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治理

搜索文档
地球和火星都容不下马斯克的“新和联胜”
虎嗅APP· 2025-07-08 08:34
马斯克的政治理想与商业帝国 - 马斯克及其硅谷技术右翼同僚(如彼得蒂尔)具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其政治形态与商业帝国前途深度绑定[5] - 马斯克的"一心为国"概念中的"国"与中国或多数美国人理解的美国存在本质差异,实质是技术精英主导的新型社会形态[6] - 其政治蓝图包含火星殖民计划,曾试图通过建立火星乌托邦来规避地球政治问题,后调整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觉醒文化"问题[8][9] 美国党的政治定位与困境 - "美国党"宣称代表多数美国人民,但实际政策立场(如企业化国家管理、降本增效理念)与主流民意存在显著偏离[12] - 该党核心主张是用科技企业家管理国家的方式取代传统治理模式,但忽视国家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差异[12][13] - 面临美国两党制下的结构性障碍,需解决地方选区组织建设问题,这远超资金能解决的范畴[16] 硅谷技术右翼的意识形态矛盾 - 技术治理主张存在根本矛盾:既鼓吹技术进步又支持削减基础科研预算,既利用民粹又鄙视民粹[19][20] - 其技术发展观将停滞归因于外部限制,忽视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导致的去工业化等结构性问题[19] - 对科研体系的认知存在致命缺陷:试图摧毁现有体系而非改革,可能危及社会对科学的信任基础[21] 行业技术发展观批判 - 硅谷技术精英将技术神化为独立于社会系统的存在,实则技术进步依赖社会多方协作[20] - 彼得蒂尔公司帕兰蒂尔存在严重估值泡沫(市盈率500多倍),业务模式涉及数据隐私争议[23] - 技术种族主义倾向明显:认为特定技术只能由特定群体实现,对中国技术进步持系统性敌视态度[23]
不容信息泄露持续“上新”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6
个人信息泄露现状 -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助贷公司负责人非法获取16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电话推销 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 [1] - 信息时代个人信息被视为"数字富矿" 身份信息 消费习惯 上网痕迹等数据被他人轻松掌握 公众对信息泄露深恶痛绝 [1] - 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呈现泄密渠道多 涉及范围广的特点 需多头发力进行治理 [3]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挑战 - 我国已陆续出台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但侵权行为仍高发 [2] - 违法成本低获利高是大数据时代侵权高发主因 个人数据附加值提升促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2] - 信息收集场景日益增多 购物休闲 出行订票 扫码点餐等场景拉长收集链条 加大泄露风险 [2] 治理方向与建议 - 技术治理需与时俱进 针对隐私泄露老问题和AI换脸等新问题升级技术手段 [3] - 源头治理尤为关键 第三方平台和普通商户收集处理个人信息能力不足易造成权益影响 [3] - 需建立健全主动排查和监管机制 从源头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3]
杨斌艳:数智赋能 构建“儿童友好”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5-29 23:41
儿童数字化成长现状 - 当前儿童互联网使用率几乎达到100%,手机拥有率高达60%-70% [1] - AI学习机及其他智能化学习产品普及,儿童接触屏幕种类和时长进一步增加 [1] - OECD数据显示10岁儿童手机持有率突破70%,15岁青少年中98%拥有智能手机并连接互联网 [3] 屏幕过度使用的影响 - 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语言发展受阻、执行功能缺陷等认知缺陷 [1] - 信息茧房可能导致认知窄化与偏见强化、社交圈层固化 [1] - 牛津大学研究显示60%的16-18岁青少年每天在社交媒体花费2-4小时,25%有成瘾现象 [2] - 加拿大研究显示每天屏幕时间大于1小时的儿童社会能力差可能性高出60%,情绪成熟度脆弱性高29% [2] - 中国6-16岁群体精神障碍流行率达17.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 [2] 行业机遇与挑战 - 数智化赋能教育面临复杂性、多样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挑战 [4] - 互联网平台企业拥有技术和内容生产双重优势,应在保护儿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4] - 技术治理是国际通行做法,互联网大平台应积极探索创新路径 [5] 企业战略方向 - 头部平台和科技企业可通过数智赋能提供安全、智能的儿童成长环境 [5] - "儿童友好"生态与技术治理经验的国际化是企业出海展现软实力的重要契机 [5] - 构建全球认可的儿童友好数字成长环境标准可促进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完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