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水网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无棣建好现代水网推动“苦海沿边”绿色崛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7 15:26
转自:新华财经 渤海之滨的山东滨州无棣县,曾深陷"九河末梢、引黄下游"的水资源困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 水平的四分之一,67%的工农业用水依赖黄河水。旱季"有河无水"、汛期"有水难存"成为制约发展 的"紧箍咒"。 如今,漫步这片土地,马颊河碧波荡漾,工业园区清泉流淌,田间地头灌溉有序,一幅"江河湖泊碧波 荡漾,绿水青山扮靓沃野"的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无棣县以"蓄调供增节"五措并举的现代水网建设,成功破除 旱涝魔咒,为"品质无棣"建设注入澎湃水动力。 向海要水成为破局关键。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一期5万吨 产能已投产,二期10万吨/日产能项目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各项指标正逐步调试至最优状态。待项目 全面建成后,整体年供水量将稳定达到5000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区域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需求,为 当地水资源安全保障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海水淡化项目能省水,是业内共识;但成本高,又让人敬而远之。过去淡化水每吨卖价十几元,和企业 自制水价格相当,企业用水意愿不强。而现在,淡化水每吨只需7.5元。无棣县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 限公司 ...
行走江河看中国|治淮75年:从“人海战术”到智慧调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07:14
中新网蚌埠10月13日电(记者左宇坤)淮河泱泱,奔流不息。这条横亘中原的大河,既是生存之本、文明 之源,也曾是桀骜难驯的洪荒巨兽。 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陈列馆里,绣有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熠熠生辉。 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到如今数字孪生淮河初具雏形,75年治淮 历程不仅筑起了防洪除涝的坚固屏障,更见证了治水理念与技术手段的深刻变革——从千军万马肩挑手 扛的"人海战术",迈向智慧调度的AI赋能。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调控 淮河,曾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治理前,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困境长期困扰沿 岸百姓。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 历史上治淮,离不开"人海战术"。 1991年,淮河流域遭遇了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淮河大堤上临时 搭起的灾民住棚一眼望不到头,防汛却主要人力"防、守、抢"。 如今,治淮已实现从被动防御向主动精准调控的历史性转变。2024年,面对多河同频超警的严峻形势, 水工程联合调度有效避免了蓄滞洪区启用和近3万人员转移。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日益完善的工程体系——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库8600余座、堤防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