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支付

搜索文档
“碰一下”卷出支付新江湖?支付权柄拉锯赛开启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20:44
“碰一下”支付的发展现状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可使用该功能的场景超过1000个 [1][2] - 该功能新增1亿用户的速度快了一倍,从首次达到1亿用户耗时321天缩短至再次新增1亿用户仅需4个月 [2] - 近1亿用户已使用至少2项“碰一下”服务,近1亿人次通过该功能参与抢红包抢券活动 [4] - 超过40万辆共享电动车支持“碰一下”解锁,平均每3位用户中就有1位选择此方式 [4] - 超过10万个驿站快递柜引入“碰一下”取件功能,一个月内使用次数近1000万次 [4] “碰一下”支付的技术与推广基础 - 当前国内智能手机NFC功能渗透率已达70%,为“手机一碰即付”的大规模普及提供了硬件前提 [2][13] - 支付宝“碰一下”采用了NFC的“读卡器”模式,其外在形式是NFC支付,但技术路径和清算流程遵循条码支付逻辑,本质上是条码支付的变形 [12] - 推广策略包括对用户推出随机立减、新人红包等优惠,以及对商户免费提供感应终端 [13] - 移动支付已高度普及,用户普遍养成了以智能手机作为支付载体的行为习惯,这降低了新功能的教育成本 [4] 扫码支付的现状与挑战 - 手机扫码或出示二维码支付的渗透率高达92.7%,是近九成移动支付用户的首选方式 [5] - 扫码支付存在效率瓶颈,用户需完成解锁手机、找到App、调出二维码、对准扫码盒四步操作,支付流程相对繁琐 [7] - 在“碰一下”支付环境下,操作步骤较扫码减少四步,支付时长压缩至5秒内 [8] - 扫码支付对境外旅客、老年群体存在使用门槛,并高度依赖网络信号,在信号薄弱区域可能出现支付失败 [8] - 二维码易被篡改的特性也暗藏资金安全风险 [8] 支付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支付行业呈现多元支付方式共存的格局,包括刷卡、二维码、非接(NFC、HCE)、刷掌、刷脸等多种支付方式 [15] -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被视为在支付存量市场中争夺增量空间,并试图扭转在扫码支付竞争中失去的市场份额 [14] - 行业分析认为,未来多元支付方式将走向融合,扫码、NFC、生物识别将在各自优势场景共存,长期看将融合于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17] - 支付机构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转化率与用户黏性,不同细分场景对支付便捷性的要求各异,驱动支付变革 [16]
云姨夜话丨一下又一下,“碰一下”到底要“支”出多少场景?
齐鲁晚报· 2025-07-18 23:16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升级 -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全新升级 新增支持"碰一下取快递"服务 并拓展至外交领事服务中心 深圳离境退税 Tims天好咖啡薪资日结等场景 [2] - 该功能基于NFC技术实现 与扫码支付形成互补 支付步骤从3步简化至1步 且不中断用户其他手机应用体验 [4] - 公司表示将持续创新交互方式 将"碰一下"与更多服务场景结合 助力提升各行业服务体验 [2] 青岛啤酒节合作案例 - 支付宝与青岛市政府合作推出"碰一下·与世界干杯"消费促进季活动 发放数百万专属支付红包和消费券 [3] - 活动预计拉动消费超1200万人次 带动消费规模达数亿元 指定门店"碰一下"支付可免费喝青岛啤酒 [3] - 公司持续深耕青岛市场 开放支付+会员数字化能力 为商家创造更多商业机会 [3] 支付技术发展历程 - 支付宝2011年推出全球首个条形码支付产品 后升级至二维码支付 凭借普惠性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5] - 随着NFC智能手机普及 NFC支付技术已具备足够普惠性 成为条码支付的重要补充 [5] - 公司2018年推出刷脸支付 现正推动NFC"碰一下"支付在各场景的普及应用 [5] 第三方支付行业动态 - 央行已累计注销102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市场剩余牌照数量降至169张 [6] - 今年以来已有5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 包括财付通 抖音支付等 [6] - 行业预计2025年将继续洗牌 存量机构将横向拓展"支付+"解决方案 扩大商户及场景合作 [6]
“碰一下”加速生态链渗透 兼顾便捷与安全成关键
中国经营报· 2025-05-03 03:13
支付宝"碰一下"支付发展现状 - 用户数已突破1亿,其中50%为30岁以下年轻人 [2] - 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品牌及千万商家接入 [2] - 上线321天即实现规模化应用,被市场验证为成功的新支付方式 [2] 技术实现与产业链 - 采用NFC近场通信技术,与"扫一下"形成差异化交互体验 [1] - 国产芯片企业复旦微电子研发专属芯片,感应速度最快、兼容所有智能手机,极端环境(-40℃~85℃)稳定运行 [3] - 首批芯片订单超千万,另有一款非支付场景芯片研发中,预计订单量将达亿级 [3] 应用场景拓展 - 已开发300+细分场景方案,包括点餐、小区开门、自助货柜、验票等 [4] - 与物业、外卖平台合作推出"碰一下开门",骑手3秒即可进门 [4] - 延伸至地铁、医院、景区、博物馆等领域,成为生活服务新入口 [4] 用户体验与竞争优势 - 操作仅需解锁手机触碰设备,较扫码支付更便捷 [1] - 特别受年轻人、外国宾客及视障人群欢迎 [2] - 帮助商家实现快捷收银、会员运营等数字化经营价值 [2] 安全性保障 - 支付流程与"扫一下"同样在网络端完成,安全性等同 [1] - 开门权限为一次性授权,需物业、外卖平台、支付宝三方数据打通 [4] - 双重保障机制:需手机解锁+风控系统实时监测异常 [5] 与扫码支付的共存关系 - "碰一下"与"扫一下"将根据场景互补,例如停车缴费适合扫码,暗光环境适合触碰 [5]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替代扫码支付,用户可自主选择偏好方式 [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整条产业链实现国产化创新,技术自主可控 [2] - 蚂蚁集团CEO提出将加速技术迭代,开拓更多场景应用 [4] - 景区等场景通过支付宝大数据精准营销提升客流量,数据分析优化设施布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