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

搜索文档
每日钉一下(为啥牛市是散户亏钱的主要原因?)
银行螺丝钉· 2025-09-30 21:25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金定投是非常适合懒人的投资方式,但是如何才能聪明地做好基金定投? 4种定投方法,哪个更适合你?如何止盈?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能帮助你搞清楚这些问题。 想要获取这门课程,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课程小助手 ,回复「 基金定投 」领取哦~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如何之能做好意会示要? ★长按添加@课程小助手,回复「基金定投』 tics 3 免费领取《基金定投指南》课程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 帮你学会如何制定好一个基金定投计划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螺丝钉小知识 und 银行螺丝钉 为啥牛市是散户亏钱的主要原因? 有朋友问,为啥说,牛市是散户亏钱的主 要原因呢? 定投前要准备什么?如何制定好定投计划? 上涨没有享受到,下跌享受到了。 这些投资者自然会亏损。 另一种导致亏损的原因,是频繁交易。 A 股的牛市上涨,往往是结构性的。不同阶 段领涨的品种会有区别。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反常识,确实是现实。 追涨杀跌是导致亏损的第一种常见原因。 其实投资者开户投资股票,时间上并不是 均匀的。 在熊市底部的时候,股票资产很便宜,投 资 ...
跟随“聪明钱”!牛市高效选基策略:这些基金经理正被机构疯抢
市值风云· 2025-09-29 18:07
| 作者 | | 紫枫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牛市业绩与机构认可度双双"爆表"。 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看到的持仓数据是2025年中报的数据,存在机构现在已经减持的可能 性。 机构投资者拥有庞大的研究团队和相对专业的分析能力,当基金持有比例大幅增加,相当于为该基金 和基金经理投下了"信任票"。这为你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质量背书,帮你过滤掉了大量平庸的选 择。 而被机构看上的基金经理,即使在牛市追涨杀跌,表现大概率也比大多数基金经理要好,更好地帮助 投资者在牛市中获取较高的利润。 今天风云君带大家看看2025年中报有哪些基金经理在近期创造出优秀的收益率的同时,还获得机构的 青睐,持有比例大幅上升。 在牛市中关注这类基金经理是一个聪明且高效的投资策略。这本质上是一种"跟随聪明钱"的思路。 机构的大额申购可能会给基金重仓股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这个循环在牛市中会不断自我强化,推动 基金净值持续上涨。2019-2020年这类事情就屡见不鲜。 当然,在牛市表现优秀的新秀型基金经理在熊市中表现不一定给力,投资者需在牛市顶峰时"提桶跑 路",摘下胜利的果实。 ...
Peter Schiff:我一直认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会是黄金,没想到是白银,“数字币财库公司”面临残酷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16:51
随着比特币价格持续走低,将大量加密货币作为公司储备的"囤币"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近日,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规模清算,比特币价格周四跌破11万美元关键支撑,以太坊跌破3900美元关口。与此同时,现货白银大幅上涨,今日突破45美元, 创下十四年来的新高。 在此市场动荡之际,贵金属交易商、知名"比特币大反派"Peter Schiff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警告称, 将持有比特币作为资产的公司正在进入一个"残酷的熊 市",其商业模式的生存能力受到质疑。 他表示,不确定包括MicroStrategy(MSTR)在内的这类公司能否安然度过危机。 作为坚定的黄金多头,他还表示, "一直以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会是黄金。而现在看来,可能是白银。" 这一表态放大了市场对"囤币"公司模式可持续性的忧虑。市场数据显示,MSTR股价在近期交易中大幅下挫, 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300美元大关,几乎已抹 去其年内涨幅。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MSTR也被称为"比特币影子股",因其持有巨量比特币,股价与比特币价格高度挂钩,近日比特币的疲软直接拖累了其股价表现。 Schiff发出熊市警告,而MSTR逆市增持 在此之前,Schiff就曾指出,尽管 ...
终于知道为什么牛市要拿住不动!
集思录· 2025-09-17 22:31
轮动策略的挑战与局限性 - 轮动策略执行难度高 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板块轮动时机 容易导致盈利回撤甚至亏损[1] - 弱势股补涨逻辑存在缺陷 弱势股因缺乏市场关注而难以大涨 盲目布局后排股可能错失机会[2] - 轮动策略本质是市场博弈 股价涨跌由交易者共同决定 不存在可准确预测未来的完美策略[8] - 主观轮动容易导致双向亏损 除非具备特殊能力或运气 普通人尝试主观轮动往往遭受损失[9] 替代投资策略与方法 - 可转债轮动策略采用量化标准 筛选剩余年限大于1年且评级A-以上的可转债 按税前到期收益率降序选取前10只 每只持仓100张[5] - 可转债组合具备抗衰减特性 价值不会随时间衰减 Theta几乎为零 波动幅度小于等权指数[6] - 分散布局优势板块策略 将资金拆分投入多个优势板块 牛市期间可持续获得收益且心理压力较小[4] - 牛市持仓不动策略 在牛市期间保持持仓不动 关键难点在于判断牛市结束时机[7] 市场认知与投资哲学 - 市场习惯具有可变性 股市不断打破投资者形成的操作习惯 从高抛低吸到主升浪再到震荡市[3] - 投资需立足自身认知 只能赚取认知范围内的收益 超越认知的操作往往导致亏损[10] - 熊市与牛市操作差异 熊市操作更容易跑赢市场 牛市频繁操作反而可能跑输大盘[13] - 轮动策略需排除主观判断 满仓轮动可牛熊市跑赢大市 但加入主观择时就会改变策略性质[14] 轮动策略的实践建议 - 聚焦龙头强者恒强 轮动时应追逐龙头股 龙头股走弱通常预示行情结束[1] - 采用客观量化标准 可转债策略设置具体加减仓标准:单只亏损超5%加仓50张 盈利超5%卖出超额部分 收益率差超0.5%即进行调换[5] - 保持策略执行纪律 可转债组合无需频繁操作 可能一周都不需要调整持仓[6]
把A股账户全部清仓了
集思录· 2025-09-16 21:48
投资行为分析 - 投资者于2022年至2024年期间分阶段建仓A股和港股 最终于2024年9月12日清仓所有A股头寸并转向定期理财 [1] - 港股部分(恒生科技)占一半资金 于2022年3月建仓 后续补仓5-6次 持有近3年后在2024年2月恒生科技指数5900点时离场 [1] - A股部分占另一半资金 2022年小仓位起步 2024年6月重仓芯片和软件ETF 2024年2月撤出本金仅保留利润 [1] - 清仓主因基于历史回撤经验:2015年回吐全部利润 2020-2021年不仅利润回吐且亏损本金 形成"必然亏损"的心理预期 [1] 市场趋势判断 - 认为当前大盘仍存上涨趋势 预判4000点可能突破 4500点亦存在可能性 [1] - 统计显示当前牛市涨幅达46.87%(从2635点至3870点) 但类比2014-2015年牛市 类似涨幅后市场仍可能继续上行(如2715点涨至5178点) [5] - 部分观点强调牛市赚钱后任何时点退出均为正确决策 因无法精准捕捉最高点 [5][7] 资产配置转向 - 清仓后选择长期理财产品 通过锁定资金流动性避免短期交易冲动 [2] - 有建议提出保留部分底仓以维持市场敏感度 而非完全空仓 [11] 投资者心理特征 - 存在典型矛盾心理:清仓后可能因市场波动产生得意或焦虑情绪(如跌时得意/涨时失落) [10] - 部分投资者满足于阶段性收益 强调"知足常乐"优于追求极致回报 [15] 市场环境对比 - 当前A股估值相对较低(集思录温度值49.5) 对比欧美日韩高估值市场及其他资产类别(理财收益走低、债券下行、地产疲软) 被认为具备配置价值 [8] - 港股科技板块经历大幅波动 恒生科技指数从建仓点到离场点(5900点)反映板块周期性特征 [1] 投资策略反思 - 强调认知边界的重要性:"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成为普遍共识 [5] - 历史经验显示择时难度极高 容易错过主要涨幅段(如2715-5178点)或错误抄底(半山腰进场) [5][8] - 长期持有策略需经历完整牛熊周期(如2006-2008年从6000点至1000点)才可能实现盈利 [12]
We can't sell stocks off a budget deficit when rates are going lower, says Jim Cramer
Youtube· 2025-09-12 07:55
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单日上涨617点 纳斯达克指数攀升72% 三大股指均创历史收盘新高[1] - SB股价大幅上涨85% 显示市场积极情绪推动个股强劲表现[1] 投资者情绪 - 长期看空评论员自1987年大崩盘以来持续保持悲观立场 形成惯性看空思维模式[3] - 大衰退期间看涨者遭受严重损失 导致市场普遍回避积极观点[4] - 当前负面背景包括37万亿美元联邦债务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但市场表现与基本面出现分化[5] 市场驱动因素 - 利率下降趋势抵消预算赤字担忧 国债收益率在通胀数据高于预期情况下仍走低[7] - 地缘政治冲突(乌克兰战争、加沙战争)对个股及公司基本面影响有限[6] - 国际关系变化(中俄印走近)未对市场构成实质性交易障碍[6]
[9月4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下跌回到4.4星;市场后面还会涨起来吗;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9-04 22:1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整体下跌,收盘回到4.4星评级 [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跌幅均超过2% [2] - 成长风格显著下跌,价值风格相对稳健 [3][8] - 科创50指数单日下跌6%,4个交易日内累计回调10% [4][5] - 芯片、军工等高估值行业主题品种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7] -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体现价值风格防御特性 [9] 牛市特征与市场规律 - 技术性牛市定义为熊市底部上涨超20%,技术性熊市为顶部回调超20% [14][15] - A股港股市场罕见慢牛,多为闪电快牛模式,例如2024年9月末两周上涨40%,2024年7-8月上涨20% [17][20][21] - 市场仅7%的交易时间贡献主要回报 [22][23] - 牛市通常伴随震荡回调,采用"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模式 [26][27] - 每一轮熊市底部点数均高于前一轮(2013-2014年2800点,2018年3400点,2023年4800点) [45][46] 指数估值与投资参考 - 科创50虽经回调但仍处于高估值区间 [6] - 盈利增长是驱动长期上涨的核心因素 [38] - 财报数据出色的公司领涨市场,如2024年春节后及7-8月表现 [40] - 提供详细红利指数估值数据,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例: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84%,市盈率10.16,股息率4.65%) [49][58] - 债券类品种参考数据包含到期收益率、久期等指标(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5%,30年期国债2.06%) [63] 资源工具与服务 - 小程序"今天几星"提供每日更新的红利指数估值数据 [50]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指数日报涵盖规则、行业、行情及历史估值数据 [51] - 提供多只红利指数基金分红频次及规模数据(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A分红23次,规模93.31亿元) [49]
如果你在牛市感觉很郁闷
集思录· 2025-09-04 21:28
股市博弈本质 - 股市是互相掏兜儿的游戏 投资者需具备从特定群体稳定赚钱的能力 [1] - 牛市增量资金和玩家改变原有博弈结构 导致原有策略失效 [1] - 牛市崩塌后部分新玩家会转化为可被原有策略盈利的对象 [1] 牛市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牛市是A股大型拉新活动 通过补贴、明星效应、网红效应吸引新客户 [2] - 新闻报道、热搜火爆、投资社区活跃、熟人推荐形成拉新氛围 [2] - 快捷便利的开户政策和暴富故事进一步刺激增量资金入场 [2] 投资者策略选择 - 画地为牢策略:坚守原有板块 优化服务等待活动结束后客户回流 [2] - 开新店策略:主动迎接流量 开发适配新用户需求的产品服务 [3] - 失败选项:放弃原有策略追逐热点 导致客户流失和策略失效 [3] 资金规模与策略适配 - 小资金(100-200万)可适当激进 以分级A和可转债为主 套利股为辅 [5] - 大资金以保本为核心 只投资熟悉领域 避免尝试未经验证策略 [5] - 所有策略需遵循不懂不做原则 在融资市环境中优先等待机会 [5] 策略绩效表现 - 偏保守策略在8月牛市期间显著跑输市场 [6] - 控制回撤到极致的操作模式需保持心态平和 [7] - 6-7月有效策略在8月开始跑输大盘 [8] 可转债投资群体特征 - 可转债投资者普遍选择画地为牢策略 [2] - 该群体风险意识远高于市场均值 追求牛熊间稳定盈利 [11] - 在牛市中通过可转债规避风险 但可能错失超额收益 [9] 市场周期与策略适配 - 熊市策略在牛市表现不佳 牛市策略在熊市可能亏损 [14] - 能战胜熊市的策略通常带有稳健标签 牛市则认可激进策略 [10] - 牛短熊长环境下稳健策略更具优势 [10] 国家队资金动向 - 国家队从去年开始真金白银买入大量ETF [12] - 资金流向指明市场方向 但个人投资者跟风效果有限 [13]
这轮牛市,跟历史上哪一轮比较像?|第40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8-27 12:0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1日,中证全指最大涨幅56.98% [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82.16%;价值风格相对低迷,300价值指数涨幅45.13% [4] - 证券行业在政策刺激下表现突出,2024年6月至年底证券全收益指数最大涨幅80.43% [24] 历史牛市周期特征(2013-2017) - 2012-2014年熊市期间中证全指最大回撤39.24%,主要因基本面低迷及盈利下滑 [6] - 2014年下半年金融股率先上涨,证券行业全收益指数半年涨幅达206.91% [8][9] - 2015年上半年成长风格主导杠杆牛,中证全指从2000点升至8000点;下半年市场腰斩回落至4星级 [10][13] - 2016-2017年价值风格领涨,消费、红利等板块超越2015年高点;成长风格持续下跌,创业板指数2015-2018年最大回撤69.23% [14][15][18] 当前市场阶段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实施多项刺激政策:降准、降房贷利率、新"国九条"及央行支持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 [23] - 与2014-2015年相似但存在差异:杠杆管控严格限制疯狂上涨,地产周期处于熊市无复苏迹象 [28][29] - 当前处于基本面复苏初期,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等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31] - 若盈利持续复苏(观察后续财报),市场有望上行至3星级,类似2009年、2016-2017年经济复苏行情 [32] 资产配置策略 - 4-4.9星级阶段建议配置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例如40岁投资者配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36] - 核心策略为跌买涨卖,熊市积累的优质份额需耐心等待止盈机会 [34]
牛,嗨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5
市场整体表现 - 美国降息预期推动A股市场强势上涨 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 [2][4]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除极少数行业外几乎所有指数均上涨 [5][6] - 科技、资源、医药、白酒及房地产等行业全线走强 [7] 行业及ETF表现 - 芯片ETF(159995)单日大涨9.98% 受DeepSeek发布适配国产芯片新版本利好刺激 [12] - 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大涨4.8% 因美国降息预期强化资源股逻辑 [12] - 铜行业龙头公司中期业绩增长超60% 龙头及龙二个股单日涨幅达7%-8% [12] 中报季业绩驱动 - 多家公司中报业绩超预期 部分公司发布中报后股价涨幅达30%-80% [12] - 业绩高增长公司出现涨停潮 市场对基本面利好反应迅速且强烈 [12] 市场情绪特征 - 牛市环境下对利好敏感度显著提升 包括业绩、政策及行业消息均能快速催化股价 [12] - 与熊市期间业绩与股价背离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市场正反馈效应显著 [13] 个股及组合表现 - 以收息股为主的保守型投资组合单日收益达1.5% 反映市场强度超预期 [9][10] - AI概念股与资源股成为当日领涨板块 科技与周期板块形成协同上涨效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