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体验
搜索文档
特色“文化游”打造新鲜体验感 博物馆、图书馆成热门打卡地
央视网· 2025-10-04 19:17
博物馆联动创新 - 河南洛阳五大热门博物馆首次联合推出特别活动,以“组团出圈”方式提供一站式、深层次、趣味强的文博体验 [1] - 活动以“奇遇”为核心融入互动玩法,五大场馆均量身打造“文物代言人”进行场景化讲解与互动,如“大禹”讲解早期文明、“三彩俑使者”推荐文创周边 [4] -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融合VR技术引入沉浸式数字展,游客佩戴智能设备可开启自然与历史主题的时空穿越 [7] -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有身着古装的讲解员赠予特制文博地图,邀请游客沉浸式探寻历史脉络 [6] 图书馆及文化机构运营 - 浙江图书馆假日入馆读者量翻倍,举办老电影展播、中秋朗诵雅集等十余场活动,并推广阅读方法分享心得 [11] - 陕西省图书馆三馆区联动开放,推出6大类16项文化主题活动,日均进馆量达12000人,累计参与活动读者4万人次 [11] - 山东省新华书店开展“青年夜校”、“书香夜市”等夜间项目,创新推出“夜宿书城”阅读体验,孩子们通过XR技术“穿越”到书中世界 [13] - 国家图书馆假期前三天入馆读者量近6万人,自习座位“一座难求”,少儿馆和典籍博物馆也迎来大批观众 [14] 传统文化活化体验 -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豫章书院修缮后全新亮相,设置雕版印刷、投壶、诗词飞花令四大国风闯关环节,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活”起来 [16]
文旅新探·秋游新疆|新疆库车:聆听千年丝路回响
新华社· 2025-09-25 20:58
0:00 晨光熹微,第一缕金辉唤醒了苏巴什佛寺遗址。始建于魏晋时期的这处佛教遗址屹立于新疆库车市却勒塔格山南麓,东、西两寺隔河相望,仿佛 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秋风掠过断壁残垣,卷起历史的尘沙。公元7世纪,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曾在此驻锡讲经。站在遗址高处迎风而立,仿佛还能听到千年之前, 这片土地上回荡的钟鼓梵音。 库车,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坐落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不同文化在此碰撞融合,绽放出璀 璨的文明之花。 石窟、古城堡、烽火台……库车市180处文物中,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 2023年,库车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整座城市犹如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漫步其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游客在苏巴什佛寺遗址参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清晨的苏巴什佛寺遗址。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在库车市友谊路闹市区,地下七八米深处,藏着新疆首座地下遗址博物馆——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珍贵的汉式砖室墓群。 墓门照墙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中国传统神兽纹 ...
从“买买买”中读懂中国故事|“老外”游上海(四)
国际金融报· 2025-08-01 16:46
【编者按】自从中国持续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以来,"老外"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 尾,"China Travel"(中国游)迅速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正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上海,在这个夏天迎来入境游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 座城市,体验消费场景、感受服务便利、观察城市面貌,也在心中留下属于他们的"上海印象"。 《国际金融报》推出"'老外'游上海"系列报道,从消费、出行支付、城市影响力到吸引力背后的城 市品牌,透过外国游客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带你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 0:00 从简单的"买个小玩意",到主动关注中国IP的设计语言,游客消费的背后,是对中国本土美学和文 化表达认同感的悄然建立。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年轻游客则更关注街头时尚。"上海人穿得非常有型,和我在悉尼看到的完全 不一样。我想带点酷酷的东西回去。"她正站在潮牌集合店中翻看货架,配合电子支付系统和多币种结 算,购物体验一气呵成。 对中国品牌的重新定义,也体现在游客对科技产品的兴趣上。一位来自南非的游客直言:"我真的 很想带一辆电动汽车回去,可惜办不到!"他告诉记者,虽然在当地,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越来越常 见,但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