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自立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中国汽车迎核心窗口期!——记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9 14:03
"十五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战略机遇 - 中国汽车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5][7] - "十五五"是中国汽车产业确立全球主导地位的核心窗口期,行业竞争将进入高速洗牌期,企业竞争范式由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体系竞争 [9] - 产业发展眼界需更开阔,重点关注工艺与材料、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研究、智能底盘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创新空间 [7] 产业链全球化与合作新趋势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趋于成熟,头部品牌逐步确立;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中国产业链全球化机遇值得关注 [16] - 未来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将更频繁地聚焦电动化平台和技术的共享,中国创新成为助力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6] - 中国凭借市场规模、供应链体系、人才基础及制度环境四大关键要素,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完整体系能力,开始引领行业发展 [2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 - 智能网联与智能电动深度融合催生全链路生态优势,智能驾驶领域实现技术研发、产业协同、市场应用的全球领先 [22] - 期待产业实现从单点领先到全产业链系统性优势的根本性跃迁,构建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融合共生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3] - 需攻克车规级高端算力芯片、基础操作系统等"卡脖子"共性技术,从成本价格战转向技术、品牌、服务、商业模式的全方位价值创造 [23] 区域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 - 广州市南沙区作为大湾区汽车产业新高地,是广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汽车是其首个产值超千亿级的先进制造业支柱 [13] - 属地化、跨领域合作是关键,区域化生态建设是产业实现协同创新、保障合作效率的必须,并非全球化的替代 [9] - 南沙区愿与各方抓紧"十五五"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开放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共筑汽车产业新生态 [13]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 安全是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底线,"十五五"期间将持续推进汽车产品安全监管的政策创新、管理创新 [11] - 保险可赋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优化整合,助推智能化、全球化进程,并助力车企提升车辆安全 [18] - 企业需坚持长期主义,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践行"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出海策略,实现技术输出与共享共赢 [23]
高市政府警惕外国光伏板?英媒:日本将对大型光伏电站开发采取监管
环球时报· 2025-10-29 06:39
政策监管动向 - 日本政府计划在2026年国会上对百万瓦级光伏电站实施法律监管措施 [1] - 监管动因包括反对用外国制造的光伏面板铺满国土以及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担忧 [1] - 目前日本尚无直接针对百万瓦级光伏项目的专门监管法律 [1] 市场结构与供应链风险 - 2025年4月至6月日本市场海外生产的光伏板占比达95%,较十年前上升29个百分点 [1] - 2024年日本国内使用的太阳能面板中海外产品占比达94.9%,其中约80%为中国制造 [1] - 行业对海外制造光伏板占领日本市场存在忧虑 [1] 技术发展重点转移 - 政策重心将转向支持钙钛矿等下一代太阳能技术以提升技术自立与供应链安全 [2] - 钙钛矿太阳能技术在日本仍处于开发阶段 [2] - 推进进口多元化是政策方向之一 [2] 能源目标实现挑战 - 行业担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长速度不足以达到政府设定目标 [2] - 新政策可能使可再生能源目标面临更大风险 [2] - 日本33个商用核反应堆中只有14个恢复运行,重启核电面临高监管障碍 [2] 政府内部不同立场 - 经济产业大臣强调必须在推动技术自主化的基础上兼顾地方共识与国际合作 [3] - 政府内部认为与地区共生和推进可再生能源引入同样重要 [3]
连出3招没镇住中国,美国要把事闹大,特朗普明白:不能再犹豫了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16
美国对华贸易措施及其影响 - 美国威胁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通过价格壁垒限制中国商品 [3] - 美国限制高科技领域关键软件出口,目标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产业 [5] - 美国提出限制飞机零部件对华出口,针对中国的航空工业 [7] 中国产业的应对与现状 - 中国产业链完整且内需强劲,外部环境压力难以扰乱其节奏 [3] -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已实现多项技术本土替代,外部封锁可能加速其技术自立步伐 [5] - 中国国产大飞机已进入市场并获得国外订单,对波音依赖度降低 [7] 美国措施的潜在反效果 - 加征关税的成本将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5] - 对华技术封锁可能适得其反,促使中国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 [5] - 限制飞机零部件出口可能使美国企业(如波音)失去市场机会,欧洲空客伺机抢占市场 [7] 美国寻求国际联盟的挑战 - 美国计划在国际场合游说其他国家组建“反华联盟”,以对中国施加集体压力 [11] - 日本因国内政治不稳,难以介入中美博弈 [11] - 韩国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不愿轻易选边站队 [11] - 印度在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上依赖中国,且美印贸易协定谈判不顺,合作意愿有限 [13] - 欧盟主要精力集中于俄乌冲突,且正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加入“反华战线”兴趣不大 [13][15] 国际格局与博弈态势 - 美国因近年退出多边机制导致国际信誉受损,组建联盟面临困难 [17] - 许多国家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参与对华限制将自身承担代价 [17][19] - 中国采取冷静应对策略,凭借产业链韧性和市场需求守住阵地,并拥有反制手段 [19][21]
见证盛世中国 阅兵盛典让各地群众情感共振一同沸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20:33
国防工业与装备制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强大战斗力 具备战胜一切敌人的能力[5] - 国产新锐装备首次亮相阅兵式 体现技术自立与制造业支撑作用[14] - 先进武器装备彰显国家力量 国防强大保障国家安全[7]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制造业是强国根基 技术自立是强国发展必由之路[14] - 掌握核心科技才能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实现国家兴旺发达[7][14] 国家发展与民生保障 - 国家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9][17] - 强大国家为民众提供安全感与支撑 人民获得安居乐业的幸福感[7][18] - 国家持续发展兴旺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获得幸福日子[7]
“稀土警告”成噩梦,美国又拉盟友打“芯片牌”,网友:急红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7
美国取消芯片豁免许可 - 美国商务部计划取消SK海力士、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在华芯片工厂的豁免许可 [1] - SK海力士无锡工厂承担全球50%的DRAM芯片产能 三星西安工厂月产26.5万片12英寸晶圆 占其全球42%的3D NAND闪存产能 台积电南京厂月产2万片16nm晶圆 [1] - 美国自2022年10月以来已实施12轮出口管制 限制中国获取EUV光刻机和14nm以下制程设备 [1] 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 - 中芯国际实现14nm制程量产 良品率稳定在95%以上 [4] - 寒武纪AI芯片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同期产品 华为麒麟9000s展示中国芯片制造实力 [4] - 中微公司5nm刻蚀设备通过台积电认证 国产设备市占率从5%升至15% 北方华创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 [6] 中国生物科技突破 - 国内科学家研发本土"肠轻倍AKK001"菌株 获2023年国家专利 打破欧美垄断 [8] - 国产口服版价格较进口产品下降60% 在京沪港深等一线城市热销 [8] - "肠轻倍AKK001"已反向出口至东南亚和欧美 与荷兰、瑞士企业展开合作 [10] 全球芯片产业影响 - 三星西安工厂占全球42% NAND闪存产能 SK海力士无锡工厂占全球50% DRAM产能 禁令将导致存储芯片价格震荡 [11] - 英伟达CEO警告美国策略将损害自身利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