及财务类退市条件[10] - 当前股价50.54元,市值38.83亿元,暂不存在面值和市值退市风险[10] - 可能面临重大违法退市风险[11] - 2024年退市新规降低财务造假退市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退市情形[11] - 若此次调查证实存在虚假记载且触及新规标准,可能被强制退市[11]
食品中脂肪酸检测更方便成本降九成
辽宁日报· 2025-06-11 16:31
产品研发与上市 - 盘锦检验检测中心联合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乳粉中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分析质控样品" 历经18个月于今年5月初上市 [1] - 产品规格为10克 定价1200元 相比进口同类产品价格1.4万元大幅降低至1/10 [1][3] - 产品成功定性基质乳粉中44个脂肪酸甲酯峰 远超国外样品的18种 包含13个反式脂肪酸甲酯峰 并定值对应脂肪酸参考值 [2] 技术突破与优势 - 2022年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建立"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可测定87种C4-C24脂肪酸单体 包含35种反式脂肪酸 性能参数和分析成本优于国内外现行标准 [2] - 研发团队经过近一年反复实验 攻克准确测定脂肪酸组分难点 最难部分实验10个月才成功 [2] -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现场观摩测定方法 对性能参数 分析成本和操作熟练度给予充分肯定 [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产品打破乳粉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测量质控样品的进口依赖 大幅降低实验成本 [3] - 为提升实验室脂肪酸测定能力和食品中脂肪酸检测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1] - 满足食品生产企业对乳粉 含乳饮料 奶油制品等含乳食品及烘焙 油炸食品的脂肪酸检测需求 [1]
嘉必优: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审阅报告及备考财务报表
证券之星· 2025-06-10 18:28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63.2134%股权,交易价格为83,062.37万元[1] - 欧易生物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131,600万元,63.2134%股权对应评估值为83,188.80万元[1] - 发行股份价格为19.29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1] 备考财务报表编制 - 假设重组已于2023年1月1日完成,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则编制[3] - 以2024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未考虑过渡期损益及合并对价分摊对商誉的影响[3] - 未包含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仅列示备考合并财务信息[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2亿元,注册地址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 - 主营业务为ARA、DHA、SA、β-胡萝卜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 - 产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领域[1] 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末货币资金余额2.15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7.4%[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1.7亿元,主要为理财产品[50] - 应收账款4.1亿元,坏账准备4,350万元,计提比例10.61%[50] 税收优惠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税率[43] - 部分子公司适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部分按5%税率[47] - 出口产品享受增值税"免、抵、退"政策[44]
于涛团队:转化丙酮电&生物催化合成香豆酸、脂肪酸、番茄红素等高值天然产物 | Nature Sustainability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0 17:22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突破 - 于涛课题组通过电化学偶联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CO2到葡萄糖和脂肪酸的高效转化("空气变粮油"),该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 课题组在酵母细胞内构建合成能量系统("双引擎"设计),支持细胞生长并提升脂肪酸合成效率,同时实现低碳化合物(C1-3)向糖及糖衍生物(葡萄糖、肌醇等)的转化 [2] 电催化-生物催化耦合系统创新 - 研究团队提出电催化-合成生物学协同策略,将化工副产品丙酮通过电化学加氢转化为高纯异丙醇(IPA),再经微生物发酵生成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如对香豆酸、番茄红素等) [3][6] - 采用应力调控钌催化剂(I-Ru)实现95.6%的IPA法拉第效率和-240 mA cm-2的偏电流密度,通过反向双极膜电极设计完成100%高纯IPA转化 [8][10]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前景 - 代谢工程改造的酿酒酵母可直接利用电合成IPA,选择性生产C6-C40长链天然产物(脂肪酸、番茄红素等) [12] - 该技术为化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方案,推动清洁电能驱动化学工业革新,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器优化和代谢通路调控 [15] 行业活动与商业化推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济南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等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 [16]
麦得发生物:拿下医用级生物基PHA微球备案,领跑生物医用材料创新赛道!
synbio新材料· 2025-05-28 15:28
核心观点 - 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医用级PHA微球材料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主文档备案登记,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此类备案的创新成果,标志着国产生物医用材料在标准化、规范化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1] - 主文档备案制度通过规范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数据管理,简化下游产品注册申报流程,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高标准原材料解决方案 [2] - PHA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定制化力学性能,是植入类医疗器械的理想选择,在医美、介入治疗、再生医学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主文档备案制度 - 主文档备案可降低注册门槛,医疗器械厂商申请产品注册时可凭借主文档授权书直接关联备案数据,无需重复提交原材料技术资料 [2] - 备案可缩短审评周期,监管机构可依据授权调阅主文档实现关联审评,显著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2] - 备案资料涵盖PHA微球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生产工艺等全维度数据,确保原材料风险可控、质量可溯 [2] PHA材料特性与应用 - PHA在体内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促进细胞产生ATP利于组织修复,无毒性残留 [3] - 医美领域用于皮肤软组织修复,兼具支撑性与渐进降解特性 [3] - 介入治疗作为栓塞微球阻断肿瘤营养供给,或携带药物实现精准缓释 [3] - 再生医学构建人工血管、神经导管等组织工程支架,促进细胞定向生长 [3] - 药物递送通过微球包载技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升疗效 [3] 公司技术优势 - 自主开发医用级PHA纯化工艺,突破材料批次稳定性难题,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 [4] - 广东湛江千吨级产线稳定量产工业级PHA,医用级原料供应体系全面夯实 [4] - 构建覆盖医用PHA原料提纯、规模化制备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3] 行业影响 - 从产业链源头推动我国高端医用材料自主化进程,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5] - PHA微球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在肿瘤介入、医美修复等领域催生一批国产高端器械 [5] - 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生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校攻克关键技术 [7] - 多元产品布局,同步推进再生膜材料、人造血管等Ⅲ类医疗器械研发,覆盖骨科、心血管等高值耗材领域 [7]
研究揭示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神经细胞功能机制
新华社· 2025-05-26 13:09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由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得到的神经细胞,探究细胞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构成比例变化对神经细胞功能的影响 [1] - 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已知它们对脑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1] 实验方法与发现 - 研究团队在不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神经细胞,再添加DHA和ARA,发现随着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细胞膜中含量增加,细胞膜的膜流动性提高 [1] - 膜流动性升高情况下,脑部β淀粉样蛋白产生量会减少,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1] - 在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但DHA和ARA含量很少的培养基中培养神经细胞,再添加DHA和ARA,观察到神经细胞的突触尺寸变大,轴突变长,轴突分支增多,形成更复杂的形态 [2] - 神经细胞活动的同步性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强,在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培养得到的神经细胞中,这种同步性更强 [2] 研究成果与意义 - 研究表明,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比例对神经细胞的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2] - 新发现有助构建与脂质相关的多种脑部疾病模型,并研究相关疗法 [2]
华人学者临床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能够保护端粒,或有助于延缓衰老
生物世界· 2025-05-25 14:55
端粒与衰老机制 -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在细胞复制过程中保护DNA免受损伤,防止染色体间末端降解、重组、融合及退化[2]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端粒逐渐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端粒缩短被认为是衰老标志并与年龄相关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2] VITAL临床试验设计 - VITAL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维生素D3(每天2000国际单位)和ω-3脂肪酸(每天1克)的补充效果,追踪25871名美国55岁及以上女性和50岁及以上男性长达五年[5] - 端粒子研究包括1054名参与者,评估其白细胞端粒长度在基线、第二年和第四年的变化[5] 维生素D3对端粒的影响 - 补充维生素D3显著减少端粒缩短,四年期间端粒缩短减少0.14 kb,相当于延缓近三年衰老,每年少缩短0.035 kb[3][5] - 维生素D可能通过产生更高水平的端粒酶和降低氧化应激来维持端粒长度[5] ω-3脂肪酸对端粒的影响 - 补充ω-3脂肪酸在整个随访期间对端粒长度没有显著影响[5] 研究意义与展望 -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延缓生物学衰老的有前景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5]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从三个关键词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44
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通过自主创新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 信息产业突破 -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补全生态重要一环 [1]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处理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 [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领域,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 [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 [3]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前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3] - 驭势科技一季度无人驾驶里程超58万公里,同比增长45%,项目拓展至新加坡、沙特等国家 [4] 前沿技术突破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新药筛选效率提升显著 [6]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度发电功率超100千瓦,创世界纪录 [7] - 微琪生物建设国内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降低生物材料生产成本 [7]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商业航天领域八成以上为民营企业 [8] - 普宙科技无人机AI算法在智慧城市等领域服务全球100多个城市,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2岁 [8]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成立1年多即走到具身智能产业前沿 [8]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 [8] 创新生态与支持 -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缩短研发周期 [9][10] - 亿创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 [11] - 视源股份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全球每3台电视机有1台搭载"视源芯" [12]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保障GPU研发推进 [14] - 政策支持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引导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 [14]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人民网· 2025-05-22 06:04
鸿蒙生态与国产操作系统突破 - 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重要突破[1] - 华为鸿蒙生态补上重要一环[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Qwen3在全球大模型基准测试中创下开源模型性能多个新高[1]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处理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2]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10多年,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仍有90%可用电量[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3] - 信泰飞织独有的经纬织技术将在下半年量产应用,已获多个品牌订单[4] - 驭势科技一季度无人驾驶里程超58万公里,同比增长45%[5] 前沿技术领域突破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新药研制筛选效率大幅提升[5]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度发电功率超100千瓦,创世界纪录[6] - 微琪生物万吨级PHA生产线安装调试,将降低生产成本[6] - 蓝箭航天每3到5天下线一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7] - 普宙科技无人机基于百度飞桨平台,在智慧城市等领域服务全球100多个城市[7]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走到具身智能产业前沿[7]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7] 创新资源与政策支持 -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民营企业提供尖端研究设备[9] - 苏州亿创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9] - 视源股份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0]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研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