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

搜索文档
不让科技“偷走”隐私!网警发布AI伪造、智能设备风险防范指南
环球网资讯· 2025-08-17 10:06
AI伪造身份诈骗风险与防范 - AI技术被违法犯罪分子用于伪造视频/音频,冒充亲友、同事或领导实施诈骗 [2] - 动作验证法:要求对方做连贯转头动作或用手遮脸再移开,AI模拟此类复杂动作时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 [2] - 声音细节辨真伪:AI生成语音可能缺乏自然呼吸停顿、情感起伏,带有机械感或背景杂音异常 [2] - 多渠道核实身份:涉及金钱交易或敏感信息时,需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如拨打常用电话或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核实 [2] 智能设备隐私泄露风险与防范 -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设备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 [3] - 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更注重隐私保护和固件更新 [3] - 物理开关保障:不用摄像头时直接遮盖或拔掉电源,物理隔绝最有效 [4] - 初次设置强密码:设备首次联网时立即修改默认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使用高强度唯一密码 [4] - 权限最小化: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仅授予必要权限,关闭不必要权限 [4] 个人信息安全核心原则 - 提升防范意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5] - 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时,需保留证据(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并及时报警 [5]
入境游热折射中国魅力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1
旅游行业复苏 - 中国入境游市场提前进入"沸腾模式",重庆"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暴涨193%,成都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88% [1] - 国外网红"甲亢哥"的沉浸式直播推广进一步拓宽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视角,其横跨多城的"一镜到底"直播引发西方网友认知转变 [1] - 过境免签政策延长至240小时,韩国流行"周五下班飞上海过周末"模式,境外旅客购物满200元可享受离境退税 [3] 科技与消费体验 - 5G信号全覆盖保障高铁直播流畅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送餐等科技应用成为外国网友关注焦点 [1] - 共享单车、刷脸支付、24小时便利店等日常科技体验让外国游客感到新奇 [1] - 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消费环境安全感显著提升 [2] 文旅融合与地方特色 - 李子坝轻轨穿楼等网红景点实为民生工程,重庆嬢嬢跳坝坝舞反映中国2.8亿老年人老有所乐的生活状态 [2] - 西江苗寨长桌宴、乌镇水乡泛舟等文化活动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载体,与"非遗体验进景区"等活动形成共振 [3] - 福州向全球游客发放百万元文旅红包,黑龙江推出特色"文旅菜单"吸引客流 [3] 国际传播与形象塑造 - 外国主播如美国人保保熊、伊拉克老王通过镜头展示中国城市韵味和夜市文化,成为"中国故事"新讲述者 [3] - 随机消费互动(如茶馆小吃、路人赠食)展现中国消费环境的安全性与友好度 [2] - 中国通过真实民生图景破除"落后说""威胁论"等偏见,五一旅游高峰成展示窗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