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流域

搜索文档
数字技术如何更好赋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
中国环境报· 2025-05-27 08:10
数字技术在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成效 -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成果显著,数字孪生三峡、数字孪生丹江口和数字孪生汉江等项目已完成先行先试建设任务,为数字化场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 - 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水感知体系,形成水监测感知体系及增强的流域治理管控应用体系 [2] - 监测网络与感知能力提升,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的水文站、水位站、水质断面监测点系统收集水文、水质、水生态等数据,无人机、无人船及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广泛应用 [2] - 灾害防控能力增强,引入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整合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构建覆盖全流域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体系 [2]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 智能航运系统通过5G、北斗导航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船舶自动驾驶、智能调度,提升航运效率与安全性,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3] - 数字技术助力沿江企业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3] 数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数据共享存在障碍,涉水行业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多样,整合难度大,部分单位对数据共享积极性不高,存在"数据孤岛"现象 [4] - 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足,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引进,多技术融合应用不够深入,航运管理领域的智能调度系统与区块链技术、5G通信结合处于初级阶段 [4]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网络监测设备布局存在覆盖盲区,算力资源相对不足,数据中心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5] - 复合型数智人才短缺,流域综合治理一线所需的"技术+实操"型人才储备不足 [5] 数字技术应用赋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 - 构建跨部门联动的数据体系,建立流域数据共享专项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流域统一数据仓库,引入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可信共享 [7] - 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本土技术产品替代计划,设立技术融合创新共同体拓展新兴应用场景 [7] - 推进全域智慧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构建"干流—支流—毛细血管"三级监测网,优化数据中心布局 [8] - 完善数字人才培育体系,推动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开展数智技术专业技能培训 [8]
李国英率国家防总检查组检查湖南湘江、资水流域防汛备汛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5-09 02:13
防汛工作部署 - 国家防总检查组赴湖南检查湘江、资水流域防汛备汛工作,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 [1] - 检查组深入湘江流域湘潭、株洲、衡阳、永州城市堤防以及支流耒水东江水库、干流老埠头水文站,资水流域邵阳城市堤防、干流犬木塘水库、柘溪水库,洞庭湖区长春垸等地,详细了解雨水情监测预报、流域防洪工程调度、堤防巡查防守等情况 [1] 防汛措施与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网、水文站网"三道防线"耦合贯通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在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高风险区域优先布设 [2] - 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流域水工程科学调度、统一调度、联合调度、精准调度 [2] -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统筹水库库区、坝体和下游防洪安全,强化防洪库容和库区管理,开展水库库容曲线复核,加快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 [2] 防御工作重点 - 加快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防御工作体系,紧盯薄弱环节、突出防御重点,把责任、措施层层解构到最小单元 [3] - 着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精准划定风险点位及区域,压紧压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人员转移"五个关键环节"责任 [3] - 加强中小型水库、病险水库、重点圩垸堤防安全度汛管理,做好超标准洪水防范应对准备,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 [3] - 重点关注在建工程、穿堤建筑物、险工险段、迎流顶冲段等关键部位,加强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3]
太湖流域管理局召开网信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2025年数字孪生太湖建设和网信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4-29 16:32
数字孪生太湖建设进展 - 2024年太湖局在数字孪生太湖顶层设计、业务系统应用、信息化基础及网络安全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1] - 当前存在业务系统应用不足、模型关键作用发挥不足、新技术应用不足等薄弱环节 [1] 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 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太湖前期工作,配合水利部部署国家数字孪生流域(一期)项目并适时启动建设 [2] - 健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并深化涉水信息共建共享 [2] - 持续推进"2+N"业务应用,确保业务系统管用、实用、好用 [2] - 强化模型技术攻关,推进太湖水利大模型及风浪模型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2] - 同步建设网络安全体系,强化数据管理并落实责任 [2] -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任务落实 [2] 会议参与情况 - 太湖局局长朱威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局长戴甦及水文局(信息中心)负责人伍永年参会 [1] - 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