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供给侧管理

搜索文档
克而瑞市场月报:成交规模季节性回落,多地楼板价创新高、溢价率大幅回升-20250808
克而瑞证券· 2025-08-08 09:16
土地市场成交与供应 - 2025年7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419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15%[1][2][11] - 成交金额1320亿元,环比下降18%,同比持平[1][2][11] - 土地供应建筑面积618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8%,同比下降17%[1][2][5] 市场热度与溢价率 - 7月平均溢价率9.9%,创202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1][14] - 一线城市溢价率大幅攀升至25.7%,三线城市上升1.2个百分点至4.6%,二线城市下降1.1个百分点至6.2%[2][14] - 土地流拍率9%,维持在近年低位[15] 地块成交与价格 - 上海徐汇衡复地块以20万元/平方米单价刷新全国楼板价纪录[1][20][22] - 8宗宅地成交单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其中上海和深圳占八成席位[18][22] - 虹口区北外滩地块溢价率46.33%,为上海近年来溢价率最高宅地[18] 政策与后市展望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8] - 多地优化供给侧管理,如北京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供应住宅用地,成都完善"人房地钱"联动机制[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核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将释放更多优质宅地[3][8][9]
克而瑞:65家典型房企7月融资总量为486.26亿元 单月融资总量再创2025年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9:32
融资情况 - 2025年7月6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量486.26亿元 环比增加4.7% 同比减少25.2% 单月融资总量创2025年新高 其中华润置地融资规模超100亿元 [1] - 2025年1-7月65家典型房企累计融资总量2413.79亿元 同比减少26.6% [1] - 7月房企境内债权融资379.75亿元 环比增加57.5% 同比减少34% 境外债权融资13.05亿元 环比减少92.5% 同比减少43.8% 资产证券化融资93.46亿元 环比增加85.5% 同比增加99.2% [1] - 2025年1-7月65家典型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3.09% 较2024年提升0.16个百分点 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8.6% 较2024年提升4.42个百分点 境内债券融资成本2.63% 较2024年降低0.28个百分点 [2] - 7月无企业境外发债 境内发债企业主要为央国企 境内债券融资成本环比提升0.13个百分点至2.35% [2] - 7月融资总量最大企业为华润置地 发行2笔共30亿元中期票据及1笔51亿元CMBS 另获20亿元银行贷款 [4] - 2025年1-7月TOP10房企平均融资额143.71亿元 为各梯队最高 TOP51+房企平均融资额14.5亿元 同比减少0.03% 为融资规模降幅最小梯队 [4] - TOP51+梯队融资成本2.55% 较2024年降低1.5个百分点 为各梯队最低 比融资成本最高的TOP11-30梯队低0.85个百分点 [4] 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 单月业绩规模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 1-7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8638.4亿元 [9] - 7月各梯队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均降低 1-7月TOP21-30和TOP31-50梯队累计销售规模降幅相对较小 [11] - 7月约70%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减少 TOP50房企中仅万科、大华集团、深业集团、卓越集团、仁恒置地等房企单月销售环比增加 [12] - 保利发展1-7月累计销售金额1632.0亿元 同比减少17.8% 7月单月销售金额180.3亿元 同比减少28.8% [8] - 招商蛇口1-7月累计销售金额1045.2亿元 同比减少10.5% 7月单月销售金额156.3亿元 同比减少1.5% [8] - 越秀地产1-7月累计销售金额675.0亿元 同比增加11.7% 7月单月销售金额60.0亿元 同比增加19.3% [8] - 中国金茂1-7月累计销售金额618.0亿元 同比增加23.1% 7月单月销售金额84.5亿元 同比增加49.3% [8] 土地投资 - 7月重点监测30家房企拿地金额577亿元 环比下降9% 同比增长64% 拿地面积275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16% 同比增长62% [17] - 7月成交楼板价20962元/平方米 环比上升9% 30家企业拿地总金额较2024年月均增长5% [17] - 中海地产、绿城集团单月拿地超150亿元 招商蛇口单月拿地近70亿元 企业拿地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 [17] - 保利发展7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成交总价10亿元 平均楼面价6998元/平方米 [16] - 绿城中国7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 成交总价159亿元 平均楼面价30000元/平方米 [16] - 头部央国企持续领跑 资源向高能级城市集中 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为房企投资共识 [18] - 拿地格局呈现央国企领跑、民企弱复苏、城投托底态势 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主导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18] - 下半年企业投资保持谨慎 以销定投、优中择优为主要策略 [18] 组织动态 - 绿城中国任命赵晖为新任党委书记、执行总裁 主要负责党群、华中区域公司及商业管理 [19][22] - 万科取消区域公司 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 上海开发经营本部迁回深圳 管控模式从3级转为2.5级 [19][22] - 华润置地取消住宅开发业务大区核心职能 权限收归总部或下沉至城市公司 商业业务大区保留特定职能 形成强总部+强一线+弱大区格局 [19][23] - 金地集团取消三级管控体系 建立总部-大区-地区公司2.5级管理模式 原有七大区域合并为四大区 城市公司合并为十大地区公司 [19][24] - 头部房企普遍选择扁平化、短链条、强总部的变革路径 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市场应对能力 [24]
企业月报 | 融资规模再创年内新高,万科、华润等组织架构再调整(2025年7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05 17:26
合约销售 - 百强房企2025年7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前7个月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8638.4亿元 [1][4] - 2025年7月各梯队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均降低,TOP21-30和TOP31-5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降幅相对较小 [6] - 约70%的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减少,TOP50房企中仅万科、大华集团等少数房企单月销售环比增加 [10] - 头部房企表现分化:保利发展1-7月累计销售1632亿元(同比-17.8%),中国金茂累计618亿元(同比+23.1%),万科累计821.1亿元(同比-44%) [3] 企业拿地 - 2025年7月重点监测30家房企拿地金额577亿元,环比降9%,同比增64%,拿地面积275万㎡,楼面价20962元/㎡(环比+9%),整体投资金额较去年月均增长5% [12][13] - 中海地产、绿城集团单月拿地超150亿,招商蛇口单月拿地近70亿,企业拿地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 [13] - 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7月拿地金额占比超80%,民企仅在部分止跌城市寻找机会,城投公司托底低能级城市土地 [14] - 典型企业拿地数据:保利发展新增土地建面14万㎡(楼面价6668元/㎡),绿城中国新增53万㎡(楼面价30000元/㎡) [12] 企业融资 - 2025年7月65家房企融资总量486.26亿元,环比+4.7%,同比-25.2%,创年内新高,其中华润置地单月融资超100亿元 [15][17] - 1-7月累计融资2413.79亿元(同比-26.6%),境内债权融资占比78%(379.75亿元),境外债权融资仅13.05亿元 [17] - TOP10房企1-7月平均融资143.71亿元,融资成本最低为TOP51+梯队(2.55%,同比降1.5pct) [18] 组织动态 - 万科取消区域公司,转为总部直管城市公司的2.5级管控,上海开发经营本部迁回深圳 [19][24] - 华润置地取消大区核心职能,形成"强总部+强一线+弱大区"架构,20个城市总直接向总部汇报 [23][24] - 金地集团设立四大区(华南/北方/华东/中西部)和十大地区公司,区域董事长均由集团高管兼任 [25] - 绿城中国人事调整:赵晖接任执行总裁,分管华中区域及商业管理,强化中交系资源整合 [22]
克而瑞地产:7月土地市场呈点状高热 30家房企拿地总金额529亿 同比增长超过五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9:26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商住办用地成交建面419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成交金额环比下降18%,呈现季节性回落[1] - 7月平均溢价率9.9%,创202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刷新楼板价纪录,呈现"点状高热"特征[1] - 30家典型企业7月拿地总金额529亿元,环比下降16%但同比增长超50%,较去年月均水平增长5%[9] 企业拿地格局 - 新增货值百强门槛值27.6亿元同比下降10%,但总价和建面门槛分别同比提升16%和11%,反映企业更聚焦高价值地块[3] - 中海地产、绿城集团前7月拿地货值均超1000亿元,TOP5门槛737亿元与TOP10门槛257亿元形成明显断档[3][13] - 销售百强房企中TOP10新增货值占比达70%,TOP11-50合计占比22%,后50强仅占8%,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6] 区域与城市分化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地价创新高,中海、绿城单月在一线城市拿地超150亿,招商蛇口在沪深拿地近70亿[9][13] - 新增土储百强货值总额13295亿元同比增长17%,但建面同比下降1.2%,印证投资向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集中[4] - 预计下半年更多"断供优质板块"宅地入市,郊区及低能级城市土地市场将持续遇冷[10] 企业投资策略 -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回升至0.3,达到2021年水平,但销售TOP100中仍有半数房企未新增土储[6][7] - 央国企占据主导地位,民企仅在部分止跌城市寻找机会,城投公司承担托底角色[10] - 典型企业保持"以销定投"策略,中海、绿城、保利发展包揽新增土地价值和建面榜单前三[20][21] 数据榜单摘要 - 2025年1-7月新增土地价值TOP3:中海地产658.1亿、绿城中国602亿、保利发展512.2亿[20] - 新增土地建面TOP3:中海地产303.1万方、绿城中国277万方、保利发展230.5万方[20] - 单月拿地金额领先企业:中海地产1315.5亿、绿城中国1116亿、保利发展943亿(1-7月累计)[13]
土地月报|成交规模季节性回落,多地楼板价创新高、溢价率大幅回升(2025年7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30 17:16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季节性环比回落,但优质宅地入市推动溢价率创季度新高,多地刷新城市单价纪录 [3][7][15] -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预计下半年更多"断供优质板块"宅地将入市,激活存量土地资源 [8][13][17] - 市场呈现"缩量提质"特征,一线城市热度显著攀升,核心城市优质地块溢价成交成为常态 [4][5][15][24] 供求分析 - 7月土地供应建筑面积6181万平方米,环比增18%同比降17%,成交建面4194万平方米同比降15%,金额1320亿元同比持平 [4][10][14] - 一线城市宅地供应稀缺:北京顺义地块容积率1.6起拍楼板价2.8万元/㎡,深圳宝中地块起拍价64.09亿元调整后容积率从5.7降至3.4 [11] - 二线城市供应分化:宁波洪塘商住地块收储再上市,起拍价19.3亿元楼板价9574元/㎡,西安浐灞地块起拍价15.7亿元容积率2.0 [12] 市场热度 - 7月平均溢价率9.9%创二季度新高,一线城市溢价率25.7%达年度峰值,三线溢价率4.6%升1.2个百分点 [5][15] - 上海虹口北外滩地块溢价46.33%成交价64.7亿元楼板价12.66万元/㎡,徐汇衡复地块20万元/㎡刷新全国单价纪录 [23][24][27] - 流拍率维持9%低位,武汉/济南/西安部分宅地因销售前景不确定流标 [20] 重点地块 - 总价榜TOP3均来自上海:中海65亿元竞得普陀真如地块,54亿元获静安东斯文里更新地块 [24] - 单价榜8宗超5万元/㎡:深圳前海地块楼板价84180元/㎡,苏州石莲街地块65242元/㎡创当地纪录 [27][29] - 城更地块受追捧:上海衡复/东斯文里/真如地块均溢价成交,兼具历史保护与商业开发价值 [25] 后市展望 - 城市工作会议定调空间优化,北京/成都等出台供给侧新政,将增加轨交站点和就业密集区宅地供应 [8][13] - "收储-调规-再上市"模式推广,宁波洪塘地块等存量土地通过指标调整激活价值 [12][13] - 核心城市及经济强中小城市将成为市场复苏支点,优质宅地供应持续释放稳定信号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