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
搜索文档
以“落实之锤”钉牢“发展之钉”
人民日报· 2025-09-17 12:46
抓落实的重要性与历史经验 - 抓落实是公司制胜的重要工作方法,需防止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的现象[1] - 公司历来重视抓落实,从革命时期到新时代,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是团结带领团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和可靠保证[2] - 公司通过抓落实破解难题、把握机遇、实现愿景,例如脱贫攻坚、雄安新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均是抓落实结出的硕果[2] 抓落实的科学方法与精准发力 - 落实需胸怀全局、精准发力,避免照搬照抄,要科学绘制施工图并明确任务书[3] - 公司应抓住任务落实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如河北唐山开展治气攻坚战实现重工业城市转型,贵州遵义发展生态+红色文旅康养产业,安徽黄山建立多元化生态综合补偿体系[3] - 落实需将中央决策部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 抓落实的持之以恒与长效机制 - 落实贵在持之以恒,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钉实钉牢[4] - 公司可借鉴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20多年不动摇的经验,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重点,积小胜为大胜[4] - 对重大改革、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防止半拉子工程[4] 抓落实的成效检验与激励机制 - 落实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增进福祉、推动事业发展,需避免虚假落实和功利主义做派[5] - 公司需用好督查督办、考核评价、问责问效等工具形成部署—落实—检查—反馈的工作闭环[5] - 应让实干家脱颖而出,党员干部需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工作落到实处[5]
以“落实之锤”钉牢“发展之钉”(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抓落实的重要性 - 抓落实是公司制胜的重要工作方法,是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现象的关键[1] - 公司发展任务重、挑战多,需以抓落实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1] -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是公司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和可靠保证[2] 抓落实的历史实践 - 公司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例如在脱贫攻坚、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项目中取得成果[2] -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切难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落实中才能把握[2] 抓落实的科学方法 - 落实需胸怀全局、精准发力,公司需吃透中央精神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科学绘制“施工图”[3] - 公司应善于抓住任务落实的“牛鼻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如河北唐山开展“治气”攻坚战实现重工业城市转型[3] - 公司需创造性开展工作,如贵州遵义探索“生态+”红色文旅康养产业,安徽黄山建立多元化生态综合补偿体系[3] 抓落实的持久性 - 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公司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避免“雨过地皮湿”[4] - 公司可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重点,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4] - 对重大改革、重点项目、民生实事,公司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4] 抓落实的成效检验 - 落实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事业发展,公司需避免虚假落实和功利主义做派[5] - 公司需用好督查督办、考核评价、问责问效等工具,形成“部署—落实—检查—反馈”的工作闭环[5] - 公司应让实干家脱颖而出,党员干部需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5]
莫让“有待”成“空待”(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核心观点 - 强调落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要求党员干部避免使用模糊表态 将"有待"事项转化为具体行动 确保政策承诺落地见效 [1][2][3][4] 工作作风问题 - 部分党员干部在落实工作中存在模糊性 以"进一步"等虚词代替具体标准 导致问题年复一年重复出现 [2] - 存在空转性现象 只见表态不见行动 这种形式主义作风消解群众信任并破坏党的形象 [2] - "有待"成为拖延应付的高频词 调研深度有待加强 工作作风有待改进 落实力度有待提升等表述实质是敷衍漂浮的态度 [1][2] 解决方案要求 - 需要绘制清晰施工图 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环节和节点 明确何时做 怎么做和谁来做 [3] - 必须拧紧责任链条 形成层层负责 人人尽责的工作闭环 确保推进有章可循 [3] - 要求以限期办向群众交硬账 拿出马上就办的劲头 保持今天再晚也是早的紧迫感 [2][3] 能力与定力要求 - 需要具备善抓能力 主动学习适应新形势 如廖俊波通过求新求知获得破解问题的新方法 [4] - 要求保持长抓定力 正确处理显绩和潜绩关系 在持续抓 深入抓中确保决策落地生根 [4] - 需要改革担当精神 如邹碧华在法官员额制改革中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敢于触及利益争议 [3] 成效标准 - 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切实听到承诺落地的回响 等来实效而非空待 [1][4] - 要通过真抓实干攻克改革难关 将务实作风贯穿始终 实现政策开花结果 [3][4] - 需把有待变成有为 让落实掷地有声 体现说到做到 做就做好的政治品格 [2][3]
中央第四指导组和工信部联合调研组赴上海、江苏调研重点问题整治情况
快讯· 2025-07-14 21:50
行业治理与政策调研 - 中央指导组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调研组于7月8日—11日赴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南京理工大学开展专项调研 重点围绕行业发展、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等问题集中整治情况 [1] - 调研采用重点抽查、督促指导、现场办公等方式 跟踪工作进展和成效 推动解决担当作为方面问题 [1] - 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 以解决企业难题、取得标志性工作成果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 坚持开门搞教育 [1] 企业交流与行业专项工作 - 调研组深入企业查看产线、了解实情、听取民意 与企业负责人及干部职工交流 并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 [1] - 重点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治理汽车行业"内卷"和整治虚拟号码诈骗扰民等专项工作情况 [1] - 通过听取各领域各方面意见建议 以点带面推动行业治理和问题整改 [1]
认真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之四
河南日报· 2025-06-27 07:35
经济发展 - 河南省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5 58亿元 同比增长5 9% 高于全国0 5个百分点 [2]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 产业与区域发展 - 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变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2] 政策与重点工作 - 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包括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等 [2] - 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基层治理共治格局日益完善 [2] 未来规划 - 未来五年是河南省发展厚积薄发 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 [2] - 聚焦"两高四着力" 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