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扣非归母净利润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601211):整合后协同效应已显现,迈入行业第一梯队
西部证券· 2025-10-31 21: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协同效应已显现,迈入行业第一梯队 [1][3]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458.92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220.74亿元,同比增长101.6% [1][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98.22亿元,同比增长129.0%,对应10月31日收盘价市净率为0.99倍 [3][4]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8.92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220.74亿元,同比增长101.6% [1][6] - 一季度合并海通证券产生80亿元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三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90.25亿元,计提负商誉相关所得税费用27亿元 [1][6] - 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04亿元,同比增长80.46% [1] - 截至三季度末,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较2025年年中提升9%至4.49倍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经纪业务净收入108.14亿元,同比增长142.8%,投行业务净收入26.29亿元,同比增长46.2%,资管业务净收入42.73亿元,同比增长49.3% [2]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同比增长107%,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内股基交易份额为8.31% [2] - 前三季度完成IPO融资100亿元,排名行业第4 [2] - 截至三季度末,华安基金非货AUM较年初增长21.5%,海富通基金增长66.5%,富国基金增长35.1% [2] 资金类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52.08亿元,同比增长232.3%,投资收入209.36亿元,同比增长91.0% [3] - 合并海通证券后海通恒信产生的融资租赁收入纳入报表,推动利息净收入高增长 [3] - 三季度实现自营投资受益115.01亿元,环比增长116% [3]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882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规模均较2025年第二季度提升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48.86亿元,同比增长26.5%,归母净利润298.22亿元,同比增长129.0% [4][10]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615.44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289.54亿元 [4][10]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674.41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321.30亿元,同比增长11.0% [4][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1.69元,市盈率为11.46倍,市净率为0.99倍 [4][10]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排名统计
梧桐树下V· 2025-05-07 20:25
A股2025年一季度业绩概览 - 截至2025年5月5日,A股5399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合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 [1] - 3877家公司实现盈利,工商银行以838.68亿元居首,1522家亏损,万科A亏损60.39亿元垫底 [1] - 扣非净利润中位数1598.88万元,平均数26231.37万元,显示头部企业贡献显著 [1] 盈利增长分布 - 29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3.90%,其中1692家增幅超30%,1262家超50% [2] - 晶瑞电材同比增长16887.71%,超图软件同比下降146029.55%,体现极端分化 [2] - 248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46.10%,1571家降幅超30%,1140家超50% [2] 头部企业表现 - 金融板块占据前十中六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位列前三,但工行、建行同比分别下降3.69%、4.16% [3] - 中国移动(10.73%)、中国人寿(39.32%)、贵州茅台(11.64%)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比亚迪(117.80%)、中远海控(73.14%)、牧原股份(288.92%)等周期股业绩爆发 [4][5] 细分行业亮点 - 新能源领域:阳光电源(76.46%)、中伟股份(-22.62%)、亿纬锂能(16.60%)呈现技术路线分化 [5][6] -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46.40%)、中微公司(13.44%)保持增长,但先导智能(-34.70%)承压 [12][13] -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10.36%)稳健,歌尔股份(6.09%)复苏,工业富联(14.76%)延续增长 [7][13] 业绩波动显著企业 - 中国中车(320.20%)、中国船舶(230.20%)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扭亏为盈 [6][8] - 温氏股份(281.92%)、圣农发展(399.57%)等养殖企业从深度亏损转为盈利 [5][20] - 中国石化(-27.29%)、中国神华(-28.89%)等能源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 [3][4] 中小市值企业高增长案例 - 正丹股份(557.73%)、万辰集团(10562.30%)等小市值公司呈现爆发式增长 [12][18] - 寒武纪(205.68%)、锦浪科技(1024.38%)等科技企业实现扭亏 [15][20] - 神农集团(3895.05%)、永鼎股份(1230.70%)等细分龙头业绩倍增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