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安全

搜索文档
年内支付机构已领50张罚单 有机构被罚没超千万元
证券日报· 2025-06-25 00:43
支付机构处罚情况 - 4家支付机构被处罚,包括汇元银通、联通支付、信联支付和中付支付 [1] - 汇元银通被罚没2431.42万元,是金额最高的处罚 [2] - 联通支付被罚没164.90万元 [2] - 信联支付被罚款46万元 [2] - 中付支付被罚款200万元 [3] 处罚特点 - 监管部门采取"双罚"制,同时处罚公司和责任人 [2] - 汇元银通副总经理尹某被罚款15万元 [2] - 联通支付相关责任人关某被罚款12万元 [2] - 信联支付风控合规部经理刘某被罚款4万元 [2] - 中付支付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某音被罚款50万元 [3] 行业监管趋势 - 2025年以来支付机构已收到50张罚单 [4] - 6月份已有7家支付机构被处罚 [4] - 3家机构被罚没超千万元:北京雅酷时空1199.237万元、广州市汇聚支付1061万元、汇元银通2431.42万元 [4] - 部分机构处罚金额较小,如江苏鸿兴达支付被罚1万元 [4] 违规类型 - 主要违规情形包括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 [4] - 汇元银通存在6项违法行为,包括预付卡在未签署合作协议的特约商户使用、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等 [2] - 联通支付存在6项违规行为,包括未能确保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等 [2] - 信联支付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2] 监管方向 - 监管呈现细致化和精细化态势,关注点向数据合规、信息安全、跨境支付等领域延伸 [4] - 未来监管重点方向包括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跨境支付安全、技术风险防控 [5] - 监管部门采取"精准施策、分类监管"的治理思路,对重大合规漏洞"零容忍",对轻微违规优先处以小额罚款 [5]
百富蝉联支付卡行业安全标准委员会(PCI SSC)顾问委员会成员,以技术为基,合规优势稳固
智通财经· 2025-06-11 14:43
而在通过认证后,A920Pro产品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进化"。首先是安全层面,可有效防范新型支付 欺诈风险。其次在便捷性层面,统一规范可以减少集成工作量,简化部署并降低整体成本;同时在迁移 过程中仍可兼容现有内核,确保运营连续性,从而实现无缝过渡。 广受欢迎背后,与百富环球在技术创新与合规领域深具优势有着密切联系。关于此,最近的例子莫过于 公司的旗舰安卓支付终端型号A920Pro顺利通过EMVCo(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C-8非接触式 支付规范认证。据了解,EMVCo C-8规范由全球主要支付网络企业联合制定,百富产品顺利通过认证 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合规本身,同时也意味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商业信任与技术领导力得到了强有力 背书。 值得一提的是,百富环球同样也是EMVCo顾问委员会成员。身为该委员会成员,百富环球积极响应行 业迈向EMVCo C-8标准的趋势,早就前瞻性地根据EMVCo C-8标准优化了自身的产品。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支付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不过在支付行业里,效率从来不是唯一的追 求,支付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永恒的核心议题。对于电子支付终端供应商来说,品牌的可信赖度、产品 的安全 ...
支付要便捷也要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5-04 05:56
日前,有老人误操作,通过手机"免密支付"下单买了几百只小鸡崽,直到收到货时才发现,商家则称活 物不可以退款,引发网友热议。 在小额高频支付场景中,免密支付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但也有一些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在不知情 的情况下开通,导致无法取消、误操作下单不能退货等问题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多次发出消费 提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免密支付带来的资金损失频频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多数使用者警惕性不高,在不明情况下授权开通。同 时,支付链条各个环节责任边界混乱不清、提示不明,用户付款时"免密支付"的按钮会跳出来,稍不留 意就会开通,而取消按钮又"藏"得很深。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推广"免密支付",需要找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点,让其为 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更多正向价值。 平台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以醒目的方式提 示消费者。消费者在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前,也要认真阅读相关用户协议,尤其在一些小平台商户消费 时,不要为了优惠、折扣草率开通,同时要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 ...
中消协发布重要提示!
券商中国· 2025-03-25 14:16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 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 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 今天(25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 发布消费提示 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 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 而引发资金损失 ↓↓↓ 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 。另 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强化账户安全保护 一是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 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 恶意登录。 二是 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 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 三是 谨慎使用公共Wi-Fi, 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 养成定期对账习惯 为何"免密支付"易成盗刷漏洞? "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 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支付风险的主动防范措施有哪些? 为降低盗刷风险,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措施: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