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

搜索文档
淇水之畔育新风
经济日报· 2025-07-09 16:00
淇河岸边、子贡故里、朝歌故地,"文明街巷"焕然一新,"文明榜样"熠熠生辉,"文明实践"精彩纷 呈……今年5月,河南省鹤壁市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荣誉背后,是鹤壁市始终坚持全域创 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以时代新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谁能想到,从前其貌不扬的老巷子,现在有这么多年轻人来拍照打卡。"鹤壁市山城区居民常艳丽说起 改造升级后的小巷,感慨万千。 近年来,鹤壁坚持聚焦民生改善,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94个,整治农贸市场19个,提升背街小巷91条, 新增公交站点297个,显著提升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水平,让群众收获了更佳的生活 体验。依托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深化创建成效,鹤壁累计改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307个, 建成淇河书屋162座,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鹤壁人的生活日常。鹤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累计改建公园游 园超200个,新增绿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华夏南路被评为"中国最美樱花大道",淇河鹤壁段入选全国 首批"美丽河湖"案例,鹤壁生态之城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1500余名模范好人以凡人善举弘扬时代新风。鹤壁还围绕理论宣 ...
昌江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大会
海南日报· 2025-07-01 09:34
昌江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大会 以更高标准推动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海南日报石碌6月30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6月30日,昌江黎族自治县全国文明城市创 建工作总结大会召开,总结创文相关工作经验,动员全县以更高标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昌江于5月23日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我省首个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少 数民族自治县。自启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昌江全力以赴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 了城市文明气质的全面蜕变。 昌江推行"县级领导+社区+机关单位"责任制、网格化联勤联动作战机制,实现作战区域无盲点、 不交叉、全覆盖;全面开展县城区域"蜘蛛网线"治理,根治"飞线充电"老大难问题;率先在全省开展县域 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实施集团化办学,切实办好学校、医院,实现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双提升";完善 道路通行相关设施,城市道路安全畅通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建立林长制智慧平台,推动全县森林覆盖 率达62.55%,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立黎陶传习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基地等场所,开 展"三月三"、木棉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经过六年的文明城市创 ...
全域创建 系统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4
城市改造与文明创建 - 周口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通过系统化改造老旧小区实现三区融合片区化改造 涉及中心城区8批72个创文片区 [1] - 对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4个老旧小区进行连片改造 解决危楼加固和私搭乱建问题 惠及群众近30万人 [1] - 改造背街小巷及胡同1800条 完成合四为一的小区整合 显著改善停车条件和居住环境 [1] 政务服务优化 - 建立"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整合社区警务室 党建 民政 养老等基本公共资源 实现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2] - 创新设立社区警务室办理证明等事务 解决居民远距离办事难题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2] - 通过领办代办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居民反馈购物和办事便捷性显著提升 [2]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 组建"川汇义警"护学岗志愿服务队 在上下学高峰期维持校园秩序 采用平安众筹自愿无偿模式 [2] - 整合专业防范力量和群防群治资源 创新群众参与机制 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2]
“首创即成”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9:12
转自:草原云 5月2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以 "首创即成"的奋进之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高质量发 展的长卷上绘就浓墨重彩的时代新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凝聚着16万草原儿女深耕不辍的心血—— 从文明蓝图的擘画到实景画卷的铺展,从民生愿景的描绘到幸福质感的升腾,每一寸热土都镌刻着锲而 不舍的奋斗印记,让 "可爱鄂托克"的文明之光璀璨绽放。 如今,一份闪亮的成绩单见证着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的争创信心,映射出可爱鄂托克的幸福底色。 全域赶考:"面子"与"里子"并进 文明是什么?在鄂托克旗全域可找到答案。 老旧小区完成了"大变脸",口袋公园绘出了"街角画",15分钟健康圈、阅读圈、便民生活圈让百姓的幸 福"出圈"…… 鄂托克旗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要"面子"美,还要"里子"靓。 当地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建立五级网格创建机制,25名县级领导、119 个包片单位、3400余名干部职工全部结对包联到小区街巷、社区居民…… 这是鄂托克旗开展的居民小区维修改造工程施工场景。 这是鄂托克旗的夏日风光 ...
【榆林】文明城市“养”成记
陕西日报· 2025-06-04 06:34
"早上,我从小区微信群里得知今晚放电影,下午早早吃完饭就过来了。社区组织的这些活动特别 好。大家聚在一起看电影,邻里关系更亲近了,生活也更丰富了。"5月26日傍晚,榆林市阳光城社区榆 兴苑小区广场人头攒动,居民张亚清笑着展开折叠椅。 夏季的榆林,塞上风光如画。漫步榆溪河畔,垂柳拂过清波,"志愿红"点缀林荫小道;驻足社区广 场,非遗匠人指尖翻飞,孩子们围着陕北说书的舞台听得津津有味;斑马线前,公交车司机轻踩刹车, 微笑示意行人先行——一幅幅文明图景,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红楼梦》是一本'天书',包罗万象,谁都可以在里头找到自己的所好……"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何依工应邀到榆林市图书馆,围绕《红楼梦》与市民交流,共同探讨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的魅 力。 2019年,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后,榆林市便确立创文工作"一年初见效、两年 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的目标。他们把创建行动纲领具象化、资源整合智能化,实施了交通、餐桌、上 网、旅游"四个文明行动"与城市基建、社区治理、农贸市场等民生短板"十大攻坚提升行动"。2024年, 全市累计改造无障碍设施412处,47所校园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智慧化农贸市场 ...
乌兰察布:同绘文明卷 共筑幸福城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乌兰察布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是全市人民十年共同努力的结果 通过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1] - 全市607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校园)对接1235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覆盖群众达35.8万户 自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1+2"结对共建活动1.2万余场 服务群众60万余人次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00余件 [4] - 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均超过98% [4] 创新工作机制 - 推出"1+2"结对共建活动 "1"代表一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 "2"代表两个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通过双向奔赴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 [2] - 在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纳令沟村 50多位村民通过手工编织技能培训 掌握了制作技能 实现足不出户就业增收 [2][3] - 各文明单位创新运用"讲、评、帮、乐、读"等形式 聚焦群众需求 精准开展志愿服务 [3] 精神文明建设 - 推出自治区级以上道德模范53个 培育"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等20多个 建立2000多人的先进典型动态管理库 [8] - 设置5个"榜样在身边"专题专栏 发布1200余篇先进事迹报道 张贴13000余张宣传海报 建设6个"榜样在身边"主题公园 [8] - 通过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传播道德模范事迹 [6][7] 全民参与机制 - 70余名市区两级领导干部包联12个街道 229个单位与564个小区结对共建 形成"四个一"工作法 [9] - 成立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 "有时间做志愿者 有困难找志愿者"蔚然成风 [9] - 全市群众通过点滴文明行为积累 如文明出行、礼貌让座等 争做城市文明代言人 [10]
【渭南 】“党建带群建”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陕西日报· 2025-05-30 06:24
社区服务与关怀 - 渭南市临渭区供电社区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物资采购和定期体检服务,确保老人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1] - 社区干部、志愿者主动为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包括米面油和药品的采购与配送 [1]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体检,提供专业健康建议 [1] 文明城市创建成效 - 渭南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党建带群建,合力促创建,为民解难题"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 解放街道整合党建资源,组织共建单位开展排查活动,修补绿化带4600平方米、刷新墙面2300平方米、更换垃圾桶152个、增配灭火器580瓶 [2] - 渭南市依托"城乡治理一张网",10万名党员下沉网格,解决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问题7866个 [5][6] 基础设施与环境改善 - 临渭区医保局为渭南饭店小区安装6盏太阳能路灯,解决居民夜间出行问题 [2] - 华州区红岭小区垃圾场改造为足球场,改善环境并满足居民锻炼需求 [5] - 渭南市道路平整宽阔,配备人行道、盲道与无障碍设施,建成17个主题公园和52个"口袋公园" [6] 群团组织与文明活动 - 渭南市开展便民赶集日活动,设立"社区特惠专区"并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7] - 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和学雷锋志愿服务,营造热爱劳动的氛围 [7] - 社区邀请群团组织和志愿服务队提供便民服务,增强社区文明与人情味 [7]
杭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杭州日报· 2025-05-25 12:43
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 杭州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桐庐县、建德市同步卫冕 [1] - 新增多个文明村镇、单位、家庭及校园入选全国"文明榜单",彭清林、杨金龙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1] 道德模范与城市精神建设 - 2023年评选83例"杭州好人"、12例"浙江好人"、5例"中国好人",形成城市文明星河 [2] - 修订《道德先进典型关爱礼遇实施办法》,构建涵盖落户、医疗、教育等全维度礼遇体系 [2] - 建立194名市级模范动态数据库,实施负面清单机制保障荣誉含金量 [2] 文明创建活动与成效 - 第二十一届邻居节、第五届"百万百日文明出行零违法挑战赛"吸引5万市民参与"21天文明习惯打卡" [4] - "礼让斑马线2.0版"通过科学配时与志愿劝导结合,开展千余次文明劝导 [4] - 乡村文明建设中,余杭区径山村首创"茶多分"治理机制,钱塘区蜀南村通过"五治五共"推动村集体经济连续六年总收入超1700万元 [5] 公益宣传与市民参与 - "车让人、人快走"公益广告在景区大屏、地铁公交电视滚动播放超116万次 [5] - 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满意率连年攀升,共建共享氛围浓厚 [5] 文明实践与城乡融合 - 全市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11.1万场次,富阳区上山村、灵桥镇王家宕村通过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8] - "杭州市文明帮帮码"平台构建智慧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点单、线下执行"全流程闭环 [7] - 滨江区闻涛社区打造4000平方米市级有礼公园"最美广场",作为志愿服务阵地与文明展厅 [8] 特色文化载体与创新治理 - 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民俗市集、端午非遗体验促进文化传承 [4] - 移风易俗政策有效抵制高额彩礼,桐庐县后岩村等形成"文明风向标"效应 [4][5] - 西湖区设立文明观赛(演)先行示范区,雷锋广场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 [6]
昌江坚持“为民思维”,建立长效机制,绘就全国文明城市新画卷
海南日报· 2025-05-24 09:34
昌江文明城市创建成效 - 昌江黎族自治县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命名名单,标志着其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5] -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包括街道整洁度提升、交通秩序优化、城市规划系统化以及政务服务效率提高 [5] - 通过"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感 [5] 创建机制与组织架构 - 2022年2月成立创文指挥部,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 [6] - 将县城划分为10大社区网格和122个小网格,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多部门协同治理 [8] - 推行"路长制"和综合执法分片包干监管,联合交警、环卫等多部门形成常态长效监管机制 [8] 城市治理精细化措施 - 设立"门前三包"红黑榜,对环境卫生实施"每天一保洁、每周一扫除"制度,引入市场化环卫服务 [9] - 升级改造102个老旧小区,治理"蜘蛛网线",拆除近万处违法建筑和占道经营摊位 [10] - 增设便民流动摊位和临时疏导点,开展诚信街道创建,优化市容环境秩序 [10] 交通文明与志愿服务 - 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行动,通过增设停车位、交通标识和"交警+志愿者+铁警"模式整治违规行为 [10] - 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队伍,在高峰期劝阻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行为,形成互助氛围 [10][11] 精神文明品牌建设 - 打造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品牌活动,通过典型家庭案例(如符世海家庭)传播孝道与邻里互助理念 [12] -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弘扬"植树娘子军"精神及黎族特色文化 [13] - 推动非遗进校园,创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13] 民生工程与基础设施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覆盖率达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价值转化试点 [15] - 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及智能电网 [15] -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就业驿站乡镇全覆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15] 公益宣传与文明氛围 - 在主干道、公园等区域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利用电子屏等多载体传播文明新风 [14] - 公益广告设计兼具美观与教育功能,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宣传格局,提升公民道德意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