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牛行情
搜索文档
固收深度报告20251104:“低利率”和“低波动”环境下的活跃券利差交易策略
东吴证券· 2025-11-04 19:2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探讨在低利率和低波动市场环境下,利用活跃券利差进行交易策略的可行性,重点分析10年期国开债和30年期国债新老券利差的形成机制、收敛规律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旨在挖掘"多老券空新券"策略的潜在收益空间 [1][6][45] 活跃券利差形成原因 - 活跃券指交易量最大的债券,新券发行后活跃券会切换,新券因流动性更强享有"流动性溢价",导致新老券之间产生利差 [7] - 10年期国开债新老券成交金额差距较10年期国债更大,因此其活跃券利差更显著,例如2025年10月27日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5IB成交笔数达2911笔,为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2倍 [7][20][22] - 30年期国债2024年以来成交金额显著提高,反映机构对超长债的追捧 [7] 活跃券利差收敛规律 - 活跃券切换后利差通常呈现倒"V"型走势,先走扩后收敛,走扩过程对应活跃券的增发,收敛过程意味着新老券流动性差异缩小 [26][27] - 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从上市到成为活跃券的平均时长为56.22天,活跃券持续时长均值为131.46天,从切券到利差最大日期平均需43.58天,但不同时段差异较大 [26] - 利差顶部区间往往位于增发结束之时,例如240215IB和250205IB的累计发行规模与利差走势显示这一规律 [27][29]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利差表现 - 低利率慢牛背景下(如2024年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中枢较2023年下移约40BP),配置需求主导市场,老券因"惜售"心态利率下降,利差可能为负,新券流动性溢价被快速消化 [34][36] - 快牛行情下(如2024年1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月降43BP),交易盘主导市场,偏好流动性更好的新券,活跃券利差走扩 [38][40] - 熊市中活跃券利差在切券跳升后逐渐回落并维持低位,因交易盘热情平淡,新券流动性溢价抬升导致利差收窄 [42][44] 活跃券利差交易策略空间 - 策略采用"多老券空新券"方式,需考虑借贷成本和利差收敛收益,假定2025年四季度L007围绕0.4%波动,借贷成本约40BP [43][46] - 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久期约8年多,覆盖借贷成本需利差约5BP,而2023年以来活跃券利差最大值中枢为9.8BP,策略仍有利可图 [45][48] - 当前活跃券250215IB自2025年8月28日切券,根据平均持续时长131天推算,下一次切券约在2026年1月上旬,为交易提供窗口 [49]
快牛加鞭,让人既惊喜又不安
雪球· 2025-09-02 16:40
市场行情分析 - 2024年8月A股市场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24%和28%,中证全指、沪深300和中证A500指数分别上涨10.74%、10.33%和11.62% [3] - 股市快涨行情往往伴随成交量急剧放大,近期已出现多次日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的天量 [9] - A股历史走势显示,每一轮显著上涨行情均建立在前期的持续下跌基础之上,下跌过程释放了投机泡沫并使优质资产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4]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熊市向牛市的转换初期进程缓慢,但一旦进入牛市,市场情绪极易被点燃,阶段性快涨难以避免 [5] - 快速上涨带来的收益打破了投资者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财富获取认知,导致认知错位 [7] - 投资者对快速上涨的不安情绪源于对行情可持续性的担忧,特别是担忧短期投机资金撤离可能引发的股价剧烈波动 [9] 投资策略建议 - 面对快速上涨行情,应考虑将超出预期的收益分批落袋为安,转化为现金或低风险资产以应对后续波动 [11] - 在快涨行情中需避免盲目追涨冲动,防止成为高位接盘侠 [11] - 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认识流动性驱动的上涨若脱离基本面,价值回归将是必然结果 [11] - 长期财富积累源于对价值的坚守、风险敬畏以及"慢慢变富"的投资理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