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谁是“车企一哥”?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08:10
车企一哥竞争态势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收入3025.06亿元 同比增长32.49% 上汽集团总收入2995.88亿元 同比增长5.23% 两者差额仅29.18亿元[5][9][14] - 比亚迪2024年下半年汽车业务收入3890.65亿元 较上汽集团3429.04亿元高出461.61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优势大幅收窄[14] - 上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205.26万辆 同比增长12.35%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4.63万辆 同比增长40.19%[16][17]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0万辆 同比增长33.04% 较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多149.97万辆 但总销量仅领先9.34万辆[16][18] - 比亚迪2025年4月销量突破38万辆后增长停滞 7-8月连续两个月跌破38万辆关口[30] - 上汽集团通过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推出"SAIC尚界"品牌 首款产品将于9月上市 后续两款产品开发加紧推进[25][26] 竞争对手动态 - 上汽集团7月销量33.75万辆(同比增长15%) 8月销量36.34万辆(同比增长17.87%)[31] - 吉利汽车7月销量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8月销量25.02万辆(同比增长38%)[31] - 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量创新高:零跑5.71万辆 小鹏3.77万辆 蔚来3.13万辆[31] - 小鹏Q3交付指引11.3-11.8万辆 蔚来Q3交付指引8.7-9.1万辆 9月交付量预计均将再创新高[31][35] 行业竞争环境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实施三次促销举措 包括5月下旬推出海洋网10款智驾版车型"限时一口价"最低5.58万元起[19] - 行业出现"一口价""过度营销"等乱象 被指扰乱正常商业秩序并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23] - 广汽集团与华为成立华望汽车(投资15亿元) 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26] 企业战略调整 - 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全面对标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模式[27] - 上汽集团通过流程优化和敏捷开发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产品定义和成本管控等业务流程得到改进[28] -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0%) 与华为合作成效显著[26]
月销仅6辆,曾对标特斯拉的豪华品牌被曝要退出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21:5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极星汽车由吉利控股和沃尔沃联合打造 定位电动豪华品牌[1][2] - 2024年6月单月销量仅6辆 4月及5月销量无法显示 3月仅1辆 上半年累计零售销量不足70辆[4] - 在线购车系统关闭 直营线下门店仅剩1家 销售体系处于瘫痪状态[2][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总资产40.54亿美元 总负债73.83亿美元 净资产为负33.29亿美元 处于资不抵债状态[1][11]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51亿美元 其中2024年单年净亏损达20亿美元[11] - 2024年6月获PSD Investment注资2亿美元 但难以解决根本财务问题[1][9] 股东结构与资本支持 - 沃尔沃持股比例从18%降至16% 并明确不再提供资金支持[1][8][10] - 李书福通过PSD Investment及吉利瑞典子公司合计持股66% 成为实际控制人[9][10] - 吉利控股正推动整车品牌整合 强调结束多品牌分散运营造成的资源内耗[11] 产品战略与定位问题 - 产品定位在超豪华与大众市场间反复横跳:极星1售价145万元 极星2降至29.98万元 极星3回归70万元级 极星4又回到30万元级[12] - 依赖沃尔沃燃油车平台进行"油改电"开发 空间利用欠佳 续航和智能化未获市场认可[14] - 研发和产品定义权仍在瑞典 本土化滞后 难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15] 管理与运营挑战 - 八年内更换七任中国区CEO 平均任职时间不足一年半[1][16] - 2024年春节后启动裁员 涉及销售、运营岗位 高层及人事部门在3月退场[4] - 与星纪魅族的合资公司极星科技于2024年4月终止运营 中国市场分销权被收回[18] 质量与售后问题 - 2020年以来因高压电供应、制动软件缺陷、单踏板模式隐患等问题多次召回[6] - 海外市场因倒车影像故障遭调查 安全口碑持续下滑[6] - 车主反馈4S店无人接待 车辆未经真实检修便被送回[5] 资本市场表现 - 总市值仅23亿美元 不足2022年上市时的十分之一[11] - 股价曾跌破1美元 面临退市风险[11] -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将估值从180亿克朗下调至0克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