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留量
搜索文档
从网红爆款到深度奔赴,青岛激活山海文旅潜能
齐鲁晚报网· 2025-10-24 13:51
青岛文旅吸引力核心要素 - 城市通过网红打卡点、自然景观与影视IP结合,成功吸引巨大流量,如大学路网红墙、小麦岛、孤独的树以及多部影视剧取景地 [2][3] - 老城区通过“修旧如旧”改造,融合黑胶唱片店、古着店等潮流业态,打造历史文化与时尚碰撞的体验 [3] - 四季皆有特色场景,如中山公园赏花节、小麦岛日落音乐会、八大关银杏大片,将季节性活动转化为持续吸引力 [10] 海洋旅游发展态势 - 海上游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7-8月暑期接待游客215.3万人次,同比增长60.7%;前8个月累计接待340.84万人次,同比增长72.27% [4] - 航线产品矩阵丰富,拥有17条精品航线和29种全类型产品,并实施“五统一”机制与“三重保障”体系 [5] - 海岛游取得突破,推出“灵山岛一日游”及“二日游”产品,首发即爆满,实现从登岛游到深度游的转变 [5] 国际化战略与客源拓展 - 利用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国际游客,今年1-8月青岛机场出入境外籍旅客超6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其中韩国籍旅客约23万人次,占外籍旅客总量72% [8] - 作为“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通过举办影视作品展映周等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44亿 [8] - 邮轮产业快速发展,“欧罗巴2”号载欧洲入境团抵港;2025年预计运营国际邮轮航次30个以上,较去年增长40% [8]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推出“票根经济”模式,成立首批110家商家联盟(含280家门店),持演唱会票根可享受景区半价、住宿折扣等优惠,拉动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6.33% [9][10] - 建立“月月有主题”机制,将全年分为12个主题章节,通过连续活动培养回头客 [9] - 发展演出经济,吸引凤凰传奇、周深等知名艺人举办演唱会,并联动景区优惠促进消费 [9]
“流量”变“留量” 一根鱼竿“撬动”亿级产业
新华网· 2025-09-26 21:12
赛事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于9月26日在四川南部县升钟湖风景区开幕 [1] - 赛事吸引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垂钓高手及7000余名观众参与 [1] - 该赛事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1] 行业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品牌效应吸引客群并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1] - 借助赛事影响力,升钟湖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2] - 湖区已发展渔家乐、民宿超过300家,形成以渔民和农户为主的旅游产业体系 [2] - 赛事期间民宿每日营收额可超过1万元 [2] - 大赛使湖区十多万群众受益,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了交通、教育和医疗条件 [2] - 新修900多公里硬化乡村道路连接数十个小山村,便利客群进入和农产品外运 [2] 投资与综合收益 - 作为系列活动之一,2025南部县“双招双引”投资推介会签约文旅、商贸、工业等领域项目12个 [2] - 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达41.58亿元 [2] - 今年以来当地共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75亿元以上 [2] - 当地着力打造“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 [2]
秋游目的地大作战:影视营销加持,“流量”如何变“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7:10
中秋国庆旅游市场趋势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游客热情升温,热门赏秋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0% [1] - “赏秋”、“红叶”、“晒秋”等主题搜索量环比增长两倍,游客偏好从“重目的地”转向“重玩法”,秋景和体验成为主要吸引力 [1] - 受影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影响,新疆预计仍是黄金周热门赏秋目的地 [1] 影视旅游的市场影响与效果 - “影视+旅游”成为文旅营销新引擎,能有效带动目的地破圈,例如《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山西暑期大同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 [2] - 影视IP联动效果显著,《去有风的地方》带火大理旅游订单激增126%,《狂飙》让江门游客量暴涨5倍,《我的阿勒泰》上线一周使“新疆”搜索热度上涨323% [2] - 马蜂窝报告显示,24.5%的游客会在观看影视综艺后对取景地产生旅游意愿,该数据仅次于“亲朋好友推荐” [3] 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与模式演进 - 影视旅游发展分为三阶段:无心插柳的取景地宣传、影视主题乐园的共生模式、目的地主动挖掘影视联动效应的影视赋权阶段 [4] - 模式演进体现为从被动利用拍摄地到主动规划联动,如《南来北往》取景地坊茨小镇建设影视基地,已承接近200部剧集拍摄,形成文旅与影视互促的复制公式 [4] 影视旅游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去有风的地方》播出一周后取景地凤阳邑单日游客破万,但剧终三个月客流锐减60% [6] - 复游率低是普遍问题,《司藤》带火的石林景区复游率仅12%,七成游客“打卡即走”,《哪吒2》相关的“哪吒小镇”日均客流从1.2万人跌至不足800人 [6] - 游客体验存在“名不副实”的心理落差,源于影视作品形象、景点原生形象与实地体验三者间的差距 [7] - 配套服务不足制约发展,《白鹿原》热播后取景地日接待量达15万人次,但因饮食贵、交通堵、服务差等问题最终被拆除 [7] 成功的影旅联动策略与案例 - 成功案例关键在于打好“提前量”,《我的阿勒泰》在开拍前一个半月就与当地政府沟通,制定共享计划、成立产业基金、设计旅游线路 [8] - 前瞻性布局成效显著,剧集上线一周“阿勒泰”搜索热度上涨562%,酒店预订量增长超200%,播出20天后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超286万人次,旅游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77.98% [8] - 成都文旅集团推动“影旅联动”四轮驱动规划,在剧本策划阶段即考虑后期文旅运营,实现影视拍摄与文旅建设同步 [9] - 政策支持明确,国家“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和2025年国务院文件均提出推动电影与旅游融合,打造“跟着影视去旅行”品牌 [9]
观察:“流量”变“留量” 深圳应打造更多“入境游”名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20:17
入境游成为城市新名片 - 深圳已成为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受益于免签、通关便利和航线恢复等利好因素叠加 [1] - 深圳正将过往的"路过"游客转化为"留量",提升旅游消费价值 [1] - 水贝黄金珠宝市场的外国游客显著增加,金饰的做工和设计受到青睐,周边外国菜餐厅数量增加 [1] - 福田商场的无人机、拍照手柄等电子产品受到外国游客欢迎 [1] 深圳旅游的特色与优势 - 深圳的科技感成为新的"旅游名片",粤海街道可整合多个科技园区发展科技旅游 [1] - 深圳拥有东门老街、南头古城等历史韵味建筑,以及大鹏新区的山水风光 [2] - "科创+文旅"逐渐成为深圳旅游的标签 [2] 深圳旅游的发展方向 - 深圳需挖掘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 [2] - 加快建设高品质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提升城市IP和名片的辨识度 [2]
流量变留量,济南假期经济“破圈—沉淀”的双重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5-07 20:07
文旅行业表现 - 济南30家重点监测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93.2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 [1] - 趵突泉景区成为假期"顶流",望鹤亭茶社推出的五款泉水茶饮和文创茶点受到游客喜爱,茶社内几乎无空位 [3] - 济南文旅局发布"15分钟城市漫游线路"和"今晚住济南"旅游住宿品牌,提升过夜游客增量并形成"游购娱"一体化消费闭环 [2] - 大明湖景区"531乐购市集"涵盖非遗文创、中华老字号等济南特色产品,吸引游客将城市文化IP转化为伴手礼 [2] - 山东省外贸优品"六进"系列活动首场在大明湖景区启动,当天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多家外贸企业产品被抢购一空 [3] 消费市场表现 - 苏宁易购济南门店五一假期客流同比增长110%,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增长57%,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长79% [4] - 济南启动新一轮家装、家具消费券发放,覆盖四大类18种产品,单件最高补贴1500元,叠加企业促销后消费者可享受多重优惠 [4] - 黄台环球家居博览中心启动家居适老化改造补贴活动,单件产品补贴额度上限为实际销售价格的30% [5] - 济南在全省首发"新车首保消费券",最高3000元叠加优惠,刺激汽车消费 [5] -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由8类扩至12类,洗碗机、集成灶、扫地机等家电销量大幅增长 [5] 城市营销策略 - 济南市政府以"城市主理人"姿态发起"'泉'在济南过五一"专场发布会,打破传统"等客上门"思维 [6] - 济南文旅、体育、商务部门联合打造多样化场景,将城市IP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具象化产品 [6] - 济南公交地铁延时运营、景区接驳车定制化开行,解决夜间消费"最后一公里"问题 [7] -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动机场与景区推出"持登机牌免费入园"政策,15条旅游直通车直达近郊景点 [7] - 明水古城推出济南在校大学生免费游园、融创乐园推出大学生99元年卡等套餐,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数字化服务 - "游泉打卡"智慧服务上线,游客可通过小程序打卡名泉、兑换文创 [7] - 携程平台"这一站,济南"文旅旗舰店集成导览、预订、攻略功能,打造"线上文旅管家" [7] - 济南市商务局推出商旅文体"提振消费联盟",覆盖汽车、餐饮、银行、电商平台等多个消费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