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息差压力缓解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年内涨幅领跑,机构看好高股息机遇
环球网· 2025-06-21 09:48
银行股表现 - 银行股集体走强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A股42只银行股中19只刷新历史最高价 占比达45.24% 居申万一级行业之首 [1] - 银行股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2.73% 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下跌2.24%) [1] 行业对比 - 汽车板块以19.06%的年内新高个股占比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二 雷迪克创19次历史新高 [1] - 机械设备板块以15.96%的占比位居第三 豪迈科技年内19次刷新高点 [1] - 通信、美容护理、电子等行业创历史新高比例远低于银行板块 [1] 支撑因素 - 货币政策宽松及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凸显银行股高股息红利价值 [2] - 险资等中长线资金持续流入高分红、低波动银行板块 [2] - 公募基金改革推动部分产品增配银行股 强化板块支撑 [2] 投资逻辑 - 贷款利率下行放缓 银行息差压力逐步缓解 业绩有望筑底企稳 [2] - 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股高股息优势凸显 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2] - 建议关注成长性较强的优质区域中小行及经营稳健的国有大行 [2]
银行业“量价质”跟踪(十四):政府融资驱动社融较快增长,贷款边际放缓
东海证券· 2025-05-15 1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阶段政策组合对银行资金端影响大于投资端,总体对息差友好,银行贷款定价更理性,预计2025年息差下行压力小于2024年 [8] - 在财政部注资国有银行、头部银行分红稳定、重点领域风险放缓等积极因素支撑下,银行估值修复逻辑有望持续,零售资产风险拐点待确认,但整体资产质量预计稳定 [8] - 建议继续关注国有大行及头部中小银行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数据情况 -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8.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M2与M1分别同比增长8%与1.5%;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较Q1下降0.1pct),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与Q1持平) [7] 信贷情况 - 受Q1投放节奏前置影响,4月信贷边际放缓,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新增844亿元创近年同期新低,同比少增2505亿元,需求端受房地产与消费偏弱等不稳定因素约束;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与社融人民币贷款增速分别为7.2%与8.3%,高于7%的目标 [7] - 结构上企业短贷与中长贷、居民短贷弱于去年同期,居民中长贷略好于去年同期,票据贴现与去年同期持平,企业债券较3月明显改善 [7] 社融情况 - 政府融资继续靠前发力,4月政府债发行维持较大力度,新增政府债券976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07万亿元,驱动社融增速提升0.3个百分点至8.7% [7]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额达11.8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增速约32%,为信贷需求波动提供对冲空间,社融或呈“前高后低”走势 [7] 后续信贷趋势 - 后续信贷在总量充裕前提下会更聚焦优化结构,居民领域向消费、经营倾斜,对公领域向小微、科创、资本市场、绿色倾斜 [7] M2与M1情况 - M2增速受低基数影响明显回升,M1增速小幅回落,M2与M1分别同比增长8.0%与1.5%,分别较3月末+1pct、-0.1pct [7] - 非银存款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可能是存款向固定收益产品季节性回流,同期债市受关税影响走强强化了这一过程 [7] 息差情况 - 贷款定价趋于理性,货币政策节奏相对友好,现阶段政策组合对银行息差相对友好,预计2025年息差下行压力明显小于2024年 [7] - Q2关税影响显现,地产及消费复苏动能待观察,未来不排除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若息差压力加大,国有行新一轮存款降息窗口或逐步打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