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美腾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
中证网· 2025-09-01 15: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万元 [1] - 研发投入达2881.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87% [3] 业务结构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装备、智能系统与仪器两大类 [1] - 煤炭领域形成七大解决方案,TDS智能干选机在国内煤矸分选行业市占率第一 [1] - 非煤矿业形成矿物深度预选、智能浮选、矿业智能化三大解决方案 [1] - 再生资源领域形成矸石综合利用、金属深度分选回收、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三大解决方案 [1] 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签订单3.37亿元,累计取得合同金额达5.36亿元 [2] - 较2024年同期5.16亿元订单金额增长3.88% [2] - 截至报告期末有2亿元已中标但尚未签订合同的项目 [2] 技术突破与业务进展 - 非煤矿物分选领域实现滑石矿分选技术攻关并获取订单 [2] - 锰矿分选、硫铁矿分选技术实现订单落地或项目中标 [2] - 行业专有大模型"知煤大师"在多个项目中实现订单落地 [2] - 灰分仪、井下煤泥水系统、高压压滤机等产品均有潜在订单储备 [2] - 井下"选-充"一体化方案与多家能源集团开展技术交流并积累潜在项目 [2] 海外拓展 - 与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潜在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3] - 在印度、蒙古、中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区域推进项目落地 [3] - 通过招聘当地员工、建设澳洲试验室、邀请客户实地参观等措施深耕海外市场 [3] 研发创新 - 累计获得国际专利授权3项,国内专利授权492项(含发明专利172项) [3] - 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117项 [3] - 持续完善研发管理体制与创新激励机制 [3]
和而泰(002402.SZ):上半年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增长78.65%
格隆汇APP· 2025-08-14 20:5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1] - 控制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同比增长16.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 [1] - 控制器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同比增长56.35% [1] - 控制器业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67.69% [1] 业务发展 - 公司新客户、新项目交付增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 盈利情况得到有效恢复 [1] - 持续深化家电、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三大战略主航道 [1] - 蓄势突破智能化业务新赛道 [1] - 聚焦高价值客户,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增长 [1]
涛涛车业(301345):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开辟增长新曲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1 19:4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投资评级:增持 [4] - 目标价格:181.20元 [4] - 当前价格:157.14元 [11] 核心观点 - 涛涛车业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构建"渠道+技术"协同模式,加速机器人产品在北美落地,拓展消费级场景并推动产品二次开发,形成新增量业务曲线 [2][11] - 合作聚焦三方面:①北美销售共拓(依托涛涛车业全渠道体系)、②C端场景共研(联合开发高潜力应用)、③商业化落地提效(整合资源加速物流/安防等领域应用) [11] - 公司全球化产能布局完善,形成"中国+东南亚+北美"三位一体制造体系,北美三大工厂(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实现部件生产与整车制造闭环 [11]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E营收38.22亿元(+28.4%),归母净利润6.56亿元(+52.2%),EPS 6.04元 [11] - 2023-2027E净利润CAGR达37.3%,ROE从9.5%提升至22.8% [11][12] - 当前估值:PE 26倍(2025E),PB 4.87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PE 19.20倍 [11][13] 市场表现 - 52周股价区间43.04-161.35元,总市值170.7亿元 [5] - 近12个月绝对涨幅236%,相对指数超额收益210% [9] - 流通A股29百万股,占总股本26.6% [5] 产能与业务布局 - 北美本土化制造:电动高尔夫球车产线已投产,越南工厂覆盖车架/动力总成等核心工序 [10][11] - 智能化布局:首台人形机器人样机落地,技术合作补充产品短板 [10][11]
比亚迪智能化业务变动
新浪科技· 2025-05-16 20:15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将智能辅助驾驶升级为核心战略之一 2023年上半年内部会议确认这一方向 [1] - 组建两大自研团队"天璇"和"天狼" 2024年6月通过内部赛马机制加速技术追赶 [1] - 2024年9月底整合两大团队为单一自研团队 "天狼"负责人李锋出任总负责人 [1] 组织架构优化 - 新技术院实现智能化业务最清晰划分 李锋统管辅助驾驶与座舱软件自研业务 韩冰负责硬件产品交付业务 [2] - 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业务由同一管理层统筹 降低跨部门合作成本 [2] - 采用舱驾一体技术趋势 通过计算芯片集成实现单车型上千元成本节约 [2] 技术研发进展 - 天神之眼B平台方案聚焦20万元车型 配置1-2颗激光雷达 支持端到端城市领航功能 [2] - 通过自研替代供应商方案 天神之眼C平台已实现高快领航功能下放至7万元车型 [3] - 2024年4月启动天神之眼B平台自研攻坚 复制C平台成功路径 [3] 行业定位差异 - 区别于新势力车企的AI汽车转型路线 公司更注重成本与回报平衡 [3] - 作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 2024年设定550万辆销量目标 智能化投入需匹配规模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