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电投产融: 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15 21:25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由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组成,其中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互为前提、同步实施,募集配套资金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成功实施为前提[11] - 拟置入资产为电投核能100%股权,交易对价5712.25亿元,拟置出资产为资本控股100%股权,交易对价1510.83亿元[12][13] - 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将用于山东海阳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17][18] 标的资产评估 - 置出资产资本控股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增值率46.95%,评估值1510.83亿元[37][38] - 置入资产电投核能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增值率105.88%,评估值5712.25亿元[38][39] - 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9月30日,评估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备案[37][38][39] 发行股份安排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3.5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40]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总计119.0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68.86%[41] - 国家核电所获股份锁定期36个月,中国人寿所获股份锁定期12个月[42]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主营业务从能源、金融业务变更为核电运营[11][35] - 交易后上市公司总资产将从4783.17亿元增至12732.3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4.40亿元增至343.72亿元[19] - 控股股东变更为国家核电,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家电投集团,国家电投集团持股比例从49.76%降至15.50%[19] 交易目的 -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促进国有优质资产整合,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34] - 贯彻落实深化国企改革要求,完善上市公司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35] - 推动资本与资产深度融合,促进核电资源高效整合,助力清洁低碳绿色发展[36]
大逆转,中国开始拼命建核电站,什么信号?
投中网· 2025-05-06 15:13
全球核电发展态势 - 中国一次性核准10台核电机组 总投资超2000亿元 创近年新高[4][5] - 多国加速核电布局:法国取消核电占比限制 韩国计划2038年前新增2台机组 印度目标2032年核电装机翻倍至22.4吉瓦[7] - 日本将核电占比从9%提升至20% 打破福岛事故后政策桎梏[7] 中国核电产业现状 - 当前运行核电机组58台(装机6000万千瓦) 在建54台(装机6000万千瓦) 总规模全球第一[12] - 核电发电量占比仅4.73% 远低于法国(70%)和美国(20%) 计划2035年达10% 2060年达18%[13] - 沿海省份密集出台扶持政策 上海目标2027年核电产业规模达700亿元[16] 核电技术优势 - 核电效率突出:以不足2%的装机占比贡献近5%发电量 显著高于风光发电42%装机仅19%发电量的效率[23] - 三代核电技术实现WANO综合指数全球领先 33台机组获满分评级[29] - 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实现"永不熔毁" 山东石岛湾项目为全球首座四代核电站[40] 核电经济性与建设能力 - 中国核电建设成本优势显著:广西白龙项目工期56个月/400亿 远优于法国项目延误12年/超190亿欧元[40] - 华龙一号技术已出口巴基斯坦和阿根廷 形成国际竞争力[40] - 中西部省份积极布局内陆核电 湖北咸宁将核电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方案[17] 能源安全与AI产业驱动 - 欧洲能源危机凸显核电稳定性优势 葡萄牙西班牙因过度依赖风光电导致全国大停电[25] - AI算力中心耗电量大(1G数据需13kWh) 东部沿海核电成为稳定电力供给最优解[26] - 核电建设直接关联中国AI科技树发展进程 被视作战略基础设施[27]
中邮证券:给予佳电股份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8 12:44
文章核心观点 中邮证券虞洁攀、刘卓对佳电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报告,给予增持评级,公司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电机主业承压,核电业务表现亮眼,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望增长 [1][2][3] 投资要点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8.99亿元,同比-7.92%;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35.78%;扣非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28.68%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56亿元,同比+0.25%;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40.75%;扣非归母净利0.41亿元,同比-54.66% [1] 业务表现 - 2024年电机业务收入39.01亿元,同比-13.77%,毛利率17.94%,同比-6.11pcts,受行业需求与订单不足、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1] - 2024年核电业务收入8.69亿元,同比+26.67%,毛利率37.90%,同比+17.51pcts [2] 子公司情况 - 控股子公司哈动装2024年收入15.57亿元,同比+19%,净利润1.55亿元,同比+76%,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2] 行业环境 - 2024年我国核准11台核电机组,国家连续三年核准数量不少于10台,核电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加速期” [2] 公司优势 - 控股子公司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设计、制造、试验一体化的核电轴封型主泵和屏蔽式主泵电机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2] - 建有轴封型主泵、小堆屏蔽式产品试验台,具有制造业绩领先、产能及市场占有率高等优势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有望分别实现营收50.39、54.97、61.90亿元,同比分别+2.85%、9.10%、12.61% [3] - 预测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70、4.02、5.01亿元,分别同比+44.36%、8.56%、24.70%;对应PE分别为19.98、18.40、14.76倍,维持“增持”评级 [3] 其他盈利预测 |报告日期|机构简称|研究员|2025预测净利润|2026预测净利润|2027预测净利润|目标价| | ---- | ---- | ---- | ---- | ---- | ---- | ---- | |2025 - 03 - 31|方正证券|我路|3.75亿|4.40亿|5.20亿|/| |2024 - 11 - 06|华鑫证券|吕草阳|5.20亿|6.40亿|/|/| |2024 - 08 - 26|中邮证券|刘卓|5.97亿|6.95亿|/|/| |2024 - 08 - 19|方正证券|李鲁靖|5.09亿|5.90亿|/|/| |2024 - 08 - 19|国信证券|吴双|4.75亿|6.24亿|/|/| |2024 - 08 - 16|民生证券|邓永康|4.69亿|5.45亿|/|/| |2024 - 06 - 10|国投证券|温晨阳|6.17亿|7.81亿|/|16.60| |2024 - 04 - 29|中信证券|刘海博|6.42亿|7.91亿|/|16.00| |2024 - 04 - 27|东北证券|岳挺|5.48亿|6.45亿|/|/| |2024 - 04 - 19|兴业委|蔡屹|5.19亿|5.82亿|/|/| |2023 - 06 - 06|天风证券|skubbo|6.26亿|/|/|18.08| |2023 - 04 - 19|财通证券|余炜超|6.51亿|/|/|/| [6] 评级情况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6]
核电|核电核准如期而至,产业高景气延续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8 08:14
核电项目核准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核电项目,共涉及10台自主三代核电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山东海阳、福建霞浦等5个工程,其中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1][2] - 2022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年均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核电建设进入常态化阶段 [1][2] 投资规模与产业链影响 - 本次10台机组预计总投资约2000亿元,单GW三代机组投资额约200亿元,设备投资占比超40%,核岛环节占设备投资近60% [3] - 核电产业链竞争格局稳定,核心零部件环节因资质和经验门槛高,新进入者难以短期切入,长周期零部件供应商将受益于审批提速 [3] - 2019年核电项目重启及2021年连续核准推动产业链订单饱满,行业进入业绩景气期 [3] 核能技术发展现状 - 核裂变: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6096万千瓦),在建44台(装机5235万千瓦),2024年核电工程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同比+520亿元)创历史新高 [4] - 四代技术突破:江苏徐圩项目核准全球首台四代气冷堆机组(HTR-PM600S),标志三代规模化与四代落地并行发展 [4] - 核聚变:2025年高温超导磁体等技术突破加速聚变装置落地,区域装置迭代升级及资金注入推动产业发展 [4] 投资策略建议 - 重点关注核岛设备环节(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核主泵等)、核电阀门、乏燃料储运设备、核电运营、核燃料及建设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