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月报8P:6月新房供应微增、成交微降,地市量价齐增-20250812
克而瑞证券· 2025-08-12 14: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指出核心一二线城市热点恒热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京沪深杭蓉等购买力雄厚的城市[10][22] - 三四线城市成交规模将延续筑底行情,市场热度处于跌无可跌状态[10][22] 核心观点 新房市场 - 2025年6月新房供应环比微增5%,成交环比下降4%,30城狭义库存保持下行通道[3][8] - 30城中22城去化周期环比持增,仅京深汉郑等少数城市去化周期同环比齐跌[3][8] - 上半年30城累计成交616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8][20] -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京沪深杭蓉得益于高得房率产品集中入市,开盘去化率延续高位震荡[10][22] 二手房市场 - 6月30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899万平方米,环比微降0.5%,同比降3%,上半年累计同比增12%[21][46] - 一线城市短暂回调,上海单月成交153万平方米;三四线止跌企稳,烟台等同比增幅达68%[46][47] 土地市场 - 6月土地成交建面和金额分别环比增长54%和89%,平均溢价率4.2%连续3个月回落[9][49] - 京沪多宗高总价地块顺利出让,上海宝山组合地块以82亿元成交总价位居榜首[74][78] - 杨浦区东外滩宅地楼板价达95530元/平方米,刷新区域纪录[85] 分目录总结 宏观政策 - 中央明确下半年将"更大力度推动止跌回稳",外汇局放宽外资购房限制[16][17] - 地方42省市发布62次稳市场政策,深圳珠海等推行公积金互认[18] 城市分化 - 北京6月新房成交同环比齐增24%,累计同比增幅扩容至24%[33] - 无锡供求比超2显著供过于求,19城消化周期超18个月库存压力较大[43] 土地市场亮点 - 成都锦江区地块溢价率76%创月度最高,楼板价35500元/平方米[82][88] - 上海杨浦地块95轮竞价成交,保利发展以30.8%溢价率竞得[85] 数据指标 - 总价TOP10门槛从13.9亿升至24亿,榜首从45.5亿增至82亿[4][5] - 单价TOP10门槛从16531元/㎡跃升至35500元/㎡,榜首达95530元/㎡[5][82]
海螺新材拟公开挂牌出售部分资产 挂牌底价9450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21:10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湾路38号的部分土地、房屋、厂区配套设施及配电设备等资产 [1] - 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含增值税),具体交易价格将按公开挂牌竞价结果确定 [1] - 资产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4月30日,评估机构为北京华亚正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 [1] 交易目的 - 本次交易旨在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 [1] - 交易有助于公司聚焦战略重点,推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
海螺新材(000619.SZ)拟公开挂牌出售部分资产 挂牌底价9450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1:10
资产出售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湾路38号的部分土地、房屋、厂区配套设施及配电设备等资产 [1] - 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含增值税) [1] - 挂牌价格以北京华亚正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5年4月30日为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依据 [1] - 具体交易价格将按公开挂牌竞价结果确定 [1] 交易目的 - 本次交易主要为优化资源配置 [1] - 盘活存量资产 [1] - 聚焦战略重点 [1] - 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
海螺新材:拟公开挂牌出售部分资产,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0:54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湾路38号的部分土地、房屋、厂区配套设施及配电设备等资产 [1] - 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含增值税) [1] - 评估价格为8985.13万元(不含增值税) [1] 交易细节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最终交易对方和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前无法判断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1] 审批流程 - 交易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成交规模季节性增长,京沪多宗高总价地块顺利出让
克而瑞证券· 2025-08-08 09:49
供求与成交 - 2025年6月土地成交建面和金额环比分别增长54%和89%,但建面同比下降4%,金额同比增长22%[1][2][8] - 截至6月25日,土地供应建筑面积525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9%,同比下降12.2%[1][4] - 一线城市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二线增长31%,三四线同比下降11%[2] 市场热度 - 6月平均溢价率回落至4.2%,一二线城市降至5%,三四线降至2.7%[1][12] - 上海、成都优质地块溢价率仍高达10%和15%,锦江区地块溢价率达76%[12][23] - 土地流拍率6%,为近年低位,广州、武汉等地有宅地流标[15][16] 重点地块与城市表现 - 上海宝山组合地块以81.95亿元成交,溢价率1.2%,为当月最高总价地块[17][20] - 北京5宗地块多为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开发难度较大[17][20] - 杨浦区东外滩地块楼板价达9.55万元/平方米,为当月单价最高[23][24] 政策与展望 - 中央加大房地产稳市场力度,下达城市更新专项资金[1] - 地方政府推进"控量提质",计划减少新增商品住房供应21.12万平方米[7] - 预计下半年优质宅地供应增加,但整体溢价率难再现一季度高位[13][19]
“超级地块”点燃的土地市场,头部十家房企占了七成份额
第一财经· 2025-08-05 15:25
行业集中度提升 - 百强房企前七月拿地总金额达5783亿元 同比增长超30% [2] - 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比重达70% 较2024年末提升8个百分点 [2][3] - 头部10家房企新增货值具体为:中海1315 5亿元 绿城1116亿元 保利943亿元 金茂793 5亿元 华润736 9亿元 建发714 6亿元 招商649亿元 滨江580 1亿元 越秀522亿元 中建智地257 1亿元 [4] - 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 TOP11-2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仅9% 后50强占比8% [4] 土拍市场格局 - 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主导核心城市土拍 民企仅能在部分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 [4] - 前七月销售TOP100房企中半数未新增土储 部分房企投资能力缺失 [4] - 深圳调整供地策略 通过降低容积率等方式形成"核心区托底 潜力区试水"格局 [3] 土地市场分化特征 - 百强房企前七月拿地金额同比增33% 但新增土储建面同比下降1 2% [5] - 一线城市土拍溢价率攀升至25 7% 上海虹口地块溢价率达46 33% 深圳前海地块溢价86% [6] - 多个城市刷新"地王"纪录 包括北京 上海 杭州 成都等核心城市 [6] 房企投资策略变化 - 房企高度聚焦核心城市高总价 高货值地块 形成"点状高热"态势 [2][5] - 下半年投资策略转向"保持理性""以销定投""优中择优" [7] - 中指研究院提示需避免获取高价地 防止后续开发挑战 [7]
百强房企2025年7月销售情况解读
2025-08-05 11: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国房地产市场[1] - 公司:百强房企(如中国金贸、滨江、越秀、招商、中海、华润、建发等)[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疲软,销售额为近几年低位(2,070亿元),仅略高于春节月[1][2] - 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下跌39%,同比下降25.8%,前七个月累计下跌12.7%[2] - 30个重点城市成交量83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0%,同比下跌20%,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减少1%[5][7] 城市层面表现 - 一线城市:成交量普跌,上海新房去化率降至40%,北京新房成交环比减少41%,深圳新房去化率低于5%,广州供应减少导致指标回落[1][8][9] - 二三线城市:多数城市供应同比下降超40%(如郑州、长沙、济南、武汉、南京、佛山等),杭州环比下降60%,苏州环比下降70%[4][7] - 成都:连续四个月认购走低,处于年内单月低点[10] 去化率与库存 - 多数城市去化率下降(深圳降16%、北京降10%、杭州降20个百分点、成都和武汉降40个百分点)[11] - 库存总量2.2亿平方米,环比微跌1%,消化周期普遍增长(上海14.1个月、深圳16.7个月、北京近30个月、广州25个月)[12] 二手房市场 - 7月二手房成交环比下跌6%,同比下跌5%,一线城市表现疲软,量价齐跌[1][13] - 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增长11%,但单月自6月起同比下滑[13] 土地市场 - 7月土地成交面积环比跌13%,金额环比跌18%,同比面积减15%、金额持平[14] - 部分核心城市土地溢价创新高(上海单价20万元/平方米、苏州园区6.5万元/平方米、深圳南山前海溢价86%)[14] - 头部房企拿地态度谨慎,聚焦核心城市核心板块[17][18] 未来预期 - 短期内政策无重大利好,三季度或延续7月走势,四季度同比降幅预计扩大[1][15] - 常规性政策刺激作用有限,超常规政策才可能显著影响市场[15] 其他重要内容 结构性亮点项目 - 稀缺性项目(优质学区、地段、景观等)[21] - 产品力强项目(如四代宅、新规产品,去化速度2-3倍,溢价30%-50%)[21] - 大幅降价项目(二线城市打八折或七五折)[21] 价格趋势 - 核心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扩大,新房价格因淡季营销平淡,成交量可能快速下滑[16] 房企策略差异 - 部分房企表现较好:中国金贸同比增50%、滨江同比增25%、越秀同比增20%,大央企同比降幅控制在10%以内[3] - 头部房企补充核心地段土地储备,避免现金流压力[17]
克而瑞地产:7月土地市场呈点状高热 30家房企拿地总金额529亿 同比增长超过五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9:26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商住办用地成交建面419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成交金额环比下降18%,呈现季节性回落[1] - 7月平均溢价率9.9%,创202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刷新楼板价纪录,呈现"点状高热"特征[1] - 30家典型企业7月拿地总金额529亿元,环比下降16%但同比增长超50%,较去年月均水平增长5%[9] 企业拿地格局 - 新增货值百强门槛值27.6亿元同比下降10%,但总价和建面门槛分别同比提升16%和11%,反映企业更聚焦高价值地块[3] - 中海地产、绿城集团前7月拿地货值均超1000亿元,TOP5门槛737亿元与TOP10门槛257亿元形成明显断档[3][13] - 销售百强房企中TOP10新增货值占比达70%,TOP11-50合计占比22%,后50强仅占8%,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6] 区域与城市分化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地价创新高,中海、绿城单月在一线城市拿地超150亿,招商蛇口在沪深拿地近70亿[9][13] - 新增土储百强货值总额13295亿元同比增长17%,但建面同比下降1.2%,印证投资向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集中[4] - 预计下半年更多"断供优质板块"宅地入市,郊区及低能级城市土地市场将持续遇冷[10] 企业投资策略 -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回升至0.3,达到2021年水平,但销售TOP100中仍有半数房企未新增土储[6][7] - 央国企占据主导地位,民企仅在部分止跌城市寻找机会,城投公司承担托底角色[10] - 典型企业保持"以销定投"策略,中海、绿城、保利发展包揽新增土地价值和建面榜单前三[20][21] 数据榜单摘要 - 2025年1-7月新增土地价值TOP3:中海地产658.1亿、绿城中国602亿、保利发展512.2亿[20] - 新增土地建面TOP3:中海地产303.1万方、绿城中国277万方、保利发展230.5万方[20] - 单月拿地金额领先企业:中海地产1315.5亿、绿城中国1116亿、保利发展943亿(1-7月累计)[13]
20.03万元/平方米!这家民企斩获全国单价“地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38
上海六批次土拍核心数据 - 全国单价"地王"楼板价达20.0257万元/平方米 由上海祺祥旺宇置业以12.25亿元总价竞得 溢价率22.38% [1] - 本轮土拍出让8宗涉宅用地 起始总价237.04亿元 最终总出让金289.6亿元 整体溢价率22.2% [1] - 7宗地块溢价成交 1宗底价成交 虹口北外滩地块溢价46.33%创上海集中供地溢价率新高 [1][3] 土拍市场特征 - 三宗地块触发"双高双竞"机制 虹口区地块商品住宅装修标准上限6000元/㎡ 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上限2600㎡ [4] - 住宅用地捆绑商业用地趋势明显 青浦地块含两宗商业用地 普陀真如地块含21%商业比例 [4][6] - 国央企主导市场 17家参拍企业中15家为国央企 中海斥资118.88亿元连获两地块 [3][6] 房企战略布局 - 绿城以46.33%溢价率竞得虹口北外滩地块 楼板价12.66万元/㎡刷新区域纪录 地块规划由商住办调整为纯宅地 [3] - 中海深耕普陀真如板块 此前已开发20万方中海臻如府 本次获取断供4年的地块 [6] - 联发房产底价获取青浦地块 同板块已有在售项目同悦湾璟庭 商业比例近20% [5][6] 市场动态与资本动向 - 土拍时间节点利于年底开盘回款 房企竞争激烈反映对上海核心板块信心 [2][7] - 新兴资本入局 民企祺祥旺宇刷新全国地价纪录 实控人为叶舒祺 [8] - 上海土地质量提升 压箱底优质地块入市 同策研究院称市场热度全国最高 [8]
最高溢价率30%,上海5宗地块185.3亿元成交!这家房企斥资上百亿拿下2宗
券商中国· 2025-07-24 22:28
上海2025年六批次土拍结果 - 7月24日上海出让5宗地块,总成交金额185.3亿元,其中4宗溢价成交、1宗底价成交 [1][4] - 闵行区宅地溢价率最高达30%,由安徽省高速地产集团以36.89亿元+附加条件竞得,成交楼面价56247元/㎡ [5] - 中海以总价118.88亿元竞得静安区商住混合用地(溢价10.1%)和普陀区多用途组团用地(溢价14.17%) [2][7] - 奉贤区宅地由国贸和象屿联合体以7.58亿元竞得,溢价率11.8%;青浦区地块以底价21.948亿元成交 [8] 土拍市场特征分析 - 本场土拍吸引11家企业参拍(4家央企、7家国企),闵行区地块热度最高经历78轮竞价 [5][9] - 静安、奉贤、普陀地块保持较高热度,青浦地块为唯一底价成交 [8][9] - 优质地块竞争激烈,闵行地块触发中止价进入"竞高品质"环节,需承诺4000元/㎡装修标准和2650㎡公建配套 [5] 上海房地产市场趋势 - 上海凭借经济规模、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保持强投资吸引力,房企积极获取优质土储 [9] - 土拍热度传导叠加新房供应加快,或将持续支撑市场稳定态势 [3][9] - 此前五批次土拍中浦东新区曹路地块溢价率达41.7%,杨浦区地块溢价30.8%刷新区域楼面价纪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