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icon
搜索文档
当前环境下银行业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5 16:50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业当前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风险防控压力加大、可持续盈利能力承压三大核心挑战 [5][8] - 针对挑战,行业需有序加大信贷投放、优化资产配置、调节负债结构、并呼吁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以应对周期波动 [6][23][29]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 贷款需求整体走弱:2025年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0.07万亿元;信贷余额增速从2023年3月的11.8%回落至2025年7月的6.9% [8] - 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8个季度同比少增:2025年1-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加6.91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反映企业生产性融资需求萎缩 [10] - 居民部门去杠杆趋势明显:2025年1-7月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仅为5.3%,同比少增5694亿元,短期贷款收缩幅度大于中长期 [12] - 债券融资对贷款替代作用显著: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置换和借新还旧发行2.1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从2024年末的60.9%升至2025年二季度的65.3% [15] 风险防控压力加大 - 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微降至1.49%,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未出现回落 [16] - 零售信贷风险持续释放:2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44%,同比上升21个基点,股份制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连续三年上升 [17] - 对公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压力存在:2024年8家股份制银行制造业不良率为1.22%,同比小幅上升0.04个百分点,个别区域性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大幅上升 [18] - 拨备与监管新规带来压力: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11.97%;《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将于2025年底结束过渡期,预计将引起不良率和财务指标波动 [17] 可持续盈利能力承压 - 净息差持续收窄: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3年一季度的1.74%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2%,2024年42家上市银行中有20家净息差低于1.5%的平衡点 [21] - 非息收入呈现负增长: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平均同比下降1.8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0.72%,其他非息收入受债市波动影响同比下降3.18% [21] 银行业应对策略 - 有序加大信贷投放:实施"三个优先"策略,包括主战场优先(强化重点区域布局)、产业实业优先(聚焦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先(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24][25][26] - 持续优化资产配置:重点加大符合政策导向、风险可控的优质资产配置;提升产业金融服务能力,精准识别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业务机会;强化集团联动与外部协同,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创新模式 [27] - 着力调节负债结构:深化交易银行服务以带动低成本资金沉淀,加强高成本存款量价管控;健全信用风险成本计量和应用体系,将风险成本管理贯穿业务全流程 [28] - 呼吁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建议精准施策激发消费新动能;在特定时间窗口给予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差异化监管宽容;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推进股份制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 [29][30]
解读招行的2024年报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6 21:31
招行2024年报核心分析 市场反应与行业地位 - 招行A股和港股分别大跌5.4%和5.5%,拖累中证银行指数下跌0.86%,占指数跌幅的60% [1] - 银行板块单日交易量230亿元,招行占比达30%,显示市场对其年报高度关注 [2] - 招行在中证银行指数权重达16%,其表现对行业风向具有标杆意义 [1] 盈利能力与财务策略 - ROE跌破15%,创2004年以来新低,反映银行盈利能力降至20年最低点 [5] - 营收同比下降0.48%但净利润增长1.05%,通过拨备覆盖率从450%(2022)降至412%(2024)释放利润 [8][9] - 拨备覆盖率年降幅从12%(2023)扩大至26%(2024),利润调节空间持续收窄 [9][11] 收入结构变化 - 净利息收入占比从63.3%(2023)降至62.6%(2024),同比下降0.48% [17]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从27.34%(2023)骤降至21.36%(2024),同比下滑14.28% [17][18] - 其他净收入(含债券/基金收益)占比从11.9%跃升至16.04%,同比大增34% [17][18] 债券投资主导业绩 - 投资收益(债券/基金交易)同比增长34.7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暴增229.63%,合计贡献120亿元利润 [19][20] - 债券持仓增加3000亿(+11.24%),基金持仓或增1000亿至3500亿,债券类资产总增速达15% [24][29][30] - 10年国债收益率年内下行90bps,创历史最大年度降幅,但25年上行压力显现 [16][21] 经营挑战与风险 - 净利差收缩至1.8%警戒线,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成为核心矛盾 [37] - 个人零售信贷不良率攀升,资产质量边际恶化 [38] - 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改,负债成本压力持续 [39] 业务板块动态 - 保险代销量增价减,利润同比腰斩 [38] - 基金销售转向资产配置策略,弱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38] - 成本削减措施持续推进,但分红力度维持稳定 [40] 市场热点关联 - 债券市场波动受银行调表行为影响,3月银行抛售债券补充利润导致债市低迷 [22][23] - 利率债单日异动(10年国债下行3bps)与政策预期相关,反映银行利差保护诉求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