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数字化

搜索文档
【发展论衡】全球产业链的新趋势与中国对策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20
全球产业链变革趋势 - 全球供应链从"一体化"转向"多元化"和"区域化" 1991-2008年全球贸易占GDP比重从30%升至52% 中间品贸易占比从9%升至29% 但2008年后因非关税壁垒增加 该比重震荡下滑至45% [2][3] - 美国关税战加速供应链重构 2017-2024年中国占美进口份额下降8 2个百分点 墨西哥 越南 欧洲和中国台湾地区份额分别提升2 1 2 2 1 9 1 7个百分点 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3] - 关键产业本土化趋势加强 医药 半导体 关键矿物和能源领域本土生产受重视 美国推动"近岸外包" 墨西哥依赖度提升 [3][4] 中国产业链升级特征 - 加工贸易占比显著下降 从加入WTO初期主导地位降至2024年的18 2% 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64 1% 反映制造能力从低端代工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 [5] - 出口结构高端化转型 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下降 纺织品占比从15%降至10% 高附加值产品如车船飞机占比从4 7%升至8 2% 化工产品占比从7 9%升至10 4% [5] - "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引擎 2024年中国生产全球80%太阳能电池板 76%锂离子电池和70%新能源汽车 2020-2022年相关出口增速超70% [6] 中国产业短板与发展方向 - 核心技术领域对外依存度高 半导体设备 高端芯片 航空发动机 汽车精加工设备等自给率低 基础产业全球占比从2015年10 9%降至2020年6 2% 不足发达国家三分之一 [7][8] - 资本市场将受四大影响:新兴市场产业链构建吸引资金流入 厂房设备资本开支催生投资机会 供应链数字化与AI技术需求提升 区域化布局利好基建仓储行业 [8]
发挥电商优势助外贸企业“内销突围”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电商平台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 - 10多家主要电商平台通过订单直采、线上专区、全渠道营销支持、供采对接等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1] - 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产品评价文本挖掘、供需预测等智能算法为外贸企业提供个性化选品支持[1] - 平台通过差异化路线和新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推动外贸企业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型[1] 内销产品转型挑战 - 内销产品与外贸产品在设计理念、功能、包装、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 - 外贸企业长期深耕海外市场导致产品转换困难 需根据内销市场特点重新定位[1] - 电商平台可帮助评估产品市场潜力、竞争态势和利润空间 提供定制化选品方案[1] 销售模式差异 - 外贸订单频次低批量大交货周期长 内销订单频次高批量小交货周期短[2] - 电商平台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效率[2] - 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柔性制造、智能质量管理和仓储物流管理[2] 服务体系转型 - 外贸业务注重流程规范和风险防控 内销业务强调快速响应和用户体验[3] - 电商平台提供一站式店铺装修、SEO优化、智能客服等数字化运营服务[3] - 帮助外贸企业定制化培养电商运营人才 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3] 营销渠道创新 - 国内消费者购物习惯与海外不同 电商/直播/短视频成为重要营销渠道[4] - 电商平台提供精准市场细分和客户画像 运用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营销[4] - 通过品牌专区、智能广告投放、网红合作等方式帮助建立差异化品牌形象[4]
山西华阳集团持续完善电商平台 赋能采购数智化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6-12 10:26
公司电商平台发展历程 - 2018年与京东合作打造"京东慧采"平台,成为煤炭行业首家开展电商采购的企业,上线1-5月采购2846种商品金额750万元,比价降幅达4.1% [2] - 2020年与纳思达合作引入京东、苏宁等多家电商,实现平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2] - 2023年初启动自主建设的"华阳电商平台3.0",与阿里云合作并于同年11月上线,2024年3月全面推广 [2] - 电商采购从无到有逐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 [3] 平台功能与运营模式 - 平台包含运营端、商城端、供应商端、驾驶舱四大模块,实现采购、管理、数据集成全流程自主可控 [4] - 新增商品管理和线上验收模块,自动生成供应商评分机制,引入震坤行、西域工业品等专业电商拓展采购渠道 [4] - 与ERP、金税平台等系统互联,构建开放共享的供应链生态,采购结算全流程智能化 [4] - 累计入驻采购单位214家、供应商74家,发布商品16万件,成交金额达3.7亿元 [5] 采购效率与成本优化 - 采购周期从过去较长缩短至10天内完成,结算流程简化支持多发票一键开具 [5] - 2024年1-5月外部供应商订单官网价5696.74万元,实际采购5176.87万元,节约金额519.87万元,节约率9.13% [5] - 通过集约化管理增强议价能力,物资采购单价显著下降 [5]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数据驱动、AI赋能、业采一体、安全可控"为核心,深化业务管理与系统建设 [6] - 计划实现商品归集、智能价格监管、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可视化 [6]
物产中大高端制造实力显著提升 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学习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6:21
高端制造板块业绩与战略 - 2024年高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6.62亿元,同比增长29.00%,占公司营业收入4.95%,利润总额21.45亿元,同比增长13.26%,贡献占比33.06% [1] - 2024年研发投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17.49%,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电线电缆、热电联产、轮胎制造、镁矿和镁合金加工等板块竞争力 [1] - 投资5.75亿元收购铝合金压铸件头部企业舜富精密公司控制权,构建从上游原材料到精密压铸件的完整产业链,推进"西部占资源、中部做延伸、东部谋合作"战略布局 [1] 舜富精密公司发展规划 - 舜富精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有早期布局,与相关客户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降本增效 [2] - 未来将在控股股东支持下优化产品结构,布局镁合金产品,加大设备和技改投入以提升产能和竞争力 [2] - 公司投资标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三大赛道,关注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具备高技术壁垒的优质标的 [2] 供应链与国际化战略 - 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做强供应链集成服务,优化国际产业布局,加大"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网络建设 [3] -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化应用,促进智慧供应链和智能工厂网络发展 [5]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 积极对标三井物产、伊藤忠等国际企业,学习其全球供应链整合、投资布局和公司治理经验 [5] - 通过商业模式升级、业务结构优化和产业投资布局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5]
玉湖冷链成都园举行首场“数字赋能计划”培训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7:34
来源:环球网 近日,玉湖冷链成都园区举办商户新媒体运营赋能培训。作为成都园区"数字赋能计划"的首场落地活 动,本次培训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实战演练,为入驻商户提供直播运营思路,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帮助 他们快速融入玉湖冷链多元线上交易模式。培训依托玉湖冷链线上运营体系,助力商户打通从内容策划 到履约交付的关键环节,构建完整的运营逻辑,实现高效转化,200余家园区商户参加了本次培训。 从线上营销到线下交付,开启转型"快进键" 此次培训聚焦直播电商转化、短视频运营、内容营销策略等实用技能,通过理论授课与场景化实操结 合,精准回应传统冻品商户普遍面临的"有产品无流量、有供应链无内容、有效运营经验不足"等痛点问 题。基于对市场趋势和园区商户需求的深入调研,成都园区提出了"账号基建+运营升维+生态协同"的 立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商户从依赖线下场景的单一交易模式,逐步转向以数字工具为核心的复合型运营 模式。 培训中,讲师结合不同类型成功案例,引导商户学员厘清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内容,课程中特别融 入"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理念,鼓励商户从碎片化的内容走向系统化表达,将产地直供、冷链仓储物流、 品质保障等园区提供的供应链优势,转化为 ...
贝泰妮(300957) - 2025年5月16日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06:4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人员为通过全景网参与 2024 年度云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的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6 日 16:00 - 17:00 [2] - 地点为网上直播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龙,证券事务代表徐慜婧,原证券事务代表许玲 [2] 品牌发展与资源分配 - 主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和多品牌发展不矛盾,子品牌内部孵化、独立团队运营,各品牌有独立预算和管控 [2] - 主品牌对敏感肌人群的渗透有提升空间,公司会继续做大做强主品牌并积极布局新品牌 [2] - 公司拥有薇诺娜宝贝、瑷科缦、贝芙汀、姬芮、泊美等品牌,品牌矩阵已基本形成,梯队已构建,优势逐步建立 [3] - 公司在母婴护肤布局 Winonababy 品牌,高端抗衰布局 Aoxmed 品牌,AI 抗痘布局贝芙汀品牌,各品牌针对目标群体专业化运营 [3][4]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严格遵守上市监管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原则,提高有效性和透明性 [3] - 2023 - 2024 年度,公司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A 级”评定,将继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3] - 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人接听电话、回复邮箱和互动易平台问答,积极参加策略会、路演活动 [3] 盈利与运营策略 - 孵化业务品牌需一定周期,公司要求运营到一定年限的独立品牌单独核算实现盈利 [3] - 2025 年公司将通过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全域会员打通、AI 赋能、供应链降本、组织架构提升重塑等多维度提升运营能力 [3]
“共建商品条码生态 推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倡议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9:57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采购领域时常出现供应链各方协同困难、商品数据管理混乱、价格虚高等问题。一 方面,采购各方的编码规则缺乏统一标准机制,导致信息沟通不畅、数据难以共享。另一方面,商品数 据质量参差不齐,非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严重阻碍了采购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此外,缺乏对采购人、评标专家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无法获取真实市场信息,造成采购决策失误, 导致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采购配置高于实际需求。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网记者28日了解到,"共建商品条码生态 推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 升级"倡议当天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来自能源、金融、钢铁等行业国有企业,以及安徽、河北、江苏、广东等地标准化机构参加倡议 仪式,倡导企业坚持使用商品条码,保障商品身份的唯一性;积极推行"源头赋码",坚持"一码到底"原 则;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全面提升数据质量。通过发挥商品条码在数字化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开辟央国 企采购新模式、新路径,引领采购领域朝着高质量、可持续方向稳步迈进。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业,商品条码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纽带,其标准化程 度影响着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参加倡议仪式 ...
东阿阿胶多元并举首季营收净利双增 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毛利率达73.63%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4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东阿阿胶依托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与聚焦高毛利产品,加快驴皮库存去 化,提升产能利用率,推动毛利率从2019年的47.57%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73.63%。 多产品线齐发力 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滋补龙头东阿阿胶(000423)(000423.SZ)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4月27日,东阿阿胶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实现净 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 对于业绩快速增长,东阿阿胶表示,一季度,在"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战略下,东阿阿胶核心产 品东阿阿胶块、复方阿胶浆及健康消费品线多元并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转让体现了东阿阿胶主动退出非核心医药流通领域,集中资源发展阿胶及衍生品主 业的决心,以强化稳固OTC第一大单品,滋补养生第一品牌地位。 近五年研发费7.87亿 公开资料显示,东阿阿胶于1996年7月上市,主要从事阿胶和阿胶系列及其他中成药等产品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 回顾其发展历程,2019年前,东阿阿胶的净利润曾连续12年保持增长。2018年,公司营收73.38亿元, 同比微跌0.46 ...
从外企CEO到“工厂红娘”:她打造采购额超千亿的数字化平台,让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杀疯了
创业邦· 2025-04-24 11:15
海智在线平台业务模式 - 核心业务包括非标零部件供需智能匹配、创新产品落地验证以及以支付结算为核心的供应链综合服务 覆盖研发设计、寻源匹配、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到结算交付全流程 [6] - 平台累计采购额超千亿元人民币 2024年平台订单额达226亿元 线下实际订单规模放大10倍 [6] - 已连接全球107个国家28万采购商和70多万家中小工厂 形成制造业数字网络 [6][28] 创始人创业背景 - 创始人佘莹曾任职美国工业B2B平台亚太区CEO 因外企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梦想而创业 [8][10] - 2014年通过"产房对赌"方式尝试管理层收购未果 最终于2015年创立海智在线 [9][10][18]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中国400万家中小工厂存在设备利用率低(厂房设备运转率不足50%)、客户单一等问题 [13][14] - 采购商与工厂间存在信息断层 导致交易成本高企 海智在线通过构建订单图纸数据库(100万+图纸)和工厂产能数据库(200+数字标签)实现秒级匹配 [19][28] - 呼叫中心早期获单率仅1/4800 通过持续积累形成竞争壁垒 [26][28] 平台赋能案例 - 浙江永康保温杯厂跨界生产胰岛素存储装置 [4] - 张家港汽车配件厂开拓5家新客户并成为欧洲跨国企业供应商 [30] - 广州金属制造公司年开发30+欧洲新客户 协同制造贡献70%产值 [30] - 创新验证服务帮助客户缩短50%产品验证周期 降低成本近一半 [30] 组织变革与战略升级 - 2018年创始团队全员调岗组建"X战队" 完成组织结构升级 [32][34] - 2024年重点拓展中西部地区 建设地方专区复制"工厂数字化标签+供应链协同"模式 [37] - 开发碳排放计算工具等绿色生产功能 应对欧盟碳排放报告新规 [41][42] 全球化布局 - 支持27种语言交易 搭建非标零部件B2B金融体系处理80+交易场景 [44][46] - 提出"+中国供应链"战略 认为中国供应链在创新、成本、效率方面具绝对优势 [45] - 目标使中小工厂成为全球工业体系"必选项"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