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围堵
icon
搜索文档
留心欧洲印度化!安世事件启示:退一步可能丢科技话语权!
搜狐财经· 2025-11-14 05:43
事件背景与性质 - 2025年10月荷兰政府以“技术转移风险”为由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公司[1] - 该事件被视为大西洋联盟对华技术围堵的政治宣示 与2024年新能源车关税战一脉相承[1] - 2025年9月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将半导体供应链列为高度敏感领域 为类似行动铺平法律道路[1] 中欧贸易与技术依赖关系 - 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新能源车对欧出口逆势增长52% 而欧洲车企在华销量下降42%[3] - 欧洲在战略产业上跟随美国 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德国车企曾联合向欧盟施压要求芯片争端不要殃及汽车产业[3] - 中国拥有稀土、光伏等反制筹码 但需精准使用以避免将欧洲完全推向美国[3] 全球供应链影响与企业应对 - 安世事件冲击全球车用芯片供应链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加快扩产 日本投入百亿日元扶持国产芯片[5] - 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实现70%自给率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快速突破[5] - 2025年9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产车规级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35% 部分企业开始为欧洲车企提供替代方案[5] 中国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中国企业调整在欧洲的布局 从单纯市场渗透转向技术合作 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时承诺共享技术以化解恐华情绪[7] - 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 如暂停部分对荷兰的高技术出口许可 并通过双边渠道向德国、法国递出合作信号[5] - 中国需守住核心技术和供应链韧性 成熟制程70%自给率和芯片出口替代方案是博弈底气[9] 事件本质与未来展望 - 事件本质是欧洲是否持续跟随美国对华封锁的试金石 荷兰是执行大西洋联盟整体策略的“演员”[9][11] - 欧洲陷入既要限制中国技术崛起又怕失去中国市场的矛盾状态 这种拧巴局面难以长期维持[3][9] - 中国的应对策略需平衡实力硬顶与局部合作 以防住风险的同时不迫使欧洲完全倒向美国[11]
“稀土警告”成噩梦,美国又拉盟友打“芯片牌”,网友:急红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7
美国取消芯片豁免许可 - 美国商务部计划取消SK海力士、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在华芯片工厂的豁免许可 [1] - SK海力士无锡工厂承担全球50%的DRAM芯片产能 三星西安工厂月产26.5万片12英寸晶圆 占其全球42%的3D NAND闪存产能 台积电南京厂月产2万片16nm晶圆 [1] - 美国自2022年10月以来已实施12轮出口管制 限制中国获取EUV光刻机和14nm以下制程设备 [1] 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 - 中芯国际实现14nm制程量产 良品率稳定在95%以上 [4] - 寒武纪AI芯片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同期产品 华为麒麟9000s展示中国芯片制造实力 [4] - 中微公司5nm刻蚀设备通过台积电认证 国产设备市占率从5%升至15% 北方华创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 [6] 中国生物科技突破 - 国内科学家研发本土"肠轻倍AKK001"菌株 获2023年国家专利 打破欧美垄断 [8] - 国产口服版价格较进口产品下降60% 在京沪港深等一线城市热销 [8] - "肠轻倍AKK001"已反向出口至东南亚和欧美 与荷兰、瑞士企业展开合作 [10] 全球芯片产业影响 - 三星西安工厂占全球42% NAND闪存产能 SK海力士无锡工厂占全球50% DRAM产能 禁令将导致存储芯片价格震荡 [11] - 英伟达CEO警告美国策略将损害自身利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