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行业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支付机构被罚上亿:汇元银通中通汇聚包揽千万罚单三甲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20:11
从罚单特征来看,单笔超千万元的大额罚单涉及3家机构,汇元银通以2431.42万元罚没金额居首,中通 支付、广州市汇聚支付紧随其后,分别被罚1894.52万元、1061.78万元,三大机构罚单合计占总额近 41%;此外,违规领域高度聚焦,频繁出现的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到位和商户管理不力这类"顽疾"合计占 比约60%,成为监管重点打击的"重灾区"。 2025年上半年,非银行支付行业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合规红线进一步收紧。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企 业预警通最新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6月30日(以处罚日期计算),全国范围内支付机构已累计收 到罚没款项约1.25亿元,涉及快钱支付、汇元银通、中通支付等30余家支付机构,覆盖头部机构与区域 中小型企业。 支付业上半年合计被罚1.25亿元 行业合规成本持续攀升 2025年上半年支付行业罚单规模呈现"大额主导,领域聚焦"的特征,1.25亿元的罚没总额中,单张百万 元以上罚单占比超60%,大额罚单成为拉动总额的核心力量。从具体数据看,千万级罚单虽仅3张,却 贡献了总金额的43%(合计5387.72万元),单笔最高达2431.42万元的罚单被汇元银通收下,创上半年 单笔罚单纪录;50 ...
年内支付机构已领50张罚单 有机构被罚没超千万元
证券日报· 2025-06-25 00:43
支付机构处罚情况 - 4家支付机构被处罚,包括汇元银通、联通支付、信联支付和中付支付 [1] - 汇元银通被罚没2431.42万元,是金额最高的处罚 [2] - 联通支付被罚没164.90万元 [2] - 信联支付被罚款46万元 [2] - 中付支付被罚款200万元 [3] 处罚特点 - 监管部门采取"双罚"制,同时处罚公司和责任人 [2] - 汇元银通副总经理尹某被罚款15万元 [2] - 联通支付相关责任人关某被罚款12万元 [2] - 信联支付风控合规部经理刘某被罚款4万元 [2] - 中付支付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某音被罚款50万元 [3] 行业监管趋势 - 2025年以来支付机构已收到50张罚单 [4] - 6月份已有7家支付机构被处罚 [4] - 3家机构被罚没超千万元:北京雅酷时空1199.237万元、广州市汇聚支付1061万元、汇元银通2431.42万元 [4] - 部分机构处罚金额较小,如江苏鸿兴达支付被罚1万元 [4] 违规类型 - 主要违规情形包括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 [4] - 汇元银通存在6项违法行为,包括预付卡在未签署合作协议的特约商户使用、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等 [2] - 联通支付存在6项违规行为,包括未能确保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等 [2] - 信联支付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2] 监管方向 - 监管呈现细致化和精细化态势,关注点向数据合规、信息安全、跨境支付等领域延伸 [4] - 未来监管重点方向包括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跨境支付安全、技术风险防控 [5] - 监管部门采取"精准施策、分类监管"的治理思路,对重大合规漏洞"零容忍",对轻微违规优先处以小额罚款 [5]
223亿!财付通再增资,支付行业“资本竞赛”起
北京商报· 2025-06-11 22:08
头部机构增资动态 - 财付通在2024年4月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153亿元,增幅超14倍,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持牌支付机构 [3] - 2025年6月财付通注册资本再获批准增至223亿元,距离上次增资仅一年时间 [3] - 增资行动体现主管部门对财付通发展的认可,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支付服务质量提升和支付安全稳定方面的投入 [3] - 财付通成立于2006年,2011年获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拥有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等资质 [3] 监管政策影响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备付金提出更高要求,需增加注册资本金 [4] - 支付机构净资产最低限额以备付金日均余额为计算依据:超过5000亿至10000亿部分按2%计算,超过10000亿部分按1%计算 [4] - 截至2025年4月支付机构备付金达24573.54亿元,头部机构需通过增资满足净资产最低限额要求 [4] - 条例实施后支付行业从业门槛提高,增资有助于满足合规要求和自身持续发展需要 [5] 行业竞争格局 - 支付宝、微信占据行业九成份额,属于第一梯队 [10] - 具有场景的央企和互联网大厂支付机构凭借股东和场景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10] - 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艰难,正积极拓展跨境业务和出海寻找新增长点 [10] - 支付牌照数量已缩减至169家,人民银行累计注销102张支付牌照 [7] 中小机构现状 - 多家支付机构实缴资本仍不足1亿元监管要求,包括山东飞银支付(3000万元)、上海普乐斯支付(1500万元)等 [7] - 部分机构未及时增资可能因内部流程缓慢或股东对支付机构未来发展存在疑虑 [8] - 监管允许机构在续展前完成增资,审批时间约一个月,各机构仍有时间窗口 [8] 行业未来趋势 - 支付牌照将进一步整合,缺乏资本、场景和产品优势的机构将被淘汰 [11] - 网络支付业务将形成支付宝、微信引领,三四十家二线支付机构为主干的竞争模式 [11] - 银行卡收单支付业务将保持低速发展、相对平稳格局 [11] - 行业将进一步下沉,国内以存量竞争为主,更多机构将向海外和跨境业务拓展 [11] - 跨境支付将成为机构重点投入领域,头部机构仍将争夺支付入口 [12]
70亿!微信支付再次大幅增加注册资本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20:15
公司增资与监管合规 - 财付通获批增资70亿元 注册资本从153亿元增至223亿元 增幅达45 75% [1] - 此次增资体现主管部门对公司发展的认可 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 支付服务质量及安全稳定方面的投入 [2] - 财付通成立于2006年 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 2024年3月获批增资至153亿元 控股股东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 业务资质与行业动态 - 财付通2011年获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 拥有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支付交易处理Ⅰ类等资质 为微信支付 QQ钱包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3] - 近年来多家支付公司完成新一轮增资 包括财付通 易宝支付 网易宝等 [3]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亿元 可根据业务类型 规模等因素提高要求 且必须为实缴资本 [3] 行业分析师观点 - 《条例》实施后支付机构从业门槛提高 财付通大幅增资出于合规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 [4] - 增资有助于增强财务基础 支持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 同时确保风险管理合规 巩固市场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