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合作

搜索文档
上合副秘书长:传承与创新,天津与上合奏响协奏曲丨世界观·上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6:14
上海合作组织活动与天津发展 -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詹内什·凯恩在天津举办的"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中称赞天津既现代又美丽,注重文化遗产保护 [2] -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的自动化与绿色能源应用被作为可持续发展典范展示 [2] 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目标与全球影响 - 上海合作组织以文化合作与人道主义交流为核心,促进成员国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 作为全球重要多边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鼓励加强融合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经济与文化繁荣创造机遇 [2][3]
陕西兵马俑亮相澳大利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9:10
展览概况 - 展览名称为"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 在澳大利亚珀斯的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开幕 [1] - 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 西澳大利亚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举办 [1] - 是西澳大利亚州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博物馆展览 [1] -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2日 [2] 展览内容 - 分7个展区 以2000多年前的中国为历史背景 [1] - 展出饰品 器皿 乐器 武器等上百件文物 [1] - 包括真人大小的兵马俑和华丽战车 [1] - 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如数字沙盘 虚拟墓穴等装置 [1] - 设有互动设计 如通过平板电脑为兵马俑复制品绘制颜色 [1] 展览意义 - 西澳大利亚博物馆CEO表示这是澳中文化合作的重要范例 [1] - 将加深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1] - 促进西澳大利亚州与中国在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1] - 中国驻珀斯总领事表示将拉紧中澳人文纽带 深化文明对话 [1] - 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注入新动能 [1]
为中国—中亚合作搭建青春之桥(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热依扎(右)与京师律师事务所哈萨克斯坦合作办公室主任李豪在京师全球布局图前合影。 李鹏(左)接待国内考察团并就合作事宜签约。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闫晖(右二)与同事们交流工作。 随着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落幕,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新蓝图正徐徐铺展。在中国 与中亚各国的交流合作中,一批青年华侨华人活跃其中。他们凭借双语优势,利用自身在经贸、文化、 医学等领域的积累,助力一批合作项目落地,推动各国民众越走越亲。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新一代华 侨华人正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中亚合作搭建青春之桥,书写崭新篇章。 哈萨克斯坦青年律师热依扎—— "中哈法律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在这片蓝海中扬帆远航" 早晨五点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朝阳明媚,热依扎·马尔哈巴的手机通知频繁起来。作为中国京师 律师事务所哈萨克斯坦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热依扎忙碌的一天就在跨时区的工作对接中拉开序幕。 从2019年赴哈萨克斯坦留学,到如今留在哈萨克斯坦专注法律服务工作,青年涉外律师、95后哈萨克族 姑娘热依扎把哈萨克斯坦视作一片职业发展的热土。 "我出生在中国新疆,是哈萨克族,从小就会说汉语和哈萨克语,在与哈萨克斯坦人交流上有 ...
未来一周,在上海感受香港“西九文化区”
新浪财经· 2025-06-20 07:15
沪港文化周活动概况 - "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于6月18日在上海开幕,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办,涵盖展览、演出及沙龙等七大文化艺术节目,系该机构成立以来首次在香港以外举办大型跨领域文化展演[1][3] - 开幕式汇聚沪港两地嘉宾,超100位香港艺术家参与,香港舞蹈团及口琴世界冠军何卓彦献演[3] - 活动覆盖上海六大文艺地标,包括张园、上海国际舞蹈中心、JZ Club等,持续至6月23日[1][6][9] 核心展览项目 -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已吸引8万观众,展期延长至8月10日[4]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张园策划"城市脉动"展,集结16位香港当代艺术家,通过多媒体作品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展期至7月31日[4][6][7] - 策展人郑婵琦邀请龙家升、又一山人等艺术家,以张园历史及双城风貌为蓝本创作[6] 重点演出内容 - 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2场,系该剧内地巡演首站[6] - JZ Club举办三场"爵士荟",林恺铃、何卓彦等香港新生代音乐人参与[9] -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在宛平剧院上演,该作品曾获中国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奖项[9] - 香港舞蹈团舞×武剧场《凝》及编舞家盘彦燊《鸣》(独舞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出[11][12] 联动商业推广 - 上海新天地推出"西九艺游"限定摊位,两周内派发超5,000份礼品,包括每日18,000"亚洲万里通"里数大奖[15][17] - 西九与MANNER COFFEE合作推出限定联名产品,设计融合维港天际线及香港城市符号,并在两家门店打造主题空间[16]
记者手记|在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感受非洲文明脉动
新华社· 2025-05-21 14:36
新华社达喀尔5月21日电 记者手记|在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感受非洲文明的脉动 新华社记者司源 坐落在达喀尔市中心的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内,猴面包树铁塑挺立在展厅中央,金属质地的枝 桠向四方舒展。穿过高耸醒目的圆形主馆,工作人员正有序布置当天特别为儿童准备的观展活动。 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18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儿童为主 题,孩子们及其家人可以免费入馆参观,我们同时组织一系列文化互动,让他们在欢乐中了解和认同自 身文化。"馆长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利告诉记者。 作为中非文化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这座由中国援建的博物馆自2018年12月开馆以来,已成为该国乃 至整个非洲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着文化典藏、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和公众教育等多重使命。 走进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鲜明的非洲叙事视角:展览单元包括"人类的摇篮""大篷车与小帆 船""今日非洲"等,从史前岩画、民族工艺、殖民遗物,到当代绘画、装置艺术,展品涉及非洲大陆及 加勒比、拉美等地,呈现了非洲文明从古至今的厚重底蕴和当代表达。 "我最喜欢面具展厅,它讲的是祖先和神灵的故事。"今年7岁的马马杜·迪乌夫兴奋地对记者说。马 马杜的 ...
修复尼泊尔九层神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06:02
中尼文化遗产保护合作项目 - 中国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于2017年开工,2022年通过中期验收,2024年通过竣工验收 [6] - 项目是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重建一揽子中长期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震后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7] - 项目受中国商务部委托,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技术指导下,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整体修复任务 [7] 项目修复成果 - 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后,在罗汉院布设了中国援助尼泊尔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的永久展览 [6] - 3700余件雕刻构件按原型制重做补配,老旧构件利用率达到85% [11] - 80余名当地技艺精湛的木雕工匠与泥瓦匠受聘开展构件的精细修复、利用与预拼装等工作 [11] 修复技术挑战 - 九层神庙建筑群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约有550平方米的局部建筑完全倒塌 [8] - 东南角塔整体向西南方向歪闪,严重倾斜,80%的墙体因为地震造成的挤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开裂 [8] - 建筑局部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排水不畅等问题 [8] 修复技术方案 - 项目工作队首先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减少墙身荷载 [9] - 对屋面及出现漏水、渗水的地方做临时防水层,在罗汉院内院与建筑外圈分别搭设内、外满堂脚手架 [9] - 采用金属绳索对结构薄弱节点进行加固,这种柔性材料能够很好地与硬质娑罗木配合 [13] 中尼文化合作 - 项目工作队专门聘请了世代在王宫工作的传统木匠和尼泊尔专家参与修复,严格遵循纽瓦丽建筑的传统工艺做法 [13] - 中方团队和尼泊尔文物保护同行以及当地传统工匠互学互鉴,互帮互助,顺利完成九层神庙震后修复 [14] - 尼泊尔考古局原局长高塔姆称赞修复项目保护了九层神庙建筑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4] 后续合作项目 - 目前中国团队正在尼泊尔努瓦科特杜巴广场王宫开展修复工作 [15] - 努瓦科特杜巴广场王宫修复一期项目是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的第二个项目 [15] - 该项目将使该遗产各要素得到真实、完整的保护,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尼泊尔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交流 [15]
以包容合作、共同发展谱写时代新乐章(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 - 由法国和中国联合建设的国际化疫苗创新平台,在知识科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2] - 采用无人机快速配送疫苗至偏远山区,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为机器人接种提供可能 [2] - 体现法中两国政府和企业长期互信、共同愿景的合作成果 [2] 中国科技与基建发展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 [2] - 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和东方超环装置运行破千秒 [2] - 中国发展为全球提供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2] 中国市场与经济贡献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充满活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3]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涵盖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3] 法中第三方市场合作 - 法国是最早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3] - 2015年以来两国在非洲、中东欧推进多个项目,2022年签署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 [3] - 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总金额超17亿美元 [3]
第三届澳中友谊杯高尔夫邀请赛成功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30 10:10
澳中友谊杯高尔夫邀请赛 - 第三届澳中友谊杯高尔夫邀请赛于4月28日在堪培拉皇家高尔夫俱乐部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各州、市以及堪培拉地区的100多位高尔夫爱好者参加 [1] - 开幕式由组委会秘书长张德秀主持,组委会主席蒋德仁致欢迎词,首都政府议员、影子体育部长米利根出席并致辞 [1] - 比赛决出A、B两级的冠、亚、季军,130多人出席颁奖晚宴,首都政府国际事务局局长史麦斯和前首都多元文化办公室主任马尼基斯出席颁奖典礼并讲话 [1] 活动意义与影响 - 史麦斯表示此次活动体现了澳中体育领域的互动与交流,对两国经济、文化合作将产生积极作用 [2] - 今年是堪培拉与北京缔结姐妹城市25周年,此次活动对25周年纪念有特殊意义 [2] - 马尼基斯认为此次高尔夫邀请赛不仅是对姊妹城市缔结25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一大贡献 [2]
“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成立
扬子晚报网· 2025-04-29 12:42
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卫东介绍了南通大学基本情况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他希望双方高校以成立"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为契机,拓宽合 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充分彰显教育联通文明、合作创造未来的时代精神,共同为推动中保两国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作出贡献。 大会通过了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章程、联盟主席团成员、秘书处成员名单、理事名单。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当选中方轮值主席,保加 利亚瓦尔纳自由大学校长Petar Hristov当选保方轮值主席,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秘书长、南通大学、瓦尔纳自由大学特聘教授杨明当选为秘书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 近日,"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南通大学举办。保加利亚全民教育基金会主席Grigor Vladimirov、瓦尔纳自由大学副校长Eleonora Tankova、联盟秘书长杨明、保加利亚亚洲体育文化旅游协会秘书长Law Sarah应邀参会。 "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成立大会由南通大学、保加利亚瓦尔纳自由大学主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纺织服装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承 办。来自桂林旅游(000978)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中国地 ...
记者手记丨“期待向更多中国读者展示摩洛哥的美”
新华网· 2025-04-28 08:40
新华社拉巴特4月27日电 记者手记|"期待向更多中国读者展示摩洛哥的美" 新华社记者霍晶 巨大的海报墙上写满了各种语言的"欢迎"。在第30届拉巴特国际书展会场正门旁,一群摩洛哥孩子正在 老师带领下准备入场参观,天真的笑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 近年来,摩洛哥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也助力书展影响力的提升。记者看到,书展现场展示和售卖的 出版物琳琅满目,以阿拉伯语和法语为主,含有摩洛哥元素的书籍很受欢迎。 一位名叫萨阿德的参展工作人员搬来了一大摞精美画册,向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是关于'特布 里达'马术表演的,这些是介绍非斯和梅克内斯古建筑的,这一本是介绍摩洛哥电影院历史的,影迷不 能错过。"这些画册大都有法、英、阿三语版本,装帧考究、内容详实。"我们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也很 独特,这是我们的自豪来源。我们很期待向更多中国读者展示摩洛哥的美。"萨阿德说。 虽然为期10天的书展27日闭幕,但现场人气却丝毫不减。此次书展吸引了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780家展商参展。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被誉为"阅读之都",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26年"世界图书之都"称号。拉巴特 国际书展一直被摩洛哥各界视为"旗舰"文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