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金刻羽警示:中国若不转型消费大国,就别妄想迈入富裕行列!
搜狐财经· 2025-07-19 16:12
中国经济转型 -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在高铁、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领先,但经济学家指出需从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以实现真正富裕 [1] -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2.5%,但消费占GDP比重仅54%,低于美国的68%和日本的60% [3] - 当前经济结构依赖"投资+出口",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产业链转移挑战,需转向"内循环"以增强安全性与弹性 [5][7] 消费结构问题 - 中国服务业仅吸纳47%劳动力,GDP占比约50%,远低于欧美国家70%以上的水平 [9] - 国内服务业集中于低端重复性劳动,缺乏高附加值创新,导致高端消费外流(如日本马桶盖、德国奶粉等) [11][12] - 城市商业空间同质化严重,缺乏体验感,抑制消费意愿 [13] 地方政府与政策导向 - 地方政府考核偏重GDP、固定资产投资等硬指标,忽视民生服务领域建设 [15][17] - 建议将消费能力、消费质量纳入政绩考核,参考日韩经验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 [18][20] - 需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优化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24] 服务业发展机遇 - 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桥梁,能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区域协调 [13] - 高端服务业(如心理咨询、私人健康管理)存在巨大供给缺口,需提升质量与创新力 [11][12] - 发展多样化服务业可解决年轻人就业内卷问题,创造更具活力的就业空间 [9]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上证报开启深度合作 赋能科技服务业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3:07
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上海证券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旨在促进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融合发展,助力资本和智本、金融和科创的融合发展、相互赋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1] - 双方将紧密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导向,以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目标,促进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交易市场,共同致力于推动创建优质的创新服务和产品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享客户和数据资源,共同探索科技创新服务产品,共拓业务、共建品牌价值 [1] 上海技术交易所背景 -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是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 - 2020年10月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依法组织技术成果及技术服务交易,并提供一站式交易结算与交易鉴证服务 [2] - 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 [3] -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上海技术交易所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交易服务平台 [3] 上海证券报背景 -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刊,1995年由新华社主管主办,是新华社直属机构、重点报刊 [4] - 新中国第一份证券金融类全国性财经日报,也是中国证监会、国家新闻出版署法定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4] - 经过30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包括上证报、中国证券网、上证App、上证音视频、上证微信微博等平台和端口在内的全媒体矩阵 [4] 行业发展历程 - 1993年上海率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但早期的探索尚未形成完整的业态 [2] -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展科技服务业,同年中国进入"双创"时代,科技服务业开始受到关注 [2]
1-4月,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0%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4:54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3 0% 汽车制造业增长39 5%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 2% 高于规上工业18 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6 1%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 9个百分点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2 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 9%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 4%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0 6%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 7%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 1% [2] - 工业投资增长13 8%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 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 8% 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8 5%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 0%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 5% 商品房销售面积269 6万平方米 下降9 9% [2] 服务业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111 8亿元 同比增长6 3% 10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469 5亿元 占比42 2% 增长6 4% 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 7个百分点 [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85 0亿元 增长14 2% 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 2个百分点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8 0% 社会工作增长14 0% 教育增长5 2% [3] 消费市场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54 2亿元 增长3 0%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2 2亿元 增长3 2% [4]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 2%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 9% 线上商品零售额172 4亿元 增长32 7% [4] - 餐饮收入40 2亿元 下降2 6% 商品零售614 0亿元 增长3 4% [4] 外贸与物价 - 进出口总额793 4亿元 增长22 4% 出口496 8亿元 增长10 4% 进口296 6亿元 增长49 6% [5] - 一般贸易进出口732 1亿元 占比92 3% 增长23 3% [5] - CPI累计上涨0 5% 衣着价格上涨1 8% 医疗保健上涨1 9% 教育文化娱乐上涨6 2% [5] - 居住价格下降0 4% 食品烟酒下降1 4% 交通通信下降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