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开发

搜索文档
市北高新:全力打造市北高新园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新型楼宇经济格局
全景网· 2025-09-19 18:1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产业投资围绕硬科技质量提升与产业生态培育双目标 聚焦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重点领域 构建政策+空间+投资+生态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 - 产业服务依托园区7大服务平台及15个一站式服务窗口 提供创业指导 项目论证 政策对接 投融资 产业资源及资本市场等一揽子服务 形成政府+园区+专业机构的立体服务体系 [1] 园区定位与政策支持 - 市北高新园区作为静安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与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核心承载区 静安区政府出台支持区块链产业和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2] - 全力引入数据智能类企业 持续提升园区数智企业产业密度 丰富数智市北品牌内涵 [2] 招商引资策略 - 依托中环数字产业创新带区位优势 聚焦招大引强与招新引优策略 [2] - 全力打造产业集聚 企业集群 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格局 [2]
东湖高新刘洋:推动园区运营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31.66% 主要因园区运营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2] - 归母净利润4918万元 [2] - 园区运营板块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速近30% [3] - 环保科技业务上半年营收8.94亿元 [6] 战略转型 - 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从空间载体提供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 [2][3] - 形成"一体两翼 适度多元 创新引领 国际布局"新战略构想 [4] - 以园区为功能平台 发展环保科技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并培育生物医药等方向 [4] - 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 加速战新产业集聚 [8] 园区运营 - 当前产业园区空置率超30% [3] - 公司运营园区出租率超70% [3] - 47个产业园区遍布国内外 其中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3][4] - 生物医药园区聚集近500家企业 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集聚优势 [4] - 提供2.0版本运营服务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人力、法务等配套资源 [5] 环保科技与零碳园区 - 2007年发展大气环保业务 2016年进入水务环保业务 [6] - 国内规划建设200多个零碳园区 但仅十分之一能实现全周期碳管理和市场化运营 [6] - 自研绿色低碳智控系统 动态监测能耗与碳排放 [7] - 通过技术集成打造零碳园区中枢系统 适配不同园区场景 [7] - 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等前后端技术能力 [7] 创新与投资布局 - 组建创新研究院 围绕环保科技板块需求进行创新 [8] - 建立人才库 聚集各业务板块所需人才 [8] - 调整设立战略投资部 整合战略与投资职能 [8] - 目前拥有7只产业基金 正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8] - 目标两年内战新产业营收及利润比重显著提升 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 [9]
上海千亿巨头暴雷!实控人跑路日本,员工被迫离职
创业家· 2025-08-30 18:06
公司经营危机 - 均和集团自2024年中开始出现拖欠工资、取消绩效奖金及长期欠薪的情况,并在2024年6月要求员工限期离职,否则停发工资和社保 [8] - 公司在全国多地产业园项目遭查封,上海警方立案侦查,且涉及大量诉讼、被执行信息、失信执行人及限制高消费记录 [9] - 截至2025年7月,均和集团及实控人何旗因欠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合计53.64万元被上海黄埔税务局追缴 [9] - 公司23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达246.19亿元,对外投资的7家公司股权均被冻结 [10]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均和集团实控人何旗为福建人,1982年出生,17岁接管家族生意,21岁(2003年)在上海创办公司,以钢铁贸易起家,后拓展至海外市场 [16] - 2013年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参股九江银行、成立孚玉基金,并参与江西银行H股上市 [17] - 2018年公司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年收入接近千亿元,超过世茂、奇瑞、伊利、茅台等企业 [17] - 2019年何旗以8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472位,成为长乐首富 [18] - 公司业务涵盖全球大宗贸易、金融服务、城市运营、产业园区、实业重工及工程建设,拥有5000余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达1300亿元 [19] 商业模式争议 - 媒体质疑公司核心模式为“大宗贸易+产业园开发”,通过与地方城投成立合资公司(城投持股51%、均和持股49%),以虚假钢材购销合同做大营收,并换取低价产业用地开发园区 [21] - 该模式近年被严厉打击,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发布声明否认参与产业园配套房地产及房地产开发业务,强调大宗贸易业务实现“四流一致”,且未参与任何PPP或BT项目 [22] 行业对比与警示 - 均和集团与雪松控股、正威集团、多弗集团等企业类似,遵循“高杠杆+贸易空转+资本腾挪”的扩张模式,在信贷收紧和监管趋严后迅速崩塌 [26]
德必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97.53万元,同比下降41.15%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2亿元 同比下降4.56% [1] - 净利润797.53万元 同比下降41.15%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东湖高新: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2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4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50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5.42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74亿元 较初始募集资金减少12.68亿元 主要由于投入募投项目9.90亿元 偿还银行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3.50亿元 支付发行费用367万元[1] - 募集资金专户累计获得利息收入6,475万元 其中2025年1-6月利息收入208.64万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实行专户存储和严格审批程序 在浦发银行 汉口银行和民生银行开设三个专项账户[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汉口银行账户余额1.08亿元 民生银行账户余额1.66亿元 浦发银行账户已注销[1] - 公司已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各方均按规定履行职责[1][2]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重庆两江新区半导体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结项 累计投入3.83亿元 投资进度100% 2022年9月竣工[2][3] - 东湖高新合肥国际企业中心项目累计投入2.21亿元 投资进度100% 预计2028年9月竣工[3] - 长沙东湖高新金霞智慧城项目累计投入1.74亿元 投资进度100% 一期2021年12月竣工 2.2期预计2027年12月竣工[3] - 武汉国际智造中心产业园项目一期累计投入6,337.65万元 投资进度39.61%[3] - 东湖高新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累计投入4,104.80万元 投资进度31.58%[3] 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 2024年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因合肥国际企业中心项目和长沙金霞智慧城项目受区域产业导入及综合配套兑现程度不及预期影响[3] - 重庆两江新区半导体产业园项目节余资金1.42亿元 其中建设投资节约9,530万元 获得政府补助7,200万元 已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3][4]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4.25亿元 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7.39%[2] 募集资金使用合规性 - 公司未发生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 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现金管理 超募资金使用等情况[2]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不存在管理违规情形[2]
市北高新:科创策源构筑数智主引擎,产业集聚塑造硬核增长极
全景网· 2025-08-22 17:54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产业园区面临企业引不来留不住困境 空置率居高不下成为行业普遍痛点 上半年行业在供需失衡和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持续承压 [1] -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核心理念 加速布局数通链谷和视听静界等产业新赛道 推进都市型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1] - 公司注册企业数达5200余家 包含跨国地区总部28家 央企民企类总部企业17家 全球服务商企业14家 数据智能企业800余家 [1] 数通链谷产业布局 - 园区以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 沿云数智链产业升级脉络深耕 建设具有区块链应用生态特色的数通链谷 [2] - 构建从底层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聚集超过170家区块链企业 其中核心区块链企业70余家 [2] - 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6月在园区揭牌 围绕企业买算力接数据部模型装软件需求 打造一站式数字化服务资源平台 [2] 视听静界产业建设 - 静安国际科创社区聚焦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各类总部企业 聚集超高清视听产业和低空经济等数字新赛道 [3] - 园区集聚超高清视听企业和机构超50家 包括像航科技和域动锐翼等标杆企业 [3] - 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加产业技术根据地两大阵地 构筑芯片设备至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3] 城市更新与空间体系 - 走马塘整体转型区作为上海城市更新首批入库项目 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和老旧厂房改造推动城市功能升级 [4] - 走马塘区域已有序启动7个更新地块 涵盖联合转型和自主转型等多重项目类型 [4] - 公司构建一谷一环一走廊产业空间体系 通过载体空间梯度布局培育创新创业环境 [4] 未来发展计划 - 园区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 推动资源高效整合与协同创新 [4] - 通过精准招商产业招商生态招商等手段 持续增加数智企业产业密度 [4] - 不断丰富数智市北品牌内涵 为静安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
新能泰山:公司以产业园开发、综合资产运营及电线电缆生产为主业
证券日报· 2025-08-18 21:35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业包括产业园开发、综合资产运营及电线电缆生产 [2]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当前重点做好现有业务运营管理 [2] - 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业务拓展 [2] - 正在研究适合业务转型发展的市场机遇 [2] - 不断寻求新增长点以提高公司内在价值和竞争力 [2]
电子城: 电子城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14
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两项议案,包括子公司债权债务处置方案和组织架构调整 [1] - 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表决结果为全票通过两项议案 [1][6] 债权债务处置方案 - 子公司昆明公司与慧港投资公司、空投集团存在多项债权债务关系,涉及项目回购款拖欠金额达103,875万元,其中项目二期5地欠款68,450万元,3地欠款35,425万元 [2][3] - 昆明公司拟通过诉讼方式追讨欠款,并解除3地回购合同及关联的《资产委托运营管理合同》 [5] - 慧港投资公司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存在执行风险,昆明公司将根据情况调整诉讼策略 [5] 项目合作与欠款详情 - 昆明公司与空投集团子公司慧港投资公司签订多项回购协议,涉及项目一期、二期5地和3地,总回购价款金额未完全支付 [2] - 项目二期5地已于2022年4月交付运营,但慧港投资公司仅支付771万元,剩余68,450万元未支付 [2] - 项目二期3地已完成审计,但慧港投资公司拒绝确认审计报告,未支付35,425万元回购款 [3] 产业扶持资金 - 昆明公司收到滇中新区管委会拨付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2,967万元,专款用于项目招商、运营和管理 [4] - 截至2024年末,剩余未核销的扶持资金金额为4,266.57万元 [4]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为加强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推进办公室职能移出党委/公司办公室,并增设数字化推进办公室/信息与数字化事业部 [6] - 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内控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同步更新 [6]
电子城: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20:41
公司公告 - 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所属子公司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债权债务处置方案的议案》[1] - 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1]
市北高新(600604.SH):没有启动对持有的商业地产RWA的计划
格隆汇· 2025-08-14 16:2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运营管理的市北高新园区正大力培育区块链产业发展 [1] - 公司持续推动区块链产业企业在市北高新园区的聚集 [1] - 公司没有启动对持有的商业地产RWA的计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