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九九重阳护安康--新疆沙湾市市监局开展医疗器械监督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10-30 21:4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切实保障老年群体及广大群众的用械安全,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新疆沙湾市市 监局聚焦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全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行动,以监管力度守护健康温度。 此次检查重点瞄准老年群体常用的医疗器械,包括血糖仪、血压计、轮椅、助行器、医用贴剂等产品, 深入辖区药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执法人员严格核查产品注册证及资质、进货 查验记录、产品标签说明书等关键信息,重点排查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失效产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 行为,同时向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普及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知识,引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 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重阳专项检查为契机,持续强化医疗器械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违法 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呼吁广大市民提高安全用械意识,如发现问题医疗器械,可通过 12315热线投诉举报,共同筑牢医疗器械安全防线,让重阳佳节更添健康保障。(韩剑) ...
“水货彩瞳”有安全风险!香港机构呼吁加强医疗器械进口监管
南方都市报· 2025-10-21 23:31
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会长叶笑丽(左)及眼科专科医生汤文杰(右)出席消费者医疗器械监管国际研究及调 研结果发布会 俗称"彩瞳"的装饰性隐形眼镜,近年来在香港市场上流行,但非正规渠道的"水货"隐形眼镜质量良莠不齐,且有 安全风险,引起社会关注。10月21日,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全球消费者医疗器械监 管对比研究和调研结果。该调查发现,香港尚未建立医疗器械法例,而消费者普遍欠缺对相关平行进口产品(俗 称"水货产品")的分辨能力。该协会也围绕规管医疗器械立法提出了多项建议,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设立消费者医 疗器械强制注册制度,同时限制未注册从业者的网络销售行为,减低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等。 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早前对全球消费者医疗器械(包括隐形眼镜)的监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全球多地都已 经建立了健全的医疗器械监管制度及法律,涵盖对消费者医疗器械的监管。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会长叶笑丽 表示,尽管各地对隐形眼镜的监管方式不同,但对这一风险较高的消费者医疗器械,都有比香港更高的监管要 求。该协会一直关注公众的眼睛健康,建议消费者应该从合法及安全的途径验配眼部产品。 另外,为了解公众对消费者医疗器械的风 ...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9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4 16:03
| 42 上海钧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25-09-08 | 沪嘉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0090号 | 三级 | 其他 | 飞行 | 韩添 | 限期整改 | 伊,张 | (无需现场) | 监管 | 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举纲 | 江云, | 三级 | 通知 | | | | | | | | | | | | 沪嘉药监械经营备20240036号 | 43 上海卫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无菌类 | 2025-09-08 | 去向不明 | 监管 | 检查 | 潘佳 | | | | | | | | 于凌 | 二级 | 通知 | 44 上海捷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沪嘉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050号 | 2025-09-08 | 慧,甘 | 其他 | 通过检查 | 监管 | 检查 | | | | | 春生 | 张一 | | | | | | | | | | | | | | 一级 | 通知 | 45 上海顺源佳泰药店 | 沪嘉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01 ...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6月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9 15:13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 - 上海市2025年6月份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涉及163家企业,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通过检查或整改后通过检查 [4][5][6][7][8][9][10][11][12][13] - 检查方式包括飞行检查和通知检查,其中飞行检查占比约30%,通知检查占比约70% [4][5][6] - 监管级别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二级监管企业占比最高,达到45%,三级监管企业占比35%,一级监管企业占比20% [4][5][6][7] 检查结果分类 - 通过检查的企业有98家,占比60% [4][5][6][7][8][9][10][11][12][13] - 整改后通过检查的企业有45家,占比28% [4][5][6][7][8][9][10][11][12][13] - 限期整改的企业有20家,占比12%,其中5家需要现场复查 [4][5][6][7][8][9][10][11][12][13] 企业类型分布 - 医用防护类企业占比15%,主要分布在药房和医疗科技公司 [4][5][6] - 无菌类企业占比25%,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 [5][6][7] - 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类企业占比20%,主要为专业医疗器械公司 [6][7][8] - 其他类企业占比40%,包括商贸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 [4][5][6][7] 重点监管企业 - 国药控股国大复美大药房多家分店接受检查,均通过或整改后通过 [5][6][7] - 上海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多家门店接受检查,结果均为通过或整改后通过 [7][8][9] - 上海复美系列药房接受检查,结果均为通过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