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
搜索文档
 港股进入年末调整阶段,继续看好AI科技及创新药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3:53
【相关ETF】 AI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医药龙头——恒生医药ETF(159892)。 11月4日,恒生指数午盘涨0.2%,恒生科技指数跌0.2%。银行股涨幅居前,徽商银行涨超3%。黄金股普 跌,万国黄金集团、灵宝黄金跌超5%,山东黄金、紫金矿业跌逾4%。整体来看,港股进入年末调整阶 段,中长期看港股仍在震荡上行趋势中。 尽管10月鲍威尔鹰派降息,不止一次强调"不预设12月降息",这与市场形成预期差,但考虑政府关门持 续,数据持续缺位,这一表态符合美联储数据依赖的决策方式。往后看,在就业延续弱趋势,通胀温和 的情况下,12月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 从中长期看当前港股科技点位有吸引力。考虑科技龙头内卷接近尾声,明年一季度港股EPS会边际回 升,继续看好AI科技。此外,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未来还有BD落地,催化股价上行。 ...
 恒生科技当前位置或具备吸引力,机构认为中长期AI科技还是主线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09:52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1月3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2.85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28.55%的估值分位点,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历史上7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估 区间。展望后市,港股科技更加受益当下以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或超预 期,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持,四季度恒生科技可期。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或可通过恒生科技指数 ETF(513180)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013402/013403)。 11月4日早盘,恒指低开0.04%,报26148.0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19%。快手跌1.8%,舜宇光学科技跌 1.4%,理想汽车、海尔智家跌超1%;中芯国际涨1%,百度涨0.8%。开盘后,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 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小幅下跌,持仓股中,百度集团、华虹、中芯国际等领涨,理想汽 车、金蝶国际等领涨。 东吴证券指出,港股科技受美国科技股业绩影响,短期上涨动能不足。但该机构认为,中长期AI科技 还是主线之一,当前位置具有吸引力。明年一季度基本面叙事会进一步好转。结合降息背景,中长期看 好AI科 ...
 一键布局港股龙头,游戏传媒ETF(517770)涨近1%,机构持续看好AI科技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48
游戏传媒ETF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从内地与香港 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游戏、影视、广播电视、营销、出版、教育以及文化演出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 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游戏及文化传媒主题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9315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 股(00700)、快手-W(01024)、分众传媒(002027)、哔哩哔哩-W(09626)、巨人网络(002558)、岩山科技 (002195)、恺英网络(002517)、昆仑万维(300418)、利欧股份(002131)、三七互娱(002555),前十大权重 股合计占比56.18%。 截至2025年11月4日 09:31,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931580)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三七互娱 (002555)领涨2.98%,中国电影(600977)上涨2.06%,阅文集团(00772)上涨1.00%;捷成股份(300182)领 跌。游戏传媒ETF(517770)上涨0.72%,最新价报1.26元。 消息面上,A股三季报结束,传媒板块中游戏的业绩 ...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11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1103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11-03 19:47
 核心观点 - 报告对港股市场中短期走势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即使短期有波折亦不建议悲观 [3][6] - 板块配置看好三大方向:受益于政策利好的高景气行业(新能源、创新药、AI科技)、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以及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防御性红利股 [3][6][88]   2025年10月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10月港股市场走势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在10月2日触及月内高点后调整,于10月17日下探至接近25000点,较月内高点回落超过2200点,月末失守26000点大关 [4][13] - 市场风格转向防守,前期热点科技、医药板块大幅回调,而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业出现明显反弹 [14] - 市场估值有所回落,截至10月末恒生综指PE(TTM)为12.76,较上月末的13.18下降;5年PE估值分位点为81.69% [20] - 南向资金10月净买入额为925亿港元,净流入规模环比回落但仍强劲;截至10月底累计净买入额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25][74]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国内经济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 [31]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0%,显示消费刺激政策效用弱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8.3%超预期,进口同比增7.4% [32][33] - 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跌7.1%,其中地产投资跌幅超20%,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亦同比下跌 [36]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5%超预期;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1.6%,但高增速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27.6%)提振 [40][42] - 9月CPI同比-0.3%,核心CPI同比连续4个月改善至1.0%;PPI同比-2.3%,降幅持续缩窄 [44][45]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0.2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低于预期 [47][48]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低于预期和前值;非制造业PMI为50.1,略有改善 [58][59]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政策与海外 - “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 [64] - 10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鹰,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下降 [65][76] - 9月美国CPI同比3.0%,核心CPI同比3.0%,均低于市场预期 [67] - 9月美国ADP就业数据意外萎缩,减少3.2万人;10月Markit PMI初值超预期,综合PMI初值54.8 [70][71]   2025年11月港股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基本面仍偏弱但处于筑底期,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情绪面面临回调压力 [5][87] - 配置策略延续看好三大主线:政策利好型高景气行业、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降息受益股 [6][88] - 月度十大金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归创通桥、中国财险等公司 [89]
 公募买手“选基宝典”曝光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17:31
 公募FOF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FOF数量为518只,总规模达1872.46亿元,单季度规模增加308.02亿元,环比增长19.69% [1] - 三季度新发FOF产品19只,合计募集规模为65.32亿元 [1] - 股票FOF在三季度表现最佳,平均涨幅为27.52%,超越天相股票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1] - 普通FOF中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期混合(FOF)近一年收益率最高,达52.59%;养老目标FOF中工银养老2050五年持有Y近一年收益率最高,为35.61% [1] - 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A为规模环比增幅最大的普通FOF,最新规模33.52亿元,增长411.79%;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为规模增幅最大的养老目标FOF,最新规模27.36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01% [1]   FOF重仓主动股混基金情况 - 从重仓次数看,博道成长智航股票C被FOF总体重仓次数最多,达30次;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C次之,为24次 [2][3] - FOF外部重仓次数前三的主动股混基金名单与总体重仓次数前三名单完全一致,显示基金经理关注度集中 [2][3] - 从重仓规模看,易方达科融混合被FOF总体重仓规模最高,达5.87亿元,较上季度增长52.80%;华夏创新前沿股票A次之,为4.85亿元,增长72.28% [3][4] - 华夏创新前沿股票A在FOF外部重仓规模中也居首,达4.85亿元,增长85.14%;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外部重仓规模为2.81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20.19% [3][4] - 兴全合润混合A总体重仓规模环比增幅显著,达103.91%;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C和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的总体重仓规模环比增幅均超过200% [4]   FOF重仓指数基金情况 - 指数基金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被FOF总体重仓次数最高,为67次;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次之,为54次 [4][5] - FOF外部重仓次数前十的指数基金名单与总体重仓次数前十名单具有相似性 [4]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被FOF总体重仓规模最高,达32.90亿元,较上季度大幅上升100.20%;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总体重仓规模为15.95亿元,环比增长345.46% [4][6] - 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总体重仓规模环比增幅惊人,达508.31%;汇添富中债1-3年隐含评级AA+及以上信用债指数发起式A和易方达优选投资级信用指数发起式A的总体重仓规模环比增幅分别高达29336.91%和1105.12% [6]   基金经理四季度策略观点 - 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经理策略包括:坚持资产配置、在AH权益上适度增加ETF等贝塔品种、保持结构均衡、大幅增加纳斯达克ETF配置以反映对中美AI科技板块的偏好、保持国内纯债资产偏低久期和高信用等级、维持黄金适度配置 [7][8] - 交银施罗德安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经理认为,四季度国内外流动性宽松,政策呵护资本市场,A股宏观环境有利,机会大于风险,但需注意防范因基本面偏弱和上涨过快导致的结构性泡沫风险;债市方面,经济基本面修复弹性不足,央行态度宽松,上行空间有限,需关注政策预期和权益市场情绪对长久期品种的潜在扰动 [8]
 华虹跌超6%,港股科技板块震荡回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4:28
10月31日,恒生指数午盘下跌0.89%,报26050.0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挫1.9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 1.17%,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422.99亿港元。 科技板块方面,华虹下跌6.73%,中芯国际下跌5.11%,涨幅方面,海尔智家上涨2.36%,金山软件上涨 2.23%,同程旅行上涨1.71%。 尽管短期港股有所调整,但仍处在震荡上行趋势中,下行有底。 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全球资金会进一步流向全球股市,全球股市会继续创新高。在此背景下,港股也会 继续上涨,其中科技成长会更为受益。 当前港股上涨动力主要来自产业面的好消息,继续关注景气赛道,全球产业链共振方向。 东吴证券表示,继续看好AI科技。尽管美国科技龙头会影响港股AI科技交易节奏,但随着中国AI进程 加速,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修复空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机构眼中的“资产明珠”,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三季报再度起舞
 格隆汇· 2025-10-29 18:19
 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司定位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徘徊,创近十年新高 [1] - 高盛预判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望再涨30% [1] - 中国平安作为横跨A股与港股的金融龙头,其2025年三季报成为观察市场机遇的重要窗口 [2]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2]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5.4%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达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 [2] - 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应声上涨,A股早盘一度涨超3%至59.7元,创两个月新高 [2]   保险主业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前三季度大幅增长46.2%,增速较中期提升6.4个百分点 [6] - 标准保费口径下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9个百分点至30.6% [6]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涨29.9%,渠道新业务价值整体增长23.3% [8]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飙升170.9%,成为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8] - 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 [8]   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生态协同 - 公司通过“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交叉渗透率 [11]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占比近63%,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其他客户的1.6倍、4.0倍 [14] - 该类客户贡献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近七成 [14] - 搭载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的养老年金险销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8%,相关客户保单继续率高达98% [13]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面与行业监管导向高度契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聚焦长期高价值产品 [18] - 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应对老龄化政策为医疗养老产业创造机遇 [18] - 华泰证券基于DCF估值法给予公司A股目标价76元,H股目标价75港元,指出寿险新业务价值第三季度可比口径同比增速达58.3% [19] - AI科技深度融入业务,在代理人渠道、投资端、风险防范及医疗养老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大摩、小摩、贝莱德等9大外资公募持仓出炉!光模块等AI科技成布局热门!
 私募排排网· 2025-10-29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持续回暖,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刷新10年新高 [3] - 外资公募在三季度普遍加仓A股,显示对A股投资吸引力的认可 [3]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落地,消除外资公募在短线交易规则上的差异,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3]   外资公募整体持仓概况 - 三季度9大外资公募中有6家进行股票增持,安联基金和施罗德基金的股票市值增长率分别高达77.10%和82.03% [5] - 外资公募热门布局方向包括易中天、工业富联、生益科技、胜宏科技等 [5] - 摩根基金(中国)股票市值最高,达756.73亿元,股票占比38.09%,增长率23.01% [4] - 贝莱德基金管理股票占比最高,达54.56%,但股票市值增长率为-4.95% [4]   主要外资公募持仓分析  摩根大通基金 - 资产规模高达2132.19亿元,持有194只标的,合计市值约756.73亿元 [6] - 前20大重仓股中17只个股上涨,8只涨幅超50%,第一大重仓股宁德时代持有市值36.63亿元,年初以来涨幅45.29% [6][7] - 大幅减持胜宏科技731.31万股,该股年初以来涨幅高达676.91% [7] - 新进建仓洛阳钼业6306.31万股,持有市值9.90亿元 [8]   摩根士丹利基金 - 资产规模270.04亿元,持有164只标的,合计市值约113.78亿元 [9] - 重仓股涵盖医药、AI方向,前20大重仓股今年来收益均值140.35%,8只涨幅超100% [9] - 第一大重仓股新易盛持有市值4.67亿元,年初以来涨幅255.27% [10] - 加仓工业富联348.50万股,该股年初以来涨幅244.14% [11]   宏利基金 - 资产规模1066.10亿元,持有208只标的,合计市值约183.09亿元 [12] - 配置方向以算力产业链的CPO、PCB为主,前20大重仓股中19只上涨,12只涨幅超100% [12]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沪电股份、立讯精密,其中新易盛和沪电股份分别被减持315.24万股和348.57万股 [13] - 第一大加仓股为立讯精密,加仓601.25万股,持有市值达5.03亿元 [14]   贝莱德基金 - 资产规模62.79亿元,持有47只标的,合计市值从15.51亿元增至32.64亿元 [15] - 前20大重仓股涨幅均值46.77%,6只涨幅超50%,7只个股持有市值过亿 [15] - 第一大重仓股宁德时代加仓40.06万股,持有市值约2.11亿元 [16] - 主要加仓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白马股,清仓式减持紫金矿业296万股 [17]   路博迈基金 - 资产规模105.33亿元,对11月A股市场展望乐观,认为市场将在震荡中夯实底部,上证指数市盈率具较高性价比 [18] - 三季度持股市值前20公司今年来收益均值49.60%,减持贵州茅台、工商银行等"老登股",第一大重仓股变为芯碁微装 [19]   富达基金 - 资产规模35.94亿元,持有41只标的,合计市值约7.47亿元,持仓分散未大力布局AI科技方向 [20] - 前20大重仓股今年来涨幅均值72.43%,第一大重仓股臻镭科技持有市值约2963.90万元 [21]   其他外资公募 - 施罗德基金、安联基金、联博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40.61亿元、5.70亿元、5.61亿元 [22] - 安联基金为2023年8月成立的新兴外资公募,三季度持有20只标的,合计市值约2.58亿元 [24] - 联博基金为联博集团旗下公司,三季度持有13只标的,合计市值约2.52亿元 [25]
 上证指数十年后再破4000点,老股民的赚钱经验失效了?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4:21
 市场关键点位突破 - 上证指数于10月28日突破4000点关口,最高触及4010.73点,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首次重回该点位,历史上第三次向上突破4000点 [2][3] - 突破当日A股市场成交额为2.17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2.36万亿元略有萎缩,但仍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活跃水平 [3]   投资者情绪与行为分化 - 市场参与者对新老股民在4000点以上的投资经验产生广泛讨论,凸显不同投资经验与观念的交锋 [2][3] - 9月A股新开户数达293.72万户,为今年以来单月第二高,2025年前三季度新开户数合计达2014.89万户,较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9.64% [6] - 2025年三季度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合计发行561亿元,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新高,环比增长53%,但同期主动偏股型基金存量赎回2155亿份,较上一季度赎回1071亿份大幅增加 [6]   行业与板块表现 - 自6月23日以来有色金属涨幅超过50%,通信、电力设备、电子涨幅超过40%,仅银行下跌5% [4] - 10月以来行业表现切换,全年涨幅倒数前4的行业均出现上涨 [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对创业板、科创板持仓分别达到2010年以来持仓的91.9%、100%分位,对电子、通信行业持仓达到100%分位 [7] - 公募基金对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持仓分位已超80%,但对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家用电器、地产、建筑材料和银行等多个行业持仓依旧处于20%分位以下 [7]   个股表现与历史对比 - 从上证指数2021年2月18日阶段性高点至2025年10月28日,在4052只A股中(剔除特定期间上市与退市股票),有2853只区间涨幅为正,占比70.4%,1199只录得下跌,占比29.6% [5] - 自2015年8月18日失守4000点后十年间,剔除已退市股票,当时2568只个股至今平均上涨近14.7%,中位数跌幅25.5%,其中1693只个股期间下跌,占比65.9% [5]   市场驱动因素与机构观点 - 多家机构分析指出本轮A股牛市由宏观顶层战略支持、中观技术突破变革、微观流动性改善等多重逻辑共同牵引 [3] - 有投资者认为美元贬值周期、无风险利率下行和国家队股市的战略定位等带来A股20年乃至30年一遇的机遇 [3] -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本轮行情以科技板块为主要驱动力,当前行情泡沫指标虽已至历史较高分位,但较2014年至2015年最高值仍有空间 [7] - 分析师指出大盘指数向上空间打开需市场从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实现转变 [8]
 TMT板块持股市值占比创历史新高:——25Q3基金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0-28 21:26
 核心观点 - 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新发份额持续回暖,季度新发561亿份创22Q3以来新高,但存量赎回规模大幅增加至2155亿份 [3][10][11] - 市场风格显著偏向成长,公募基金大幅增配TMT板块,其持股市值占比从25Q2的28.8%提升至25Q3的39.8%,创历史新高 [4][10][21] - 行业配置集中度显著提升,持股规模前三行业市值占比为47.6%,环比增加8.1个百分点,前五行业占比62.9%,环比增加10.3个百分点 [6][10][38]   基金发行与赎回情况 - 25Q3基金新发份额环比增长53%,7月、8月、9月发行规模分别为97亿份、170亿份、294亿份,合计561亿份 [3][11] - 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存量赎回2155亿份,较25Q2的1071亿份大幅增加 [3][11] - 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较25Q2增加70只,但总份额环比下降5.5% [11] - 推动新发回暖的因素包括AI科技、反内卷、阅兵等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以及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前三季度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中位数达30% [3][16] - 市场持续上行上证指数逼近4000点,上一轮牛市入场的基金整体净值回本,引发大幅赎回 [3][11]   风格与板块配置 - 板块配置上,主板持股市值占比从25Q2的65.5%降至25Q3的58.9%,创业板占比从19.0%升至23.8%,科创板占比从15.5%升至17.3% [21] - 大类行业增配TMT(+11.0个百分点)和制造(+0.3个百分点),减配消费(-6.3个百分点)和金融地产(-3.6个百分点) [4][10][21] - 25Q3公募大类板块配比分别为TMT 40%、制造 24%、消费 20%、周期 12%、金融地产 4% [10]   行业配置动向 - 加仓前五行业:电子(持仓市值占比提升6.6个百分点)、通信(+3.9个百分点)、电新(+2.7个百分点)、有色(+1.3个百分点)、传媒(+0.5个百分点) [5][10][33] - 减仓前五行业:银行(-3.1个百分点)、食饮(-1.8个百分点)、家电(-1.5个百分点)、军工(-1.4个百分点)、汽车(-1.4个百分点) [5][10][33] - 截至25Q3,持仓市值前五行业为电子(25.5%)、电新(12.4%)、医药(9.7%)、通信(9.3%)、有色(5.9%) [33] - 相较于中证800权重,超配前五行业为电子(超配10.8个百分点)、通信(+5.0个百分点)、电新(+3.3个百分点)、医药(+3.0个百分点)、传媒(+1.1个百分点) [5][34]   重仓股与集中度 - 25Q3基金前20大重仓股对比25Q2出现14只个股更替,新进入个股包括工业富联、寒武纪-U、亿纬锂能等,退出个股包括招商银行、五粮液、山西汾酒等 [6][41] - 重仓股前三为宁德时代(重仓市值740亿元,占比3.6%)、新易盛(559亿元,2.7%)、中际旭创(555亿元,2.7%) [41][42] - 重仓中小市值股票(市值100-500亿元)前五名为科达利(重仓规模65亿元)、九号公司-WD(61亿元)、新泉股份(59亿元)、晶晨股份(55亿元)、泽璟制药-U(48亿元) [44][45]