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保台
搜索文档
“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和平,国民党将坚定走正确路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0 11:08
两岸政策对经贸环境的影响 -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 2008年至2016年两岸频繁交流 经贸更加活络 为台湾打开发展空间 [1] - 错误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的处境陷入最不利的状态 两岸交流是迎向更美好未来的关键 [1] - 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不符合台湾民众利益 导致两岸关系迈入低迷状态 交流几乎中断 [2] 两岸沟通现状与政治基础 - 2008年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基础上互信叠加 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1] - 民进党当局不愿接受"九二共识" 导致两岸失去对话的政治基础 缺乏正式沟通管道 [1] - 赖清德发表"新两国论"与"境外敌对势力"说 将两岸关系进一步推入谷底 [2] 对当前政策的评估与呼吁 - 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和"抗中"思维 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的险境 [1] - 国民党表示会坚定地在正确路线上继续走下去 成为主动的 关键的和平缔造者 [1] - 呼吁赖清德应悬崖勒马 回到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 [2]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中国基金报· 2025-11-08 10:14
两岸关系历史与现状 - 2008年至2016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频繁交流并迎来"春暖花开" [1] - "九二共识"可带来两岸局势缓和与和平交流 国民党将继续坚定走此路线成为和平缔造者 [1] - 两岸和平环境中台湾发展空间才能打开 经贸才能更加活络 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迎向更美好未来 [1] - 错误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处境陷入最不利状态 [1] - 2008年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基础上互信逐渐叠加 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1] - 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失去对话政治基础 [1] - 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和"抗中"思维导致两岸缺乏正式沟通管道 将台湾带向兵凶战危险境 [1] 民进党政策影响 - 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提出不符合台湾民众利益且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 导致两岸关系迈入低迷状态且交流几乎中断 [2] - 赖清德发表"新两国论"与"境外敌对势力"说 将两岸关系进一步推入谷底 [2] - 呼吁赖清德应悬崖勒马回到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2]
郑丽文:“九二共识”可带来和平 国民党将走正确路线
新华网· 2025-11-08 06:47
两岸关系历史与现状 - 2008年至2016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频繁交流迎来“春暖花开”[1] - “九二共识”被证明能带来两岸局势缓和与和平交流[1] - 民进党当局不愿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失去对话的政治基础[1] 当前政策影响 - 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和“抗中”思维导致两岸缺乏正式沟通管道[2] - 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不符合台湾民众利益且不被主流民意接受[2] - 赖清德发表“新两国论”与“境外敌对势力”说将两岸关系推入谷底[2] 对台湾发展的影响 - 在两岸和平环境中台湾的发展空间才能打开经贸才能更加活络[1] - 错误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的处境陷入最不利的状态[1] - 当前政策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的险境是两岸人民所不乐见的[2] 国民党立场与呼吁 - 国民党会坚定地在正确路线上继续走下去成为主动关键的和平缔造者[1] - 呼吁赖清德应悬崖勒马回到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2] - 希望民进党当局负起责任多为台海和平与台湾民众切身利益着想[2]
国台办:愿在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共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8 06:00
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的意义 - 2015年11月7日举行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政治互动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 - 会晤巩固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国家、民族内部的问题[1] 当前两岸关系立场与呼吁 - 马英九先生呼吁民进党当局改变“抗中保台”政策,回到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上[1] - 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表示国民党会坚定方向路线走下去,扭转台海兵凶战危的局势[1] 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原则与前景 -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关系就能和平发展,台海就能和平稳定,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2] - 否认“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图谋“台独”分裂,煽动“抗中保台”,将导致两岸协商对话无从谈起,台海陷入兵凶战危,台湾同胞利益受损[2] - 统一是历史大势,“台独”是历史逆流,唯有早日解决两岸政治对立,才能确保台海持久和平[2] - 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对话沟通、交流交往[2]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2025-11-03 18:31
公司核心事件 - 郑丽文于11月1日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任期四年 [1] - 就任前郑丽文公开表态,为促进两岸和平,愿意多次访问大陆,100次也可以 [2] - 就职典礼上,蓝营重要县市首长如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台中市长卢秀燕均以公务繁忙为由缺席,仅台北市长蒋万安参加 [3] 公司战略方向 - 郑丽文解释访问大陆的目的是为解决两岸历史歧见和矛盾,并累积善意,展现台湾的诚意与决心 [4] - 其策略是希望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见所有可能的人来推动这一复杂进程 [4] -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指出,两岸统一是潮流趋势,应在保有“台湾价值”的前提下通过政治谈判推动统一 [6] 行业竞争格局 - 绿营持续对郑丽文进行抹“红”,指责其发言与大陆国台办如出一辙,背离台湾主流民意 [3] - 台湾政坛呈现特殊规律:反对“台独”且本身清廉的政治人物,访问大陆次数越多,其在台湾政坛地位越稳固 [5] - 台湾《联合报》社论认为“抗中保台”在台湾已无立足之地,未来一年台湾只有“备战与对话”两种选择 [5] 行业前景展望 - 分析认为,只要郑丽文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展现魄力并做出成绩,其政治前景将不受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结果的绝对影响 [7] - 两岸关系被视为中国国民党主席真正的主场 [7] - 郑丽文访问大陆的具体时间备受关注 [7]
喊禁大陆电商寄肉制品,绿委被打脸
人民网· 2025-10-29 10:41
事件背景 - 台中出现岛内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引发对大陆电商平台肉制品输入的担忧 [1] - 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声称淘宝等大陆电商每卖出一件肉制品就可能是一个病毒攻击 危及台湾肉品市场及经济安全 [1] - 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要求经济部门和数发部门研究让淘宝和拼多多限期落地 否则将要求这些电商下架 [1] 公司回应与措施 - 淘宝发布声明表示其台湾站未委托邮局与单一邮务局配送官方物流包裹 [2] - 淘宝针对所有平台肉类制品实施三重消费者控管机制 包括台湾IP用户相关商品搜索屏蔽 台湾用户阻断下单 台湾地址禁止运输 [2] - 在三重控管机制下 台湾用户无法在淘宝台湾站购买到违法肉类制品 [2] 行业与市场反应 - 台湾网民质疑相关指控 指出大陆肉品本就不能寄往台湾 相关禁令由民进党当局实施 [2] - 有评论认为将农业和防疫议题政治化是试图操作“抗中保台” [2] - 此次非洲猪瘟病毒初步检测结果显示与越南相似度较高 而非大陆 [2] - 有观点认为此次防疫破口源于民进党政府边境管制的失职失能 [2] 政治与舆论影响 - 相关指控被指是出于政治目的 在疫情发生后不假思索地操作“仇中” [3] - 有媒体评论认为非洲猪瘟不会猪传人 但绿营“立委”的表现证明政治脑可能让大脑产生变异 [3]
民进党“大罢免”完败有其必然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38
民进党政策对台湾经济与产业的影响 - 民进党当局推行两岸"脱钩断链"的经贸政策,直接冲击台湾在大陆市场的经贸利益,大陆作为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与投资来源,相关产业链受阻导致农业出口受限使农民收益下降、制造业订单流失引发企业外移与就业压力 [5] - 台当局"观光署"拒绝大陆人员赴台举办旅展,严重破坏两岸旅游界合作机制,导致旅游项目停滞、相关产业收益受损、部分从业者陷入经营困境 [5] 半导体产业风险 - 民进党当局为"倚美谋独"施压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并转移部分先进制程技术与产能,台积电正逐渐变成"美积电",严重冲击台湾芯片产业发展 [7] - 台积电在岛内投资计划延宕会削弱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扩张能力,部分先进技术转移可能使台湾逐步丧失以技术垄断支撑的战略自主性 [7] - 对美投资额攀升导致台湾整体经济结构对美依赖程度加深,自主性与抗风险能力大幅降低,核心产业受制于美国并加速空心化 [7] 宏观经济与贸易环境 - 美国"20%+N"高关税叠加新台币大幅升值,未来台湾可能面临产业链外移以及岛内经济动能减弱等严重问题 [8]
时评|赖清德当局“抗中保台”大失败 台湾同胞用行动支持两岸和平与交流
新华社· 2025-08-27 23:28
赖清德当局策动的"大罢免"闹剧近日尘埃落定,民进党以完败收场。这一结果如同一记响亮的耳 光重重地打在赖清德当局的脸上,清晰表明台湾社会对其操弄"抗中保台"、制造撕裂对立、限阻 两岸交流的强烈不满,广大台胞坚定支持两岸和平发展、交流合作、同胞走近走亲。 去年5月上台以来,赖清德当局不愿正视"双少数"民意支持的现实,"选输翻桌"竟想通过"大罢 免"扭转在台民意机构的少数席位劣势,又操弄起"抗中保台"这一廉价意识形态牌。一年多来,赖 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罔顾岛内主流民意,鼓吹"新两国论",抛出所谓"应对大陆威胁"的"17项因应策 略",与一些所谓"民间社团"和顽固"台独"分子相互唱和,在"大罢免"中主打"抗中保台",抹黑恐 吓、阻挠打压岛内主张和从事两岸交流交往的各界人士。他们妄图通过加剧"绿色恐怖"、制造"寒 蝉效应",实现"大罢免大成功"的邪恶目的。大陆方面对此"零容忍",坚决予以反制,让台湾民众 对"台独"的危害性、危险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月26日、8月23日两轮罢免投票的结果证明,赖清德当局为了一己之私、一党之私的政治操弄, 欺骗不了台湾社会。"大罢免"的大失败,反映的正是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当局操弄"台独"意 ...
“大罢免”被完封展现台湾社会对民进党当局强烈不满
新华社· 2025-08-24 19:59
罢免案结果与民意反应 - 针对7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罢免案于8月23日全部失败 加上7月26日针对24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和原民众党籍新竹市长的罢免案均未通过 民进党当局策动的"大罢免"以大失败告终 [1] - 民意连续两度否决无差别恶意"大罢免" 是对赖清德当局"斗争式"执政路线投下不信任票 民众用选票表达强烈不满 [1] 民进党政治策略失效 - "大罢免"被分析认为缺乏正当性 是民进党为扭转"朝小野大"不利政治结构发动的无差别政治斗争 无法获得台湾民众支持 [2] - 赖清德为罢免成功炮制的"清除杂质"等言论 被台湾主流民意视为制造仇恨、煽动分裂和清除异己 [2] - 民进党和"罢团"组织渲染大陆所谓"威胁""渗透" 但内部治理混乱 司法政治化及贪污腐败等问题 使多数台湾民众对"抗中保台"政治路线十分反感 [2] 当局施政问题加剧民意不满 - 赖清德当局未对罢免失败表示反省和歉意 持续一意孤行导致人民反感升温 [1] - 与美关税谈判结果、风灾难后重建、官员脱序表现、司法干预及光电剥削勾结乱象等问题 使选民对当局厌憎达到新高峰 [1] 主流民意转向与经济民生诉求 - 台湾民意清晰拒绝"抗中保台"政治操弄 希望当局着眼于改善经济民生和两岸关系 期待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 [3] - 若当局持续罔顾台湾民众核心诉求 坚持谋"独"路线 将招致民意持续反对并面临加速垮台风险 [3] - 两轮投票结果明确表达台湾民意对"大罢免"及民进党的不支持 若继续执迷不悟推动仇恨对立 将面临被民意终结的结局 [3]
继续推动罢免,赖清德为何一意孤行
经济观察报· 2025-08-04 20:27
民进党第二波罢免行动分析 - 8月23日第二波罢免行动将照常进行 民进党可能使用非常规手段(如爆料丑闻)试图罢免1-2名国民党籍"立委" [1][4] - 第一波罢免中24名国民党籍"立委"全部过关 第二波针对另外7名难度更大 [2] 赖清德坚持推动罢免的原因 - **锻炼选举干部**:通过罢免行动培养第二军团 为未来选举(包括2028大选)储备熟悉选举流程的忠诚干部队伍 [3] - **巩固政治资本**:借"抗中保台"口号强化支持者(尤其年轻群体)对大陆的敌意 作为与大陆博弈的政治筹码 [4] 司法部门政治化现象 - 承办柯文哲案及羁押国民党黄吕锦茹的检察官林俊言、唐仲庆、朱家蓉均获升职 [5] - 黄吕锦茹被羁押98天 需缴纳1000万新台币保释金并佩戴电子脚镣 [6] - 台湾《联合报》批评司法沦为执政党工具 导致公信力下滑 [6] 后续政治动向 - 无论罢免结果如何 赖清德计划对表现突出干部进行政治奖励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