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便利化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免签政策打开中韩旅游“新空间”
环球网· 2025-10-13 06:52
中韩旅游市场复苏态势 - 国庆中秋假期中韩双向旅游呈现同步复苏趋势,中国游客通过品尝韩式炸鸡等活动为韩国旅游市场增添活力,韩国游客则飞往中国体验山水文化 [1] - 韩国自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6月30日限时允许三人及以上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入境15天,政策官宣后携程平台"韩国"关键词搜索量和预订量显著上升,团队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57% [2] - 中国自2024年11月起对韩国实施30天免签措施,去年11月至今年9月11日韩国入境中国旅游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131%,机票和酒店订单分别增长90%和163% [6][8] 游客数据与增长预期 - 9月入境韩国的中国游客达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国庆长假期间经仁川机场入境旅客预计为13.46万人次,同比增长30.5% [3] - 今年1至8月赴华韩国游客近199万人次,同比激增40.6%,部分旅行社表示赴华团体产品需求已恢复至疫情前九成,预计全年访华韩国游客将超过230万人次 [8] -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预计免签政策期内将吸引中国游客约100万人次,韩国央行估算中国团体游客每增加100万人次将带动韩国GDP提升0.08个百分点 [2] 游客画像与消费偏好 - 对韩国游最感兴趣的中国游客以年轻人为主,90后占比33%,80后占比27%,00后占比19%,主要客源城市为上海、北京、杭州等,偏好首尔、济州、釜山等目的地 [5] - 韩国游客来华主要目的地为上海、北京、香港、大连等,"周五下班飞中国"成为韩国社交平台热梗,国庆假期韩国对张家界、黄山等自然景区搜索量同比提升110% [6] - 韩国人热衷的中国文化打卡地包括苏州园林、国家博物馆、故宫等,文化地标热度增幅超过80% [6] 交通运力与行业合作 - 韩国航空公司加快恢复中国航线,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自上半年起已恢复并增设昆明、青岛等城市航线 [5] - 今年上半年中韩航线旅客达780.34万人次,同比增长24.4%,远高于整体国际航线7.1%的增幅,航线恢复与免签政策形成正向循环 [5] - 大韩航空与携程旅行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涉及散客、商旅、旅游等产品的投放与开发,旨在共同做大中韩旅游市场 [10] 政策影响与市场机遇 - 免签政策将促进团队游、主题游需求增长,带动零售、免税及餐饮业复苏,同时简化签证流程有利于商务人士往来,推动MICE市场发展 [10] - 韩国观光公社正携手中国主要旅行社开发"K-POP体验""韩剧拍摄地巡游"等新项目,推动消费模式由购物型向体验型转变 [11] - 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消费额达98亿美元,占当年外国游客总支出的44%,中国游客的回归对缩小韩国旅游收支逆差具有关键作用 [11] 行业建议与发展方向 - 建议优化入境体验,加强多语言服务、支付便利化,如整合韩国支付方式,提升韩国游客旅行便利性 [9] - 挖掘文化资源,推广非遗、民俗、美食等文化体验,吸引韩国游客深度探索中国,可与韩国旅游机构联合开发跨区域线路 [9] - 针对中国游客偏好提供多语言服务和支付便利,开发深度体验产品满足年轻游客与家庭客群需求,通过社交媒体展示多元旅游资源 [12]
“让中国之旅更加丰富、生动、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签证便利化政策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到47个 过境免签国家扩大到55个 [1] - 实施"一站式"入境服务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1] - 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允许特定区域跨省旅行 [2] 入境旅游数据 - 北京口岸前7个月入出境外国人达328.5万人次 同比增长37.7% 占出入境总量27.3% [2] - 张家界海关推行"先期机检"后 旅客通关时长从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 [3] 支付与消费体验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从试点推广至全国 [6]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境外融合服务平台 支持多国货币实时结算 [5] - 外籍游客普遍使用支付宝 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 [6] 交通与服务优化 - 首都机场30分钟内完成外国人临时驾驶许可办理 [2] - 推出护照扫码乘坐高铁 英语驾照考试等服务 [8] - 泉州上线英文版"一部手机游泉州"小程序 发布外籍人员服务手册 [7] 文旅设施升级 -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3] - 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现护照扫码快速入场 [5] - 南浔服务区等交通枢纽提供多语种扫码支付服务 [6] 国际交流影响 - 免签政策使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研究生年内3次赴华 [5] - 瑞士商会成员企业商务出行效率提升 实现"订票即走" [8] - 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免签政策促进全球青年文化交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