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异种移植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对话主要参与者: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36氪· 2025-08-28 10:20
项目启动一年后,8月25日晚,中国研究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的消息刷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教授何建行与合作 者发现,一个经过基因工程修饰的猪肺在移植到一名确诊脑死亡的人类患者体内后,能存活9天并发挥功能。 由于肺源短缺,常有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中失去希望,这一突破性进展,让业界看到了异种肺移植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可能性。这一研究对肺移植 面临的供体短缺困境有何意义?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论文作者之一、国内器官移植领域权威专家陈忠华,实验供体猪研发方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 人潘登科等主要参与者。 "以前人类试过猪心、猪肾,但猪肺是第一次成功接上,这让科学界觉得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基因递送外包企业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解释道,肺被 认为是"最难"移植的器官,何教授的研究是全球首次将猪肺移植到人体,因此被认为是里程碑事件。 作为供体猪研发者的潘登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要得到更好的存活结果,还需要针对性地优化供体猪的制备方案,中科奥格正加快多种适配性猪 的研发。不断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意味着需要更多临床前和临床数据的积累。 关键 ...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对话主要参与者: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0:32
每经记者|陈星 金喆 林姿辰 每经编辑|陈俊杰 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是指将一个物种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全球首个异种移植手术可以追溯到1906年,早于人类同种器官移植,但 由于排斥反应等问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被同种器官移植远远甩在身后。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论文作者之一、国内器官移植领域权威专家陈忠华,实验供体猪研发方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 人潘登科等主要参与者。 "以前人类试过猪心、猪肾,但猪肺是第一次成功接上,这让科学界觉得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基因递送外包企业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解释道,肺被 认为是"最难"移植的器官,何教授的研究是全球首次将猪肺移植到人体,因此被认为是里程碑事件。 作为供体猪研发者的潘登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要得到更好的存活结果,还需要针对性地优化供体猪的制备方案,中科奥格正加快多种适配性猪 的研发。不断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意味着需要更多临床前和临床数据的积累。 关键突破 跨物种肺移植首例记录 "我们秉承一个原则,就是不发新闻,只发科学论文。" 说这话的陈忠华是国内器官移植领域权威专家。8月25日晚上,由广州医科大 ...
全球首例猪肺移植到人体案例来了,但异种移植走到临床应用路还很长
第一财经网· 2025-08-27 18:28
以猪来源器官为主的异种移植研究逐渐增多。 在探索异种移植人体研究上,中国学者再度实现突破。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 文,报告了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成功案例,移植肺维持通气与气体交换长达9 天,期内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同步病原学监测也未发现活跃感染,这项研究被国际上形容为"具有 里程碑意义"。 开展以基因编辑猪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技术,意在解决器官短缺问题,为临床器官移植提供稳定、可 控的供体来源。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以猪来源器官为主的异 种移植研究逐渐增多,但从科研真正走到临床应用,还面临哪些挑战? 首例猪肺人体移植研究 这次基因编辑猪肺人体移植研究,是将一只经过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到一名脑死亡者体内,模 拟临床常见的单肺移植手术,术后动态监测呼吸、血液、影像等多方面情况,持续评估排斥反应及感染 情况。 该供体猪经过6处基因编辑,以降低其器官移植到人体后的免疫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研究方案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 准则,先后通过医院伦理 ...
中国团队领衔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存活9天并发挥功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4:43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表中国团队 领衔完成的一篇研究论文称,一个经过基因工程修饰的猪肺在移植到一名确诊脑死亡的人类患者体内后 能存活9天并发挥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或是跨物种肺移植的首例记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论文介绍,异种移植是指将一个物种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可为解决人类移植器官短缺提供 一种潜在办法。此前研究已证明将基因编辑猪的肾、心脏和肝移植到人体内的可行性。然而,肺移植因 其解剖学和生理学复杂性,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挑战。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和同事及中外合 作者一起,将一只基因编辑猪的左肺移植到一名39岁人类患者的体内——这名患者在4次临床评估后确 诊脑死亡,并监测了这个移植肺如何发挥功能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 提供这个肺的供体猪经过CRISPR基因编辑移除了可能会在移植后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抗原。论文作者 发现,这个跨物种移植肺没有遭到免疫系统的立即排异,并能在9天里保持存活并发挥功能。不过,他 们在移植后24小时观察到肺损伤迹象,并在 ...
Nature Medicine:世界首例!我国学者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人体内
生物世界· 2025-08-26 08: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异种移植 (Xenotransplantation) 是指将一个物种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最近几年,该领域取 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2021 年 10 月,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首次将基因编辑的 猪肾脏 移植给 了一位脑死亡女性。2022 年 1 月,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进行了首例活人移植基因编辑 猪心脏 的手术,患者 在移植后存活了约 2 个月时间。 2025 年 3 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窦科峰 院士团队等在 Nature 期刊发表论文 【1】 。首次将 基因编 辑的猪肝脏 移植给一名脑死亡患者, 该器官在脑死亡患者体内成功存活并正常工作 10 天。 这些突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让我们燃起了使用基因编辑猪作为供体进行异种移植来缓解人 类器官移植短缺的希望。然而, 肺移植 因其解剖学和生理学复杂性,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挑 战。基因编辑的猪肺尚未被移植到人体内,因此,在异种肺移植的背景下,人体免疫反应以及发生超急性 排斥反应的可能性等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一例猪到人的肺异种移植案例,将一只经过六基因编辑的猪 ...
Nature Medicine:我国学者解析猪肝脏异种移植后人类患者的免疫细胞改变
生物世界· 2025-07-31 08:00
异种移植里程碑突破 - 2021年10月纽约大学完成首例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至脑死亡患者[1] - 2022年1月马里兰大学实施全球首例活人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 术后存活2个月[1] - 2024年3月西京医院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至脑死亡受体 猪肝脏在人体内存活并发挥功能[1] 猪肝脏异种移植研究进展 - 2025年3月西京医院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 证实基因编辑猪肝脏可作为肝衰竭患者过渡疗法[1] - 2025年7月该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后续研究 解析移植后免疫细胞变化[2] - 单细胞测序显示外周血T细胞激活 γδT细胞和耗竭性T细胞广泛浸润移植肝脏[8] 免疫机制新发现 - 发现THBS1+单核细胞通过THBS1-CD36通路调节早期凝血反应[9] - C1QC+单核细胞后期浸润肝脏 可能通过PD-L1诱导T细胞耗竭[9] - 研究为阐明异种移植后凝血排斥和免疫调节提供理论基础[11] 技术应用前景 - 基因工程猪推动心脏/肾脏/肝脏异种移植研究发展[6] - 临床监测显示移植猪肝脏正常运作10天 产生胆汁和白蛋白且无排异[7] - 研究推动解决人类器官短缺问题 需进一步探索免疫细胞作用机制[11]
聚焦前沿领域产学研协同 昆山探寻人类健康的“未来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7-28 21:45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 昆山市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数超230家[1] - 淀山湖镇已吸引超30个项目入驻非凡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3] - 昆山领思生命健康创新研究院引入青年科学家团队规模突破50人[3]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昆山分中心揭牌 构建"上海研发 昆山转化"产业配套体系[3] - 创新研究院+共享实验中心驱动机制推进医学科研成果产业化[3] - 昆山分中心将共享复旦大学国际领先的动物实验资源和技术创新标准[4] 前沿技术研究 - 炎症微环境与组织再生修复研究取得进展[2] - 脑机接口技术展现从探索到产业的广阔前景[2] - 人工智能在新药筛选和抗体药物研发中应用显著[2] 人才集聚规划 - 非凡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已有100多位生物医药科学家入驻[4] - 期望10年内集聚上千名研发人才[4] - 形成"院士领航 青年接力"的创新梯队[3]
7.3犀牛财经早报: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 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定档
犀牛财经· 2025-07-03 09:41
ETF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 达到4.31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增长15.57% [1] - 债券型ETF增长幅度最大 年内规模增长120.71%至3839.76亿元 [1] - 宽基ETF规模为2.23万亿元 环比增幅2% 占ETF总规模半壁江山 [1] - 上半年18只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元 其中7只为股票型ETF 主要为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和机器人ETF等行业主题产品 [1] - 华夏基金新增ETF规模931.7亿元 以7513.36亿元管理规模位居行业首位 [1] 公募基金分红 - 今年以来逾千只基金分红 累计金额超1200亿元 同比大增38%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次分红83.94亿元 创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 [1] 专项债与国债发行 - 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有望提速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扩大 [2] - 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7月、8月、9月分别发行3期、4期、4期 [2] - 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提前 其中20年期国债提前10天 50年期国债提前14天 [2] 行业去产能与技术创新 - 钢铁、光伏、水泥等行业启动去产能行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3] 生物技术与医疗 - 科研团队绘制人类免疫细胞应对移植猪肾组织的"分子作战图谱" 揭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早期关键标志物 [4] 公司动态 - OpenAI否认与Robinhood代币有关 未批准任何股权转让行为 [4] -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38.4万辆汽车 环比增加14.09% 低于市场预期 [4] - 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或为地方AMC首家港股上市公司 [5] - 立讯精密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5]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 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 [6] - 瑞康医药董事、董秘及副总裁李喆被采取留置措施 公司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7] - 棒杰股份光伏板块子公司累计逾期借款9.67亿元 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22.51% [8][9]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 纳指涨0.94% 道指跌0.03% 标普500指数涨0.47% [10] - 特斯拉收涨近5% 终结六连跌 英伟达反弹2.6% [10] - 医疗保险公司Centene暴跌40% UnitedHealth跌5.7% 领跌道指 [10] - 美越贸易协议达成 耐克涨超4% 甲骨文涨约5%创新高 [10] - 比特币一度涨超4000美元 冲向11万美元大关 [10] - 伦铜三个月来首次涨破1万美元关口 [10]
免疫细胞攻击移植猪肾“作战图”绘成
科技日报· 2025-07-03 09:10
异种移植研究突破 - 研究团队运用前沿空间分子成像技术绘制出最详细人类免疫细胞应对移植猪肾组织的"分子作战图谱" [1] - 成果揭示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关键标志物并指明潜在干预时机 [1] - 研究发现移植后第10天可检测到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迹象,第33天达到高峰 [1] - 通过61天动态追踪锁定关键"治疗时间窗口",针对性治疗已成功抑制免疫攻击势头 [1] 研究方法创新 - 创新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精准区分人类免疫细胞与猪源组织结构 [1] - 实现免疫浸润模式精准定位,发现巨噬细胞和髓系细胞是排斥反应"主力军" [1] - 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特定免疫相互作用,可制订精准抗排异策略提高移植存活率 [2] 临床应用前景 - 研究团队预测基因改造猪肾脏有望十年内进入临床常规应用 [2] - 仍需在不同人群中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获得监管批准 [2] - 基因编辑猪肾脏成功应用有望极大缓解全球器官短缺危机 [2] 行业影响 - 研究刷新了人类对异种移植排斥机制的认知 [2] - 为优化基因编辑猪和开发新型抗排斥药物提供路线图 [2] - 识别出关键干预时间窗口为开发更有效抗排斥疗法奠定基础 [2]
“新”丝路架国际医桥:2025中德胸外科专家国际交流沙龙成功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05-09 21:38
国际学术交流 - 2025年5月6日至7日,"新"丝路胸外国际交流沙龙在南京召开,由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办,德国7位顶尖胸外科专家参与 [1] - 会议聚焦胸外科疾病热点难点、诊治进展、技术创新,涵盖肺癌微创治疗、复杂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等前沿课题 [1][17] - 德国专家团队由马格德堡大学附属医院Thorsten Walles教授和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Martin Eichhorn教授带队 [1] 公司技术成果 - 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建立了基于多组学分析的肺癌早期诊断模型,创立了以亚段为单位的肺段切除理论及技术体系 [4] - 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50余期肺段培训班,肺段COE课程是唯一通过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认证的国际高级肺段培训班课程 [4] - 展示了三维重建导航精准手术、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和单孔胸腔镜下肺段联合亚段切除等前沿技术 [12] 学术报告内容 - 陈亮教授分享"深部早期肺癌的锥形切除术",涵盖手术适应症、操作要点及术后并发症预防 [8] - 吴卫兵主任讲解"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再手术",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 [8] - 朱全副主任阐述"劈裂式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要点与临床应用价值 [8] - Thorsten Walles教授分享"马格德堡模式",介绍多中心协同诊疗体系 [10]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会议为中德胸外科专家搭建高水平对话平台,促进专业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 [17] - 未来将深化各国胸外科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19] - 计划在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手术策略、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异种移植等领域持续突破 [19] 行业趋势 - 肺癌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发病率首位,胸外科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承担重要使命 [4] - 会议推动全球胸外科诊疗水平提升,聚焦肺癌微创治疗、复杂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等前沿课题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