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气度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大变化!“从0到1”成主流,公募新投资观曝光
券商中国· 2025-11-16 15:16
公募基金投资理念转变 - 公募基金对"从0到1"投资观从厌恶转向接受和拥抱 业绩优势日益凸显后 投资理念发生显著变化 [1] - 股票风险偏好抬升 公募业绩排名背后的持仓审美与传统估值指标如自由现金流等渐行渐远 中证红利指数今年来仅微涨约3% 行业景气度叙事流行刺激"从0到1"理念觉醒 [2] "从0到1"理念渗透投研圈 - 权益类基金今年普遍实现可观收益率 赚钱效应吸引申购资金涌入 使基金开始深度挖掘"从0到1"机会 [3] - 传统选股逻辑基于现金流、市盈率、市销率等指标 "从0到1"长期处于非主流 尤其当60后、70后基金经理掌握话语权时现象突出 偏好"成熟稳重"投资体系 [3] - 公募行业年轻化趋势明显 新世代话语权和影响力扩大 基金投资理念多样化 最近三四年业绩排名十强中年轻选手霸屏 高收益基金业绩来源很大部分是"从0到1" [4] 景气度投资推动理念转变 - 行业景气度指标流行天然排除许多传统行业 为挖掘"从0到1"提供逻辑基础 创业板指数今年涨幅达45% 显著跑赢中证红利指数的约3%涨幅 [5] - 传统行业虽能实现业绩增长和可观利润回报 但缺乏想象力 消费主题基金普遍业绩垫底反映景气度投资影响 [5] - 固生堂案例显示 尽管上半年利润增长双位数且持续分红 但营收增长降至个位数 年内股价仍有约10%跌幅 营收个位数增长与基金追求景气度指标需求相差甚远 [6] - "从0到1"公司虽缺乏传统基本面吸引力 但营收可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甚至三位数高增长 实现从1亿营收到10亿营收的跨越 更契合景气度投资 创新药基金和人形机器人基金霸屏业绩排行榜 [6] "从0到1"赛道投资逻辑 - "从0到1"投资极具诱惑的主因是赚取行业质变的高弹性收益 赛道具有长周期投资特点 超额收益想象力大 [7] - 以人形机器人赛道为例 2025年或是量产元年 行业处于商业化前夜阶段 随着量产推进和生产成本降低 应用场景落地 有望实现类似智能手机或电动车的发展轨迹 产业和政策端预计有很多进展 行业将进入量产加速阶段 [7] - 在风险偏好抬升的市场中 "从0到1"投资具有较好可操作性 尤其是技术曲线早期、产业规模空间大且增速快的阶段 是捕捉超额收益最好时期 但须研判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在市场情绪较低时做好风险防范 [8] - 重点关注新兴成长方向如固态电池、AI、机器人、低空等领域 AI和机器人是近年来想象空间最大、最有共识的科技创新方向 未来可能涌现大幅改变人类社会的产品和技术 预计有较长周期投资机会 [8]
相聚资本:行情告一段落了吗?
新浪基金· 2025-08-01 16:06
市场行情表现 - 年初以来Deepseek引领AI行情 新消费 创新药 算力等多点开花带动指数上涨 [1] -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3% 创业板指上涨8.14% [1] - 7月31日至8月1日沪指两日下跌1.54% 创业板指三连阴累计下跌3.49% [1] 行情趋势判断 - 中长期战略方向确立向好 明年后年机会持续改善 [2] - 上涨后出现调整属正常现象 属于健康市场状态下的获利了结行为 [2] - 行情表现为"曲折中向上"特征 调整幅度与时间点无法预知但无需担忧 [2] 板块估值与基本面 - 宽基指数涨幅未出现急涨 投资者情绪保持克制 [3] - 多数上涨板块基本面成分高于情绪 估值合理且业绩弹性充足 [3] - 情绪过载后股价可能出现三种走势:基本面强劲快速调整结束/基本面降速进入盘整/基本面恶化持续下跌 [3] 投资策略与方法 - 调整期间需重新审视持仓结构 把握投资节奏感 [4] - 港股近期弱势源于行业结构差异 新消费/创新药/互联网板块集中而制造业表现更好 [4] - 投资结果取决于认知能力与投资方法匹配 需持续迭代方法并避免将阶段性回报误判为永久有效 [4] 投资认知成长 - 投资错误是成长必经过程 通过改正错误实现认知升华 [5] - 不应害怕市场变化 每次调整后都是投资能力的提升机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