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民航二所数据服务项目入选国家级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先行先试项目
中国民航网· 2025-09-28 15:34
项目核心成就与地位 - 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成为全国民航领域首个国家级试点项目 [1] - 该项目标志着研发方在民航运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迈入国家级先行序列 [1] 数据集覆盖范围与网络规模 - 数据集搭建了覆盖国内333家单位的高质量航空数据网络 [2] - 项目未来将全面支持国内66家航空公司、261家运输机场和26家机场集团的数据需求 [5] - 系统每日将提供超过1.7万架次航班运行数据,覆盖99.9%以上的国内航班 [5] 数据质量与安全提升 - 通过构建行业首个具有业务态势感知和推理能力的领域知识图谱,数据平均有效率从71.97%大幅提升至99.14% [2] - 在数据安全方面,已实现持续运营600余日、超过550亿条数据零泄露 [2] 运营效率与试点成效 - 系统整合全国航班、机场及航空公司的实时运行数据,有效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 [2] - 在广州白云、成都双流、西安咸阳等试点机场,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提升2%,靠桥率提升3% [2] - 系统能自动监测航班延误并关联受影响机场用户,触发告警以提前进行资源配置调整 [2] 标准建设与行业协同 - 项目积极践行数据标准,建立“实践-反馈-迭代”的标准验证闭环 [3] - 支持开展《民航公共/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清单》等标准编制,并积极推动与国际组织的标准互认 [3] - 已与166家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并完成全量数据引接,正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营和收益分配机制 [3] 未来发展规划 - 依托民航“十五五”规划,项目将推动与城市地面交通数据的深度融通 [5] - 计划打造以枢纽机场为关键节点的综合交通网络,旨在为旅客提供无缝衔接的出行体验 [5]
从“人拉肩扛”到“数据驱动”:供应链为何成为数字化的关键战场?|2025 ITValue Summit 数字价值年会
钛媒体APP· 2025-09-18 16:10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 90%制造企业数据处于沉睡状态 尤其中小型企业缺乏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标准[3] - 盲目上系统和自动化导致系统间数据孤岛严重 业务协同低效[3] - 企业虽部署SAP/PLM/MES/WMS/SRM/CRM等系统 但缺乏有效数据整合 缺失全局决策视角[4] 数据沉睡问题根源 - 企业未先进行业务标准和数据标准设计 直接跳入上系统和自动化[4] - 非标制造领域采用边设计边生产边采购模式 项目独特性导致缺乏统一规范[4] - 数据分布模式不合理 客观常态化数据应存远端 主观临时性数据应存近端 但企业缺乏中心化数据管理和边缘处理能力[5] 解决方案与实践路径 - 通过AI大模型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智能关联整合各系统数据 打破数据壁垒[4] - 数字化转型需遵循标准化-上系统-数据采集-AI建模四步曲 标准化是首要步骤[5] - 采用AI分析历史销售出货库存及CPU内存等关键元器件价格数据 成功预测芯片涨价缺货风险 提前两三个月预警[6] 供应链数字化应用 - 构建供应商协同网络实现实时报价交期承诺和风险提示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处理千万级图纸数据实现2D/3D图纸快速核价[6] - 开发智能排产系统基于实时设备状态订单优先级和物料库存 动态调整生产顺序减少换线时间优化物料配送路径[6] - 制造业AI核心在于小数据和场景闭环 而非追求数百亿参数的大模型[7] 数字化内涵演变 - 供应链数字化不再是将采购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 而是通过数据打通实现端到端协同优化[3] - 数字化成功核心在于技术赋能业务的能力 需业务部门深度参与制定数据标准与应用场景[5] - 最终目标是实现供应链更稳更快更聪明 核心始终是做出好产品并交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