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生

搜索文档
杭州临空:在“新围垦”的沃土上翱翔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12
萧山文化赋能经济发展 - 萧山持续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融合发展 通过文化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围垦展示馆建设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体现"围垦精神"对现代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深远影响 [7][9] 临空经济示范区战略定位 -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定位为"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 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 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 目标打造世界级滨江水岸和产业新高地 [10][12] - 示范区采用"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六位一体协同机制 推动核心启动区征迁清零和产业空间重构 [10] 重大产业项目进展 -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聚焦大飞机关键部件维修与研发 填补浙江高端航空维修产业空白 [15] - 杭州生物科技谷三大园区集中开园 致力于构建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强化临空高附加值产业生态 [16] 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 - 阳城滨江片区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规划融合"古今双堤"设计 形成国际风范滨江天际线与古韵文化带 [11][12] - 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征迁启动 大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同步推进 通过"机与会"双引擎驱动临空经济跃升 [13] 围垦精神与现代实践 - "百日攻坚"征迁效率体现现代版"人定胜天"气魄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延续围垦开拓精神 [9][10] - 红山农场从边缘农场转型为临空经济"C位" 印证"艰苦创业 勇于竞争"的红山精神与围垦基因 [9]
文润万家 惠民泽心谱华章——杭州绘就文化与民生实践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无墙"的艺术,城市的温度 城市的温度,藏在文化的细节里;民生的厚度,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温情中。文化的价值,不仅 在于典籍馆藏、名家大作,更在于它倾听民声、回应民生、温润人心。 近年来,杭州的文化建设已深度融入了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中。从西泠·武林美术馆的公共文化阵 地建设,到玉鸟集、大屋顶等生活美学场域的兴起;从非遗进社区、夜校进街道、"文化特派员"的践 行,到文化场馆与城市生活空间共融共生的探索……杭州,这座历史与创新交织的城市,以一系列"润 物细无声"的文化实践,让公共文化服务伴随城市发展的脚步迭代升级,绘就了一幅"文化为民、文化乐 民、文化惠民"的新时代画卷。 杭州人俗称的"老城北"(今拱宸桥以北区域),奠定了杭州重工业发展的深厚基础,曾拥有杭州钢 铁厂、半山电厂等40余家中大型企业,承载了一代人的奋斗记忆。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优化,老城北迎来了转型与蝶变——全新的住宅区拔地而起,板块功 能重新划分。2019年大城北示范区十大项目中,一系列的文化设施集中落地: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当 代艺术中心、小河公园、杭钢遗址公园…… 这一系列文化设施的集中布局,既是对城市文脉的有力延续,也是对居民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