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旅联动
搜索文档
“追秋”“热游”“赶村”成开启山水画卷与美食之旅“金钥匙” 激活服务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5 15:17
内蒙古大兴安岭秋季旅游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迎来最美秋季旅游时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游客纷至沓来,林区小镇迎来火爆秋游季 [1] - 2025年秋季气候宜人,林木变色期和景观效果为近年来最佳,当地迎来秋季旅游高峰 [1] - 大量游客前往“追秋”,自驾游数量激增,景区临时增加停车场应对车流高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观光小火车”迎来“秋运”高峰 [3] - 莫尔道嘎镇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预计此轮旅游高峰将持续到“十一”黄金周后 [4] 浙江影旅联动消费 - 各地开展“电影+”系列活动,电影与文旅深度融合,实现银幕流量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 [5] - 在杭州武林广场举办以电影为主题的生活展,摊位结合电影命名,提供逛、玩、拍、买及DIY专属票根等一站式体验 [5] - 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举行“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系列发布活动,吸引全省近400家景区、商圈及影院参与 [7] - 浙江各地推出一批电影主题旅游线路,例如杭州以电影《白蛇·浮生》推出江南水乡国风游,湖州依托电影《解密》在南浔古镇打造特色旅游体验 [9] - “电影+”消费新模式已吸引超百万名市民游客参与,带动景区、餐饮住宿、影院观影等消费超5亿元 [9] 四川达州农旅融合经济 - 四川达州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举办“赶村”庆丰收活动,设有“助丰收”直播带货和特色美食街,展示销售醪糟、白茶、大竹肉丁面等本地特产 [10] - “赶村”活动包含“赛丰收”农民趣味运动会,设有“锦鲤添食”、“稻田捉鸭”、“捕虾运虾”等乡土项目,其中钓小龙虾为招牌活动 [12] - 该活动是当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2025年1—9月大竹县旅游综合收入近44.3亿元,其中农旅融合收入接近20亿元 [15]
秋游目的地大作战:影视营销加持,“流量”如何变“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7:10
中秋国庆旅游市场趋势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游客热情升温,热门赏秋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0% [1] - “赏秋”、“红叶”、“晒秋”等主题搜索量环比增长两倍,游客偏好从“重目的地”转向“重玩法”,秋景和体验成为主要吸引力 [1] - 受影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影响,新疆预计仍是黄金周热门赏秋目的地 [1] 影视旅游的市场影响与效果 - “影视+旅游”成为文旅营销新引擎,能有效带动目的地破圈,例如《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山西暑期大同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 [2] - 影视IP联动效果显著,《去有风的地方》带火大理旅游订单激增126%,《狂飙》让江门游客量暴涨5倍,《我的阿勒泰》上线一周使“新疆”搜索热度上涨323% [2] - 马蜂窝报告显示,24.5%的游客会在观看影视综艺后对取景地产生旅游意愿,该数据仅次于“亲朋好友推荐” [3] 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与模式演进 - 影视旅游发展分为三阶段:无心插柳的取景地宣传、影视主题乐园的共生模式、目的地主动挖掘影视联动效应的影视赋权阶段 [4] - 模式演进体现为从被动利用拍摄地到主动规划联动,如《南来北往》取景地坊茨小镇建设影视基地,已承接近200部剧集拍摄,形成文旅与影视互促的复制公式 [4] 影视旅游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去有风的地方》播出一周后取景地凤阳邑单日游客破万,但剧终三个月客流锐减60% [6] - 复游率低是普遍问题,《司藤》带火的石林景区复游率仅12%,七成游客“打卡即走”,《哪吒2》相关的“哪吒小镇”日均客流从1.2万人跌至不足800人 [6] - 游客体验存在“名不副实”的心理落差,源于影视作品形象、景点原生形象与实地体验三者间的差距 [7] - 配套服务不足制约发展,《白鹿原》热播后取景地日接待量达15万人次,但因饮食贵、交通堵、服务差等问题最终被拆除 [7] 成功的影旅联动策略与案例 - 成功案例关键在于打好“提前量”,《我的阿勒泰》在开拍前一个半月就与当地政府沟通,制定共享计划、成立产业基金、设计旅游线路 [8] - 前瞻性布局成效显著,剧集上线一周“阿勒泰”搜索热度上涨562%,酒店预订量增长超200%,播出20天后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超286万人次,旅游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77.98% [8] - 成都文旅集团推动“影旅联动”四轮驱动规划,在剧本策划阶段即考虑后期文旅运营,实现影视拍摄与文旅建设同步 [9] - 政策支持明确,国家“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和2025年国务院文件均提出推动电影与旅游融合,打造“跟着影视去旅行”品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