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抑郁症治疗新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治疗新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8:01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 11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医保经办全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整合 智能审核系统功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经办审核工作中应用,探索开发经办智能审核知识库、规 则库、模型库,建立全国通用型知识、规则与模型,推进各地审核标准与流程统一。总结推广可复制、 可借鉴的经验、标准和模式,同步建立"地方探索创新、国家评估推广"的创新应用新模式,切实提升全 国医保经办审核能力,推动基金安全关口前置,实现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 重庆:打造"人工智能+制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医药"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 11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 促进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创新。用好病理、肿瘤等数据资源,开展规范化标注与标准化处理,建设高质量 生物医药行业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医疗健康数据、临床试验信息、生物样本数据等资源安全有 序共享。加大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在靶点发现、分子生成、中试验证、临床试验、数字化 生产与智慧监管等环节开发智能体和应用场景,构建覆盖全链条、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抑郁症治疗新机制
第一财经· 2025-11-06 11:55
2025.11. 06 本文字数:197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吴斯旻 抑郁症是全球主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中国罹患抑郁症人数接近1个亿(9500 万人),大约每14人中就有一人是抑郁症患者。 面对规模庞大的患者人群,抑郁症治疗却长期面临医生临床干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患者治疗 副作用显著等挑战——"作用机制不明"是导致现有抗抑郁疗法难以与副作用剥离的关键原因,也长期 掣肘着更安全、更有效的抗抑郁症新药、新疗法研发。 近日,一项由中国科研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为抗抑郁疗法"开黑箱",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难治性抑 郁症治疗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方式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第一财经获悉,基于该原理成果,该研 究团队正在推进相关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临床转化工作。 6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Nature(《自然》)期刊发表题为"Adenosine Signalling Drives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and ECT"(腺苷信号传导驱动氯胺酮和 ECT 的抗抑郁作用)的研究文章。 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码荧光探针技术,在活 ...
抑郁症治疗新突破!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抑郁症治疗新机制
第一财经· 2025-11-06 11:01
该研究为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解绑"。 抑郁症是全球主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中国罹患抑郁症人数接近1个亿(9500万 人),大约每14人中就有一人是抑郁症患者。 面对规模庞大的患者人群,抑郁症治疗却长期面临医生临床干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患者治疗副 作用显著等挑战——"作用机制不明"是导致现有抗抑郁疗法难以与副作用剥离的关键原因,也长期掣肘 着更安全、更有效的抗抑郁症新药、新疗法研发。 "长期以来,领域内对氯胺酮机制的理解和药物开发,高度集中于'NMDA受体抑制'这一靶点。然而, 基于此理论设计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屡屡失败。仅瞄准NMDA受体,无法解决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 入脑效率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导致研发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乐晨雨说。 在此背景下,乐晨雨表示,研究团队意识到,必须跳出原有框架,去寻找一个更贴近生理现实、更能直 接衔接药物发现的"上游机制"——第一,找到那个真正被氯胺酮和ECT激活的关键生理信号;第二,有 效证明该信号是抗抑郁效果不可或缺的媒介;第三,也是最具突破性的,即"跨越从理论到应用的鸿 沟",真正利用新机制衍生出有潜力的新药与新疗法。 第一财经了解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