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全栈自研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的智驾自研前传:「圆桌模式」与供应链骑士团
雷峰网· 2025-08-29 08:35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通过全栈自研、供应链创新和数据驱动策略 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从追赶到行业领先的跨越 其核心方法论包括技术自研突破、供应链共赢模型、人才体系构建以及工具化效率管理 [2][3][37] 技术自研与突破 - 2021年全面启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芯片全栈自研 推翻Mobileye黑盒方案 转向地平线开放平台 7个月内完成智驾方案量产上车 [7][13][14] - 自研Li OS实时操作系统 将语音交互延迟从1.2秒压缩至0.8秒 实现"可见即可说"全场景语音控制 [7] - 2022年推出自研智能驾驶系统AD Max 2024年GTC提出"端到端+VLM"架构 2025年首搭VLA司机大模型 [8][37] - 芯片自研计划启动于2021年 马赫100芯片流片成功 计划2026年量产 [12] 供应链创新模式 - 创建供应商"圆桌合作模式" 取消传统Tier1/Tier2分级 所有供应商直接对接 付款周期缩短至30天 [17][18] - 精简供应商数量 要求"要快、要便宜、要配合" 通过代码开源和深度合作换取技术闭环 [18][19] - 推动供应链使用飞书作为统一沟通工具 减少沟通损耗 提升协作效率 [20] - 地平线征程3芯片在理想项目后营收从2021年4.67亿元跃升至2023年15.52亿元 增长232% [22] - 禾赛科技在理想要求下开发128线激光雷达(行业主流64线) 探测距离翻倍且价格不变 实现月产1万台以上 [23] 人才与数据战略 - 2020年智驾团队仅20人 远少于蔚来、小鹏的数百人规模 通过招募顶尖人才如贾鹏、赵行等构建技术体系 [25][26][32] - 数据闭环系统早期部署 2019年学习特斯拉部署影子模式 截至2024年7月积累12亿公里有效数据 [32] - 云端算力规模达13EFLOPS(2万张H20训练卡+3万张L20推理卡) 预计未来训练算力费用将达10亿美元 [29][32] - 激光雷达采用遵循"效果导向" 重点服务于数据收集 支持纯视觉方案研发 [33] 工具化效率管理 - 通过工具整合多部门数据 精准计算目标用户规模(如L8定位6000万家庭) 指导产品定义和营销投放 [35] - 内部需求优先级通过工具自动化统计 高频功能直接进入研发 减少人工汇报环节 [35] - 以用户体验和用户NPS(净推荐值)为产品核心评价标准 替代单纯技术指标竞争 [28][29] 行业影响与转型 - 带动供应链升级 宏景智驾、德赛西威等项目后获得奇瑞、上汽、长城等订单 [21][23] - 提出"人工智能汽车化"理念 每年50%研发预算投入AI领域 重点突破语言与空间智能融合 [37] - 2024年11月全量推送端到端+VLM架构的"车位到车位"功能 成为行业首个实现该功能的车企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