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体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登上Cell子刊:迈威生物ADC新药,有望克服多重耐药胃肠道癌症
生物世界· 2025-07-03 15:51
胃肠道癌症现状 - 胃肠道癌症(包括肝癌、胃癌、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结直肠癌)占全球癌症诊断病例的24.6%和癌症死亡病例的34.2% [2] - 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二,胰腺癌死亡率最高 [2] - 现有筛查策略有限,导致许多病例晚期才被诊断,近50%早期诊断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2] - 外科手术和放化疗虽降低死亡率,但存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挑战 [2] CDH17靶点研究 - CDH17在胃肠道癌症中高度表达,结直肠癌临床样本表达率近100%,其他胃肠道癌症表达率23%-88% [5] - CDH17高表达与肿瘤进展、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是理想治疗靶点 [5] 7MW4911 ADC药物 - 7MW4911是抗CDH17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采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MF-6有效载荷 [6] - 通过可裂解Linker实现4个MF-6与一个抗体均一偶联,旨在解决多药耐药性 [6] - 在CDX和PDX模型中展现强大肿瘤杀伤活性和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7] -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显示良好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超过20毫克/千克体重 [7][8] 研究意义 - 7MW4911是前景广阔的ADC候选药物,有望改善胃肠道癌症治疗效果 [10] - 持续评估将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见解 [10]
基石药业-B(02616.HK)首次披露两款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全新双抗分子靶点
格隆汇· 2025-07-03 08:08
公司研发进展 - 基石药业首次披露两款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靶点:CS2013(BAFF/APRIL)和CS2015(OX40L/TSLP),均处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确认阶段 [1] - 两款药物具备同类最佳/同类首创潜力,临床前研究数据将在国际学术会议公布,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IND准备工作 [1] - CS2013通过差异化分子设计同步阻断BAFF与APRIL,临床前显示高效协同效应,较融合蛋白类具备更优药代动力学特性(长半衰期、皮下给药潜力) [1] - CS2015作为潜在同类首创双抗,双重抑制Th2炎症反应关键调控因子,临床前同样显示长半衰期与皮下给药潜力 [2] 药物适应症布局 - CS2013拟开发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IgA肾病(IgAN)等B细胞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 [1] - CS2015针对特应性皮炎(AD)、哮喘等2型炎症性疾病提供新治疗策略 [2] 行业战略定位 - 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领域存在显著未满足需求,疾病种类多、患者基数大、需终身用药,已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疾病市场 [2] - CS2013通过对成熟靶点协同阻断实现治疗升级,CS2015开创全新作用机制,体现公司拓展非肿瘤管线的战略布局 [2] - 公司践行"创新为驱动,成为改善全球患者健康的引领者"愿景 [2]
中国两大医药“隐形冠军”专利战曝光 千亿市场谁出局谁独享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9:54
核心观点 - 两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因抗体药物制备技术专利引发纠纷,该技术是两家公司营收和现金流的重要支撑 [1][2][5] - 专利纠纷已持续一年,近期公开后影响了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2] - 和铂医药技术来源于2016年收购荷兰企业,百奥赛图技术为自主研发 [6][7] - 和铂医药已连续两年盈利,2020-2024年通过技术授权获得1.85亿美元收入,潜在交易总额近40亿美元 [11][12] - 百奥赛图2024年抗体业务营收达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全球前10大药企中7家成为其客户 [14] 公司背景 - 和铂医药位于上海张江药谷,被称为"中国BD之王",核心资产为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Harbour Mice) [1][4][12] - 百奥赛图位于北京中国药谷,被称为"中国鼠王",最初提供转基因小鼠,2019年开发出RenMice抗体平台 [1][4][13] - 和铂医药合作伙伴包括阿斯利康、辉瑞、莫德纳等国内外知名药企 [12] - 百奥赛图开发了"PD-1靶点人源化小鼠",国内首个获批的PD-1药物使用了其小鼠 [13] 专利纠纷详情 - 纠纷核心是和铂医药的仅重链HCAb技术 [5][13] - 和铂医药2024年9月起诉百奥赛图侵权,百奥赛图提出管辖权异议和专利无效主张均失败 [7][8] - 和铂医药该技术在中国经历两次法庭交锋后于2022年获得专利授权 [6][17] - 和铂医药在美国也对安进子公司Teneobio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仍在审理中 [16][18] 技术对比 - 和铂医药技术路线为"KO+转基因",百奥赛图为原位替换 [21] - 百奥赛图称其平台大片段原位替换120+个V基因,和铂医药仅引入9个V基因 [22] - 和铂医药回应称并非所有原始抗体基因都适合生成仅重链抗体 [24] - 研究人员指出核心在于"轻链敲除是否涵盖沉默技术" [25] 市场影响 - 和铂医药2025年6月23日拿下6.2亿美元跨国药企大单 [11] - 百奥赛图抗体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80% [14] - 和铂医药公布专利有效后股价涨超11%,百奥赛图回应后和铂医药股价大跌15.47% [19][23] 专利法律进程 - 和铂医药技术专利在中国将于2025年7月22日到期 [21][22] - 和铂医药表示即便专利过期,其他专利也可形成技术保护网 [24] - 专家指出医药领域专利案件未来会越来越多,但很多以和解结束 [25]
Innovent Biologics (01801)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6-28 09:00
Innovent Biologics (01801) Update / Briefing June 27, 2025 08:00 PM ET Speaker0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for Healthy China two thousand thirty Oncology Innovation Summit R and D Day of Innovent Biologics. Today, we feel very pleased to share the word today together with our experts, the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partner organizations so that we can do some thought taking for like oncology, innovative drugs, so R and D, so from the right the one riding the wave to the one leading the change. So I'm the moderat ...
Akari Therapeutics Bolsters Global IP Estate for its Nove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 Immuno-Oncology Payload, PH1, with Recent Granting of Patent Protection Across India
Globenewswire· 2025-06-18 20:5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获得印度专利,加强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其创新ADC有效载荷平台推进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管线,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创新疗法 [1][3][5] 公司专利情况 - 印度知识产权局授予公司专利号为562,919的“Thailanstatin类似物”专利,涵盖公司强效免疫肿瘤PH1有效载荷、专有不可裂解和可裂解连接子及ADC技术 [1][2] - 该印度专利是公司PH1研发毒素组合的分案专利,建立在之前已发布的专利组合基础上,中国和以色列也已授予相关专利,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应外国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 [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肿瘤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新型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首个新型有效载荷PH1是剪接体抑制剂,与当前ADC有效载荷作用机制不同,能诱导癌细胞死亡并激活免疫细胞 [6] - 公司利用创新有效载荷平台推进一系列癌症肿瘤靶点的ADC候选药物管线,初始候选药物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显著肿瘤杀伤活性和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 [5] - 公司领先候选药物AKTX - 101靶向癌细胞上的Trop2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显著活性、延长生存期,且与检查点抑制剂有协同作用 [6] 行业情况 印度癌症发病率快速增长,预计到2040年将增至208万例,对创新癌症疗法的需求不断增加 [1]
Kiniks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KNS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21:00
Kiniks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KNSA) FY Conference June 10, 2025 08:00 AM ET Speaker0 Thank you. 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Paul Choi. I'm a biotech analyst here at Goldman Sachs. It's my pleasure to welcome Conixa for our session this morning on the day of the conference. I'm required to read off certain disclosures, which primarily relate to investment banking relationships that Goldman Sachs may have with firm, companies presenting here at the conference. These relationships include, investment ...
DUALITYBIO(9606.HK):EMERGING AS A GLOBAL LEADER IN ADC INNOVATION WITH NEXT-GEN PLATFORMS AND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格隆汇· 2025-06-07 17:53
差异化ADC产品管线 - 公司拥有强大的内部研发抗体偶联药物(ADC)候选产品管线 彰显其在ADC创新领域的实力 [1] - DB-1303/BNT323(HER2 ADC)针对HER2表达子宫内膜癌的首个适应症预计最早2025年提交FDA加速审批 [1] - DB-1311/BNT324(B7-H3 ADC)正在开发作为单药及与免疫疗法联用方案 适应症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等 [1] - DB-1311在9mg/kg剂量下对三线及以上SCLC患者显示出70.4%的客观缓解率 数据优于同类B7-H3 ADC竞品 [1] - DB-1311在重度治疗的CRPC患者中表现出8.3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rPFS) [2] - DB-1310(HER3 ADC)采用差异化开发策略 重点布局EGFR突变NSCLC与奥希替尼联用方案及KRAS突变NSCLC [2] - DB-1305/BNT325(TROP2 ADC)瞄准其他TROP2 ADC候选药物尚未充分开发的适应症如卵巢癌(OC) [2] - 公司正在开展DB-1311/DB-1305与BNT327(PD-L1/VEGF双抗)的1/2期临床试验 探索ADC与新一代免疫疗法联用方案 [2] 全球化合作战略 - 公司通过可复制的合作伙伴模式加速全球关键市场管线开发 [3] - 自2019年成立以来 公司创新ADC资产已吸引多家全球生物制药企业 包括与BioNTech(B7-H3/HER2/TROP2 ADC)、百济神州(B7-H4 ADC)、Adcendo(DITAC平台)、GSK(DB-1324及部分ADC)、Avenzo(EGFRxHER3双抗ADC)等达成战略合作 [3] - 合作伙伴关系总交易价值超过60亿美元 [3] - 高规格行业合作验证了公司技术平台和管线资产价值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E/2026E/2027E总收入将分别达到20亿/15亿/15亿元人民币 主要来自授权及合作收入 [4] - 预计2027E将开始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4] - 基于DCF估值模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1.04% 永续增长率2.5%) 目标价270.34港元 [4]
四川首富,身家激增至900亿元!只因一笔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0:26
公司表现与交易 - 百利天恒股价创阶段新高,2024年和2025年至今涨幅分别达37%和56%,市值突破1200亿元 [2] - 董事长朱义持股74.35%,个人身家涨至近900亿元,成为四川首富 [2] - 2023年12月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BL-B01D1授权协议,潜在总交易额84亿美元,创中国创新药BD交易纪录 [2][3] 研发投入与资金需求 - 2019-2022年研发投入从1.81亿元增至3.75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5.03%升至53.32% [10] - 2023年研发投入达7.46亿元,同比翻倍,占营收132.82%,账上货币资金仅剩4.04亿元 [10][13] - 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8.19亿元,目前有15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全球开展80余项试验 [15][16] 资本运作战略 - 2025年启动双线融资: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同时在A股筹备定增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 [4][16] - 港股IPO看重国际化估值体系,A股定增寻求本土高估值溢价,两者互补以缓解资金压力 [4][16] 创始人背景与转型 - 朱义1963年出生,从高校教师转型创业,1996年创立百利药业前身,早期聚焦仿制药 [6][7] - 2010年战略转向创新药,2011年成立百利天恒,重点研发ADC、双抗等肿瘤治疗领域 [6][7] - 坚持"耐心资金"策略,2017年前未引入风投,依靠仿制药现金流支持创新研发 [8][10] 行业地位与影响 - BL-B01D1出海标志中国双抗ADC技术获国际认可,带动行业信心 [2][3] - 中国原研FIC药品全球占比达24%,仅次于美国,2024年ASCO会议中国71项研究入选 [17] - 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等企业同期展示多项肿瘤临床进展,行业创新活跃度显著提升 [17]
2025年ASCO中国之声:映恩生物公布两项ADC药物最新试验结果 首次评估时肿瘤缩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9:32
公司动态 - 映恩生物在2025年ASCO年会上首次公布DB-1310和DB-1311的Ⅰ/Ⅱa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1] - DB-1310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 DB-1311针对经多线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1] - 公司首席科学官邱杨表示对HER3靶点和DB-1310充满信心 未来将公布在EGFR野生型肺癌和乳腺癌领域的更多数据 [1][6] 临床试验结果 - DB-1310在123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未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31% 疾病控制率为84% [2] - 在46例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亚组中 未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达44% 疾病控制率高达91% [3] - 该亚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为18.9个月 [3] 行业格局 - 全球共有11款HER3 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其中8款来自中国药企包括恒瑞医药、信达生物、映恩生物、石药集团等 [4] - 第一三共公布的HER3 ADCⅢ期试验结果显示 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8个月 客观缓解率35.2% 化疗组分别为5.4个月和25.3% [4] - 第一三共与默沙东自愿撤回HER3-DXd在美国的加速批准申请 [5] 技术优势 - DB-1310的分子设计与第一三共药物存在显著差异 能结合全新表位 阻断HER2/HER3二聚体形成和NRG与HER3结合 [6] - HER3作为泛瘤种表达靶点 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 与现有药物耐药相关 显示其治疗潜力 [6] - 公司已在EGFR野生型肺癌和乳腺癌领域观察到DB-1310的积极疗效信号 [6]
84亿美元交易撬动近900亿元财富:四川首富朱义的创新药生意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30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百利天恒股价5月30日大涨5.31%,收盘市值首次突破1200亿元 [1] - 2024年和2025年至今,公司股票涨幅分别达37%和56% [1] - 董事长朱义持股74.35%,个人身家涨至近900亿元,成为四川首富 [1] 重大交易与合作 - 2023年12月12日,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关于BL-B01D1的授权协议,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创新药BD交易纪录 [2][3] - 该交易标志着中国本土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ADC)首次成功走向国际市场 [3] - 交易公布后,公司股价迎来20cm涨停,创上市以来新高 [11] 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7.46亿元,同比接近翻番,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2.82% [10] - 2019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从1.81亿元增加至3.7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5.03%上升至53.32% [10] - 2023年底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剩4.04亿元,资金压力显著 [11] 资本运作计划 - 2025年初,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同时筹备A股定向增发,双线并进补充资金 [4] - 定向增发募资总额不超过37.64亿元,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13] - 未来三年公司资金缺口预计达48.19亿元 [1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1996年朱义创立百利药业前身,初期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为主业 [6] - 2010年公司战略转型,重点布局ADC、双特异性及四特异性抗体等创新药领域 [6] - BL-B01D1凭借独特设计及早期临床数据吸引国际巨头关注,成为公司核心管线 [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原研创新药数量在2015-2024年期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FIC药品全球占比达24% [15] - 2024年ASCO会议上,中国创新药成果显著,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多家企业均有研究入选 [15] - 生物制药行业存在"双十定律",即新药研发平均耗时十年,投入成本约十亿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