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斥资700亿,中国打造全球最先进港口,多项数据位居世界第一
搜狐财经· 2025-10-05 18:52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央政府于1990年4月决定开放上海浦东地区,为上海外贸发展铺平道路,但上海港容量不足,无法容纳超大型货轮,甚至五万吨船只需在港外减载等待,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瓶颈 [1]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速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扩建上海港、增加深水港的计划提上日程 [3] - 洋山港建设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其位于长三角战略核心位置及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上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支点 [5] 选址与地理优势 - 上海市政府选定浙江东南部的洋山岛作为深水港建设基地,该岛距离上海吴淞口约100公里,周围水深达15米以上,海潮较强且不易积淤泥沙,非常适合建设深水港 [3] - 洋山深水港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集装箱码头,规模宏大,堪比200个足球场面积,岛屿高度达7米 [6] 建设历程与工程挑战 - 洋山港建设于2002年6月26日启动,项目成本高昂,仅一期工程费用就高达百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港口设施及连接浦东和洋山的东海大桥 [5][6] - 东海大桥全长32.5公里,是连接洋山港和上海的关键,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 [6] - 工程初期需在水深达39米的海底打地基,疏浚工作总量可堆满1120个标准篮球场的泥沙,难度巨大 [6] - 2005年12月洋山港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完成四期建设 [8] 技术成就与运营表现 - 洋山港四期码头为“魔鬼码头”,实现全智能化控制和无人化作业,核心中控室通过监控系统管理港口,货物装卸分配由自动引导车完成 [8] - 自动引导车通过地面每两米一根的磁钉与车顶天线感应系统实现精准定位,并能在电池耗尽前自动更换电池,该技术由中国自主研发生产,世界仅有中国和欧洲具备,且中国技术已远超欧洲 [8] - 自2010年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2016年达到7.02亿吨,连续七年位居世界港口吞吐量榜首 [8] 经济影响与竞争格局 - 洋山港的成功运营推动上海跻身国际航运中心行列,并吸引更多投资,进一步促进上海成为全球重要金融和贸易中心,加深长三角地区经济融合 [8] - 洋山港的崛起给其他港口带来竞争压力,例如韩国釜山港曾预测其货物处理量可能减少30%,香港和高雄等地也感受到压力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竞争力 [10] - 洋山港的建设让中国具备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深水港口的能力,上海港口设备和技术已走向世界,如荷兰鹿特丹港、英国利物浦港等地的中国工业设备开始在国际航运中占据一席之地 [10]
超900家外贸企业从下沙港出海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1
下沙港运营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161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981万标箱,同比增长8819%,增幅居全省内河港口第一 [3] - 目前拥有13条航线,包括通往乍浦、宁波港的出海航线及太仓方向内贸线,17艘64标箱集装箱船舶实现"天天班"服务 [4] - 服务覆盖900家外贸企业,辐射钱塘、临平、萧山等杭州多个区域及绍兴、嘉兴等周边地区 [4] 海河联运经济效益 - 相比公路运输,海河联运平均每标箱节省物流费用300元以上,综合成本降低20% [4] - 钱塘区某空调制造企业通过"公转水"年运输5000标箱,节省运费150万元,推动杭州工厂订单和产值提升 [4] - 二期扩建后将开通128标箱船舶直达山东济宁港及安徽、江苏等内河港口,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5] 智能化与绿色化进展 -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使单箱作业流程缩短至2分钟内,系统效率提升15%以上 [6][7] - 港区流动机械全部纯电驱动,计划引入电动集装箱船和氢能64标箱船舶投入"下沙-乍浦"航线 [7] - 杭州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292万标箱,同比增长74%,增幅全省第一 [7]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2024年《杭州市推进水路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放补助2150万元,推动"公转水"新增12万标箱,降低企业物流成本8760万元 [7] - 正在建设全市唯一配备H986的海关监管场所,建成后将实现报关、查验、放行"一站式"服务,减少通关时间和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