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退休社会

搜索文档
“无退休社会”突袭日本,会是中国未来的样本吗?
36氪· 2025-06-09 12:52
日本"无退休社会"的成因 - 人口结构倒金字塔: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1%,75岁以上占比超15%,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1.3,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供养比恶化至1.5:1,2040年将达1:1 [2] - 经济压力驱动: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仅40%,老年夫妇每月养老金缺口5万日元(约2500元人民币),30年累计缺口2000万日元(约100万元人民币) [3] - 文化心理影响:终身雇佣制传统将社会价值与职业身份绑定,退休被视为"社会性死亡" [3] - 政策强制推动:退休年龄从55岁逐步延至70岁,2006年强制企业雇佣至65岁,2021年扩展至70岁 [3] 日本"无退休社会"的结构性困境 - 健康风险:75岁以上驾驶员事故率显著偏高,持续劳作加剧身体损耗 [6] - 就业质量恶化:高龄劳动者多从事非正式、低保障岗位,65岁以上相对贫困率达20% [6] - 代际摩擦:年轻人担忧职场机会被挤压,但老人主要填补低吸引力岗位 [6] - 创新动能衰退:职场老龄化导致决策保守化、技术接纳速度减缓 [6] 中国老龄化挑战与差异化路径 - 老龄化加速: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养老金替代率不足50% [8] - 经济基础差异:人均GDP仅为日本1/4,生存压力迫使更早、更久工作 [8] - 技术替代潜力:机器人密度仅为日本一半,自动化可对冲人力短缺 [8][11] - 家庭养老缓冲:子女赡养和祖孙照料传统提供日本不具备的社会支持 [8]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潜在解决方案 - 养老保障改革:加速全国统筹,农村养老金覆盖率不足5%,需构建"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10] - 技术赋能:在建筑、物流、制造等领域提升机器人应用,解放人力至情感与创造力岗位 [11] - 观念重塑:平衡"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尊重自主选择权 [11]
“无退休社会”突袭日本,会是中国未来的样本吗?
混沌学园· 2025-06-07 12:33
在当今日本的都市景观里,一个显著现象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运行面貌: 银发身影穿梭于出租车驾驶座、便利店收银台、餐厅后厨,甚至建筑工地、保洁和护理等一线岗位。 70 岁、80 岁仍在工作,早已不是个例,而是成为被广泛讨论的 "无退休社会" 现实切片。 这幅邻国的画卷,正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投射到深度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 我们同样面临着 "未富先老"的尖锐挑战,经历着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剧变,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隐忧也日益凸显。 日 本,这个走在超老龄化最前沿的国家,其"无退休社会"的实践,犹如一面棱镜,既折射出系统性困境, 也映照出应对的路径与代价。 那么,尖锐的问题直指核心: 日本为什么会形成"无退休社会"? 日本 "无退休社会" 的成型,是人口结构剧烈倒转、经济系统承压、文化惯性与政策推力共同编织的现 实图景。 人口结构的倒金字塔是这一切的起点 。 1970年日本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今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 29.1%,位居全球首位,而75岁以上高龄老人更是突破总人口的15%。生育率持续低迷,总和生育率长 期低于1.3,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与此同时,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 导致老年群体规模如滚雪球般膨 胀。 ...
整形外科之父的传奇人生|荐书
第一财经· 2025-05-20 16:46
"烹饪最初只是一门简单技艺,历经一个又一个世纪的精细化演变,如今成为一门深奥复杂的技艺。" 《法兰西美食一千年》 [法] 帕特里克·朗堡 著 范加慧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5年4月 作者的研究内容涵盖烹饪器具、烹饪场所、烹饪技艺、烹饪流派、用餐礼仪、用餐场所和饮食习惯等。 他不满足于呈现一份菜谱或菜品清单,还会援引中世纪以来的烹饪专著、宅邸财产清单、建筑图纸、绘 画作品等,尝试展现法兰西美食的"方方面面",参透法式烹饪背后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美] 琳赛·菲茨哈里斯 房莹 译 译林出版社 2025年1月 这是一段曾被忽略的医学史,讲述了整形外科之父哈罗德·吉利斯的传奇人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死亡相生相伴的,是身体的伤痛与残缺。与截肢者不同,被毁容的士兵从战场 归来后,常常将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他们之后的生活也往往与他们的面孔一般支离破碎。正是战争的 创痛推动了整形外科的发展。尽管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这个词语在1798年就已经诞生,但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前,整形和美容手术非常少见,躺在手术刀下接受实验性手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感染风 险,如果手术操作不当,还可能加剧毁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